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02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卞地诗, 来源:求索 年份:2008
中唐诗人乐府诗与贺齐名,蜚声朝野。但由于传奇《霍小玉传》中的形象以及正史中关于其痴情妒忌的记载,给人以绝情和薄情的印象。...本文通过对五首古题乐府诗的剖析,对爱情观重新评价,得出钟情重情的结论,对以前的说法有所纠正。...
[期刊论文] 作者:刘波,, 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2008
本文试图从、王昌龄边塞诗所体现的不同思想趋向进行比较,推崇诗情豪壮、格调高远的特点,进而对王昌龄诗私情仕进之世俗功利心加以批驳,提倡重评在诗史上的地位...
[期刊论文] 作者:楼亦斗, 来源:浙江档案 年份:2008
这林克多是台州市黄岩区人,原名。台州市档案馆收藏的一些档案,涉及生平及著作。...
[期刊论文] 作者:伟科,,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08
(怀通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红楼印谱》是《红楼》问世两百年来第一次大型系列印谱。本书工程浩大,广泛采集历代红学研究成果,发挥篆刻家的艺术才智,用篆刻语言来...
[期刊论文] 作者:姝瑾,,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08
《红楼》咏菊诗组以花喻人、托花传情,沉淀了丰富的菊文化。本文拟从功能目的论出发,从色彩意象、文化典故、艺术手法的处理上对杨宪、霍克斯二人的《红楼》菊花诗译本...
[期刊论文] 作者:郭平安, 高荣,,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对明代前七子何之争的文艺现象进行了反思。何之争是阳文艺思想的主要表现之一。通过文献分析,认为历史对于阳的评价是不公正的。阳的文艺思想有三个特点。(...
[期刊论文] 作者:刘朝成,,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8
--(唐)  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首诗背后不只一个故事.  ……...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凌,,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08
对《红楼》一书的梦境叙事,学者已经多有论述。本文不拟对小说中所出现的30多一一解析,仅选择其中颇具特色的三次"同"叙事作一粗浅探讨。在《红楼》中,"同"情节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杨海波,,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2008
明代阳的文学复古运动声势浩大、旷日持久,他的文学理论历来被批评为复古主义理论和形式主义理论。其实,阳对文学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这就是他始终强调诗歌的本体立...
[期刊论文] 作者:郭平安,,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分析了阳文学复古思想的形成及意义,在政治方面,阳文学复古思想在当时给予程朱理学以沉重打击,其本质是追求个性解放;在文学艺术方面,其文学复古思想包含了诸多创新内容,他...
[期刊论文] 作者:三强,,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08
本文从影视产业视角出发,对《红楼》重拍进行全新观照,认为《红楼》重拍的真正原动力,并非艺术家的创作冲动,而是资本与文化资源的联姻;决定《红楼》如何重拍的首先是...
[期刊论文] 作者:虹,,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08
特别是他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期间,开设《红楼》研究课程,组织《红楼》研究小组,创办《红楼研究专刊》等活动,是海外...
[期刊论文] 作者:吴玲玲,, 来源:凯里学院学报 年份:2008
卢纶和同为唐代大历十才子,以边塞诗闻名于诗史。卢纶边塞诗颇有"盛唐之音",的边塞诗可以说是开了中唐边塞诗的先河。但二人对塞外景象的描写、戍边士卒感情的不同表...
[期刊论文] 作者:姜深香,,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08
似乎飘忽不定、神秘莫测, 看似无知无觉, 却往往蕴含了丰厚而又难以言说的内蕴, 作者常常借此来表达自己看似模糊但又最为清明透彻的意识。《红楼》从题目到文本都包裹在...
[期刊论文] 作者:史小军,杨毅鸿,,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阳对其师杨一清的《石淙诗稿》的评点很有特色,能将评诗与论人相结合,并着重从唐调宋格、诗人性情、美学形态、诗歌技法等几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阳的评点,不仅有助于了解...
[期刊论文] 作者:海莉,,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生于盛世,长于乱世,是唐一代从军出塞时间最长的边塞诗人。他是中唐创作边塞诗最多的诗人,现存诗174首,其中边塞诗50首,占他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弱。Li Yisheng was bor...
[期刊论文] 作者:王颖卓,红,,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08
《红楼》死亡描写的艺术表现手法:一是从回目的设置凸显死亡,其死亡不再是一种生命自然形式,而是解读人生的哲学意象,审美命题,因而其间的死亡便具备意趣丰富的审美形态;二...
[期刊论文] 作者:于展东,,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08
阳认为诗歌用形象表情,经史传记也用形象弘德言理,诗与文都应该具有形象性,情和理是文学作品的本体。...
[期刊论文] 作者:盛敏,,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明代前“七子”领袖阳,号召复古,力振风雅。其人才雄负气,傲睨一世。其心态至晚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由自是到自知,由任才力到信天命,在霸气犹存的同时,表现出对生命本真的复归。...
[期刊论文] 作者:夏露,,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08
本文介绍了《红楼》在越南的传播与翻译情况,主要介绍了《红楼》在越南的早期流传和接受,现当代对《红楼》的翻译评介以及研究概况,全面展现了《红楼》在越南传播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