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7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罗玉兰,张冬梅,, 来源:园林 年份:2006
北美红(Quercus rubra)又名北方红,美国红,美国红橡树、红槲栎,属壳斗科、属。原产于美国东部及加拿大东南部,分布于亚洲,非洲,欧洲和北美洲。...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关根,, 来源:新农村 年份:2006
香菇中尤以木香菇备受消费者欢迎。笔者从事木香菇栽培已历数十年,现将实践经验介绍如下。1·选用树种除松、杉、柏等含油脂与芳香性树种外,白、麻、青冈、枫树、...
[期刊论文] 作者:朱光权,沈爱华,, 来源:浙江林业科技 年份:2006
介绍了日本危险性森林病害枯死病、病原生物长小蠢和枯菌的生物学特性,并分析了枯死病侵入我国的风险及对我国经济、环境的潜在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暴咏冬, 来源:河北林业科技 年份:2006
蒙古(柞树)(Quereus moogolica Turca),属壳斗科属,材质经济价值高,根系发达,深根、耐寒、耐干旱,抗风、防水能力强,枝干可做矿柱、地板,也可用来培养木耳、香菇等,种子含淀粉及其它...
[期刊论文] 作者:书芳, 来源:现代养生 年份:2006
健康先求由善中生。在哪里?善在何处?无须远求,就在您的心里,善就在您的身边。  人在纷繁的尘世中,哪能没有人际交往?多给人一句好话,道声:“谢谢!”说句:“对不起,多多包涵。”...
[学位论文] 作者:马长乐,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年份:2006
本文通过对属高山组[Quercus Sect.Heterobalanus(Oerst.)Menits]的化石历史、现代分布以及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对该组的系统发育关系与生物地理学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类群的散...
[期刊论文] 作者:蒋燚,王以红,黄荣林,, 来源:西部林业科学 年份:2006
采用5株优势木和平均木对比法,在广西、广东、福建、湖南4省(区)7个县的大叶天然次生林中,共初选出大叶优树66株,优势木330株。经统计分析,确定大叶天然次生林中的大叶...
[期刊论文] 作者:丁伯让,, 来源:安徽林业科技 年份:2006
1 发展类资源的意义类属壳斗科落叶乔木,为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带性树种,是皖东江淮丘陵地区乡土树种,栽培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适粪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造林成活率...
[期刊论文] 作者:索安宁,巨天珍,张俊华,王勤花,, 来源:山地学报 年份:2006
对甘肃小陇山锐齿群落乔木层生物量进行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锐齿单一优势种混交群落生物量最大,其次为锐齿一鹅耳枥等小乔木混交群落,而锐齿单一优势种群落...
[期刊论文] 作者:管维,王章根,陈定虎,, 来源:植物检疫 年份:2006
近来,红天牛随木包装多次由欧洲输入我国,吉林和大连等检验检疫局均有截获报道。笔者就该虫的部分资料进行了收集,简单总结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石建伟,何山林,王俊峰,司瑞霞,周晓飞, 来源:河南科技:乡村版 年份:2006
一、采种与种子处理豫西地区麻、栓皮种子(俗称橡子)成熟期在9月份,果实成熟时颜色由绿变红褐色,可白行脱落。可选择在20-50年生,树干通直、无病虫害的单株母树下拾取种子。...
[期刊论文] 作者:梁瑞龙,侯远瑞,周全连,, 来源:广西林业科学 年份:2006
通过对全国5省(区)10个县(市)大叶(castanopsis fissa)生长调查,研究大叶结实习性、天然更新规律、生长及适应性、群落习性、病虫害发生规律、经营与利用特性等,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孟令彬,包维楷,庞学勇,孙凡,,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6
比较了不同调控措施对岷江上游辽东萌生灌丛生长与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为调控对辽东萌生灌丛本生长阶段的高生长与有性繁殖有着显著影响.各调控措施对辽东灌丛萌生...
[学位论文] 作者:梁文汇, 来源:广西大学 年份:2006
本研究选用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分子标记——ISSR技术,探讨广西区内的大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对大叶总DNA的两种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无论从...
[期刊论文] 作者:邓艳,蒋忠诚,罗为群,陆瑞群,邓新辉,, 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年份:2006
通过对广西弄拉典型峰丛洼地生态系统中不同地貌类型的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山顶青冈的含水量比山中部的高,但水分饱和亏和需水程度比山中部的低...山顶的小气候环境相对恶劣,青冈受到的水分胁迫比较严重,相反,山中部的青冈的需水程度比山顶高。山顶青冈为适应干旱的环境形成各种结构,如缩小的叶面积、加厚的角质层、凹陷的气孔等,以降低它的...
[期刊论文] 作者:田子珩,赵秀梅,, 来源:辽宁林业科技 年份:2006
阔叶红松林择伐后伐根在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分解,文章以阔叶红松林重要树种蒙古的伐根为研究对象,选取14a范围的蒙古伐根分解的残留物,分离出其中的大型土壤动物、干生中小型土壤动物,鉴定种类...分析在蒙古伐根分解的过程中,土壤动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深度增加,蒙古伐根上土壤动物类群和数量逐渐减少。...
[期刊论文] 作者:秋霞,曼云,,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06
家大院第四代子孙成长于20世纪20年代左右到50年代初,其中也有几位突出者,如恭彦、锦霞、黛云等,恭彦、锦霞还为新中国而献身。...
[期刊论文] 作者:许中旗,李文华,刘文忠,吴雪宾,, 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年份:2006
对我国东北地区常见5种蒙古林乔木层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的结果表明,各林分生物量依次为榛子蒙古林(249754.45 kg/hm2)>高产林(184750.00 kg/hm2)>胡枝子蒙古林(12831...
[期刊论文] 作者:秦娟,刘勇,上官周平, 来源: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2006
对黄土高原子午岭次生林区白桦林、辽东林和白桦一辽东混交林3种林分的土壤物理特性和叶片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白桦-辽东混交林地的土壤水分明显改善,其土壤...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兴良,郝晓东,杨冬生,刘世荣,宿以明,蔡小虎,何飞,马钦彦,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2006
川滇高山广泛分布于横断山地区,属于亚高山硬叶林,是中国植被非常特殊的类型。采用标准地法和样方收获法,对卧龙自然保护区5个海拔梯度的川滇高山灌丛生物量进行调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