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4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蒋红雨, 来源:书与画 年份:2022
<正>允明作为明代最杰出的书家之一,其草书以“风骨烂漫,天真纵逸”的独特风格引领吴门一派,被誉为“一代之冠”,成为书法史上一个重要的代表。...不仅明代世贞(1526—1590)评价“天下法书归吾吴,而京兆允明为最,文待诏徵明、贡士宠次之”,清代澍(1668—1743)也给出“吾尝论其(允明)书自赵吴兴以来二百余年,到此乃始一变”的极高赞誉...允明的书法风格多样,“于书无所不学,学亦无所不精...
[期刊论文] 作者:王维,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年份:2022
曹魏经学家肃在《孔子家语·辩解》中收录了三篇乐论文章,分别是孔子学琴、子路习琴以及孔子谈《武》的故事。...这三篇文章在《韩诗外传》《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书》《礼记·乐记》等文献当中也有记载,但肃在其乐论中运用了审美超越、返照省察、礼乐实践等方式为塑造士人的德性品质寻找途径,同时也为政治秩序的重建积极地追寻道德依据...,这些都呈现出属于学自身的特点。...
[期刊论文] 作者:朱义禄, 来源: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2022
无论是梁漱溟的“和乐人生观”,还是李泽厚以“乐感文化”对中国文化定性,都离不开“”.这是宏观角度的把握.若从中观视野来剖析就会发觉,自孔子到王阳明、艮父子的“”论,有着一个从具体到抽象、自理论到通俗...、由外在的普及到内在的体悟的过程.伴随这一过程,“”的内涵,发生了由具体情感进到人生境界,再提升到本体论的行进.王阳明“是心之本体”说是行进中的核心.作为阳明后学的艮与襞,艮对之作了通俗化的理解并贯串到平民化教育中...,襞用内在的体悟去把握“”的本体,并引入了魏晋玄学“得意忘言”论,说明体悟的必...
[期刊论文] 作者:黄鑫, 申子赫,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2022
从三星堆出土文物来看,三星堆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发掘出土之物多与祭祀相关,青铜器、象牙、玉璋等物都极具神秘色彩,并且反映了广汉三星堆的“巫”集团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集团。...为了更好地了解“巫”形象在三星堆遗址中的地位,作者以三星堆出土的“巫”人像为主,分析“巫”形象在古蜀国中的地位、身份,从“巫”这一形象入手,来看三星堆文化中宗教文化的发展以及对“巫”人像身份进行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尹德翔,金旋,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2022
1879年6-8月,驻英公使曾纪泽与旅居英国的德裔作曲家本聂狄克合作制作了钢琴谱《普天》,并于1882年出版....《普天》一开始并不是中国的“国歌”(national anthem),而只是一首“民族歌曲”(national air).该曲1887年被驻英公使刘瑞芬送交英国外交部以后,才成为事实上的“中国国歌”....曾纪泽作为“国歌”而创作的《华歌》,则在1884年伦敦国际卫生博览会结束后,湮没不彰....
[期刊论文] 作者:任建坤, 来源: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2022
由疗法是中医心理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治疗方法之一,《黄帝内经》为由疗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也在不断完善、发展这一治疗方法,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治疗案例。...通过对这些医案的归纳整理,可以使我们对由疗法的具体运用情况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关于由疗法的相关研究对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曾珠,卜菲菲,陈佳慧,苗梦婷,程雪妮,李满, 来源:心理月刊 年份:2022
作为传统心理疗法,由凝聚着先祖丰富的经验积累,其医学性质的演变过程具有时代特征,在情志医学发展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对其发展过程和相关医案应用的探究,总结出由疗法说病由和移精变气两大治疗内涵。...研究由疗法所展露的心理治疗特质,包括合理认知重塑、转移注意聚焦、情志症结溯源等,对于补充和完善中医心理学理论模型具有重要价值,同时,研究和发掘我国特有的传统情志疗法对推动心理学本土化的发展也具...
[学位论文] 作者:郭鹏云, 来源:宁夏大学 年份:2022
允明在前辈的提携和同辈的推崇下成为吴门书派的领袖人物,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书学思想还是艺术成就,都可成为后世学书者的楷模。本文以允明的书法交游为切入点进行研究。...首先,讨论了允明书法交游的前提条...
[期刊论文] 作者:刘诗洋, 鹤, 来源:音乐天地 年份:2022
<正>龟兹所用乐器在不同文献中记载不同,其中《新/旧唐书志》中有显著不同①。...《新唐书·礼乐志》中所记载演奏龟兹部时所用的乐器与《旧唐书·音乐志》之记载相比,多出了弹拨乐器筝与打击乐器侯提鼓、齐鼓、檐鼓,而缺少了羯鼓。...雅婕认为,这种不同是因为两书编撰年代不同,是由于年代的不同而对内容的更新,同时也是不同音乐文化尝试探索融合的过程。笔者较为赞同这一观点,但是笔者认为在这种现象的背后一定存在更深...
[期刊论文] 作者:胡韬,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22
关于士禛《古诗选》的成书时间及编纂缘由,过去诸家多依据蒋寅《渔洋事迹征略》中所引材料推断《古诗选》的成书时间,多依据蒋寅所论认为《古诗选》的编纂缘由是京师园集会.据考辨:《古诗选》初稿应于康熙二十年五月前后编选而成...,则康熙二十一年七月的京师园集会不应是《古诗选》的编纂缘由.此选编纂背景乃是康熙诗坛唐宋之争,其编纂缘由即矫枉时弊、正本清源....
[期刊论文] 作者:郭龙恩, 苏楠, 远瑞, 桂庭, 来源: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2022
桂庭是山东省名老中医,他注重证候辨证与微观辨证,根据该病病机临床以脾胃虚弱、肝郁气滞、脾胃湿热为主,分别予香砂六君子汤、柴胡疏肝散、...
[期刊论文] 作者:莎莎,刘为民, 来源:课外语文(中) 年份:2022
驾,晚唐诗人,字大用,自号守素先生,河中人.驾今存诗仅六首,却以其淳朴敦厚的诗风,在浩瀚的唐诗中占据了一席之地.rn诗题中的“社日”,是古时候人们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的日子,一年中春秋两次,分别称为春社和秋社...
[期刊论文] 作者:范长江,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22
此书中的“允明”条目第三十七号印章,注明取自“允明草书五云裘歌卷”(1)。...而在翻阅涵盖上海博物馆所藏全部书画作品的《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以及诸多鉴定大家和学者的相关研究著作和撰文后发现,仅见于一九八八年由张重梅先生所著《书法五要》中提到氏草书《李白五云裘歌》卷,...
[学位论文] 作者:思宇,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2022
幸福是教育的永恒追求,快乐是教育的应有之义,而现实中教育却始终难摆脱无“”的困境,集中体现为“十年寒窗”、以“苦”劝学的教育口号。...但溯源传统却发现,教是中国古代教育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大河之源即是孔子开创的教育。...“孔颜之乐”是学界关于孔子思想的一个总括性研究命题,通过对《论语》文本及古今研究的综述发现,学与教是孔颜之乐的根基,伦理道德是孔颜之乐的支柱,(人生)哲学境界是孔颜之乐的追求。...
[期刊论文] 作者:齐洲,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2
近人刘师培据传世文献认定虞舜时代即有“教”,且将其基本内涵理解为音乐(含歌舞)教育.考古学已经证明,新石器时代即有乐器与歌舞的遗存.不过,殷商甲骨文和金文虽有“”字,却均为地名而不指音乐,周公时代才以...“”指称人内心的愉悦,这种愉悦虽包含音乐却不特指音乐.明晰的“教”思想、完备的“教”体系及有效的“教”管理是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始的.虽不能说原始音乐歌舞对周代“教”没有影响,但二者却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
[学位论文] 作者:陈蕾,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2022
本文以《荀子》全书为范围,就荀子对于“”的理解与运用进行分析,以期找出荀子如何定义“”在社会中的价值。...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章中对《荀子》中“”的概念进行分析,第二章与第三章从实践的角度分别分析荀子所构想的“”形成与传播的模型,最后在第四章分析荀子面对的“”在实践中体现的问题。...就概念而言,自然属性的“声”经过人化而成为有秩序的“音”,而“”则在其基础上更进一步,被赋予人文社会之价值属性...
[期刊论文] 作者:常野, 来源:时代邮刊 年份:2022
故宫600岁时,距离它80公里外的天津独寺已历千年时光.rn独寺位于中国天津市蓟州区,是我国现存著名的古老建筑之一.相传,独寺始建于唐代,但我们现在看到的它,却是辽统和二年(984年)重建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锴云, 张闻捷,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2022
刘贺墓随葬悬乃汉儒取诸先秦古礼与秦仪,以金石之器多面环绕合阴阳动静学说,对天子悬之制进行重组与构建的结果。刘贺历经昌邑、汉废帝、平民和海昏侯的身份转换,曾经使用过皇帝等级的悬。...刘贺墓随葬悬以诸侯等级的三面轩悬示人,未直接僭用...
[期刊论文] 作者:顺然,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22
发生在春秋战国之际的“崩”,关系到自周初至战国中晚期整个礼乐传统所发生的深刻变革:从外在看,它代表着有完整制设计、支撑的周初“大教”,向着春秋以降注重“”的艺术性、娱乐性的“小乐事”状态的转变;...从内在看,它代表着从依赖于制度支撑的“学统”,向着基于历史叙事以凝聚道德德性的形态转变.同时,“崩”促发了礼乐关系的重构:如果说“大教”的礼乐文明是以“”为托底的文化形态、文化场域,则“小乐事”中的...“”便成为“礼”的辅助形式.礼乐关系的这种转变值得注意,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我们对诸子(如孔子)之于礼乐问...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中静, 来源:文化学刊 年份:2022
《明史·志》和《清史稿·志》中记载了丰富而宝贵的明清宫廷音乐史料,尤其是明清的宫廷燕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宫廷燕的制度也不同,因此,明清宫廷燕的仪式音乐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明代的宫廷燕较保守...,仪式性较强,而清代的宫廷燕具有开放性,融合度较大,娱乐性和欣赏性较突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