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1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宋斌,李泰辉,沈亚恒, 来源:菌物研究 年份:2005
文章列出了壳属11种,包括产自中国的3个种.中国的种是山指甲壳(Trichasterina desmotis),哥纳香生壳(Trichasterina goniothalamicola...)和银叶树壳(T...
[期刊论文] 作者:宋斌,李泰辉,张蔼琳, 来源:菌物系统 年份:2002
番荔枝科上二个壳属新种:山指甲壳Trichasterina desmotis和哥纳香生壳Trichasterina goniothalamicola, 分别寄生在假鹰爪Desmos chinensis...
[期刊论文] 作者:金旺, 来源:蓝 年份:2014
《蓝》是我多年来紧紧抓住不放的刊物之一。我每年都自费订阅多种报刊,《蓝》每年都在我开列的订单中(除赠阅之外)。我为什么对《蓝》情有独钟、不离不弃呢?因为《蓝》让我的生活更加有意义。  ...多年来订阅《蓝》,我不仅是《蓝》的忠实读者,而且成了《蓝》的骨干作者之一。  读《蓝》文章多了,受到启发,引起思考,于是动起笔来,也给《蓝》写稿投稿。...开始是以《蓝》文章为范文,学习写作,渐渐地从无...
[期刊论文] 作者:杨大忠, 来源:蓝 年份:2009
深厚情缘    10多年前,我在武昌书店里发现《蓝》,打开目录翻阅,见文章内容选题重大,角度新颖,思想深刻,艺术性、可读性强,虽然被定位为宣传“法律·法治·德治·社会·人生”的期刊,却是包容人们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从此,便与《蓝》结下了深厚情缘,长期订阅《蓝》,期期阅读,篇篇细读,受益颇多。  事实证明,当时目光没错。《蓝》因为格调高雅,品位非凡,思想深...
[期刊论文] 作者:朱德明, 来源:蓝 年份:2010
我订阅《蓝》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觉得这本刊物上的文章很合我的口味,不看她好像少了点什么,所以连续订阅到现在。...十年前的暑假,我订阅的《蓝》第八期让门卫弄丢了,四处购买不到,无奈之中给编辑部写了封信,汇了钱。不久,就收到了这一期的《蓝》。看到这本失而复得的《蓝》,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暖意:编辑同志真好!...后来,《蓝》杂志发生了关于字体大小的讨论。起先,《蓝》采纳了有些读者的意见,将字体放...
[期刊论文] 作者:魏濂艨, 来源:昆虫学报 年份:1992
圆蝇属Lasiopelta Malloch,1928是个小属,迄今仅发现于东洋区。笔者在整理采自贵州的蝇类标本中,发现该属一新种。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作者所在单位。斑翅圆蝇Lasio...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蓝 年份:2010
《蓝》今年改版以来,高擎“法律、伦理、社会、人生”的办刊宗旨,封面装帧美观漂亮,目录栏目更加优化,内部文章更加精彩好看,期期经典,抓人眼球。能给广大读者带来无与伦比的快乐和知识更新。  ...每期《蓝》杂志到手,我不仅仔细阅读,还介绍给同事、亲友阅读。大家都为《蓝》里面的精彩文章拍手叫好,还将《蓝》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我还与几位文友一起对《蓝》进行探讨,下面是综合看法。  ...
[期刊论文] 作者:宁相森 辛同海 浦苏山等, 来源:蓝 年份:2008
《蓝》帮助我成功“转型”    我长期订阅《蓝》,是杂志忠实的读者。过去,在重庆市北碚区教委工作,常写有关教育的通讯报道。但1992年退休后,受搜集素材限制,我不得不转型了。...1997年我看了《蓝》第二期刊登的五篇报告文学,写了一篇读后感,让我找到“转型”之路:向报纸、杂志投稿写读后感。我陆续向“我与蓝”栏目投稿,不时有小文登出,增强了我“转型”的信心。...1999年12月15日,《蓝》编辑部...
[期刊论文] 作者:严森海, 来源:蓝 年份:2013
我与《蓝》结缘,首先得感谢我高中的一位同学。2009年10月的一天,我去那位同学家作客,在客厅的沙发上,看到旁边放着一本《蓝》。...于是,我捧起来一页页地读了起来,我发现《蓝》的内容很精彩,一下子便吸引了我。老同学见我有点痴迷,爽快地说:“我这里有十多本《蓝》杂志你都拿走吧。”那一夜,我陶醉在《蓝》里。  ...经老同学提议,我便有了给《蓝》投稿的念头。于是,我积极寻找题材,采访有关人物。经过一...
[期刊论文] 作者:范光耀, 来源:蓝 年份:2011
我曾到过上海市区多家图书馆报刊室,发现《蓝》杂志的借阅率一直很高。...我家从创刊号到297期收藏的《蓝》杂志,无论是拿几本在出差途中,还是工作单位、公园小区,都会成为抢手货,你传我,我传他……  大家对《蓝》的一致评价是:精彩至极,耐人寻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读到《蓝》既长见识,又了解了法治近况,还懂得了不少法规,真过瘾!  貴刊2010年第一期刊发的社会观察她《府机构,纳税人喊你“减肥”》真...
[期刊论文] 作者:刘运华, 来源:蓝 年份:2013
我是供职于市政府机关的一名公务员,第一次阅读《蓝》是在20年前,一上手便喜欢上了《蓝》。  法制题材的期刊接触过不少,但给我的印象是,那上面的文章枯燥乏味,没有文采。...相比之下,《蓝》则更有趣味性,文学性。于是我便产生了给《蓝》写稿的愿望。我第一次使用文学性的语言撰写了特稿《罪恶十年间》。...
[期刊论文] 作者:颜玉华, 来源:蓝 年份:2011
我同曾亚波同志相识、相知的过程经历了“三部曲”——先见其文,后见其人,再见其书,而这当中牵线搭桥的就是《蓝》杂志。  ...曾亚波经常写些反腐败方面的文章在法制纪实月刊《蓝》上发表,我也喜欢在业余时间研究反腐倡廉问题。于是,我们都成了《蓝》的骨干作者。...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们的好多文章都刊登在同一期《蓝》的同一个栏目上。但当时并不知道曾亚波是哪里人,只是喜欢读他的文章、研究他的文章。根据“文...
[期刊论文] 作者:刘敬,芦天华,, 来源: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 年份:2009
方言保护论者一直以“保护方言就是保护文化多样性”为,历陈保护方言的重要性,引起众多学者驳斥。本文以翰教授观点为切入点,既指出了论本身存有的偏差,又论述了方言保护论...
[期刊论文] 作者:戴文华, 来源:蓝 年份:2009
我经常去市图书馆,发现《蓝》杂志的阅读率最高,每期杂志都被读者翻旧、翻破了,过月的杂志全部被读者借回家阅读。新杂志一到,读者抢着阅读。...我采访了好几位读者,问他们为什么喜爱读《蓝》,有一位叫宋春明的读者说,《蓝》贴近生活,贴近大众,关注热点,讲的都是实话,叙的都是实情,栏目设置新颖,文章内容鲜活,图文并茂,篇篇都是精品,百读不厌。...“蓝论坛”、“笔谈”直击时代波澜。“热门话题”、“多棱镜”、“...
[期刊论文] 作者:王炼锋, 来源:蓝 年份:2009
作为一名业余作者,我对《蓝》有深厚的感情。...首先要感谢《藍》引导我走上了法制文学创作的道路,我的中篇小说处女作《刑场翻供》曾发表在1991年《蓝》第7期上,这给了我巨大鼓舞,此后又先后发表了《主诉检察官》、《红色通缉令》等一系列作品。...多年来《蓝》杂志的各位老师给了我精心辅导,经常给我一些鼓励并提出中肯的指导意见。所以我非常感谢《蓝》。  《刑场...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蓝 年份:2010
去年本刊第十期印发了“《蓝》读者意见调查表”,其中有一栏要求读者用一句话评价《蓝》杂志。许多读者在这一栏中填写的内容。字句虽简单,但充满真诚和热情,让我们感动。现在选取一部分刊登出来。...——编者    陈家琪(河南):《蓝》是法律教课书,社会透视镜,人生指路灯,是老百姓的良师益友。订阅《蓝》19年,惠及我家三代人,增长知识,了解社会,受益匪浅。  范立山...
[期刊论文] 作者:李永海, 来源:蓝 年份:2012
多年来,我与《蓝》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并常年相伴。读《蓝》,一股清风扑面而来。大气中透着灵气,庄重里含有靓丽。...如今期刊竞争异常激烈,《蓝》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坚持朴实无华、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以“法律。伦理、社会、民生”为宗旨,全力打造法治纪实精品月刊。一段段震撼人心富有时代气息的“本期焦点”,一篇篇清...
[期刊论文] 作者:陆丽芳, 来源:蓝 年份:2009
五年前,当我大学毕业一走上司法工作岗位,就初识了这位无言的伙伴——《蓝》杂志。说来也巧,到单位报到的第一天,当我走进办公室,一眼就看见了报架上的《蓝》杂志。也许是缘分。随手翻了翻。就感到爱不释手。...再忙再累,也不忘拿起我心爱的《蓝》杂志,不仅读,我还坚持剪贴,并就热门话题、骗术大观、说案论法等专栏内容进行分类,这些剪贴随着我工龄的增长不断增多。别小看那一本本其貌...
[期刊论文] 作者:刘均,莉莉, 来源:上海麻科技 年份:2012
采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就仿生设计在衫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重点就仿生设计在衫款式、色彩、面料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仿生设计作为一种设计理论,运用到衫设...
[期刊论文] 作者:连燕,莉莉,郭蕾, 来源:上海麻科技 年份:2012
重点就材质拼接对衫设计风格的影响,分析了柔软型面料的材质拼接,表现了衫古拙、优雅、高贵风格;挺爽型面料的材质拼接,表现了衫中性、传统、运动风格;光泽型面料的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