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72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郭润佳, 来源:枣庄学院学报 年份:2022
庄子》中不仅包含具有神话意味的文本,还包含具有仙话意味的文本.《庄子》的境界不同于仙话的境界,讲述仙话并非《庄子》的目的....《庄子》内、外篇中的仙话属于阐释哲学观点的手段,符合庄子思想;《庄子》杂篇中的仙话则多是脱离庄子思想的,更具有仙话意义,其思想不符合庄子的主张,可能是庄子后学对庄子思想不同的阐释....
[期刊论文] 作者:方旭东, 来源:哲学分析 年份:2022
在众多中国哲学经典当中,《庄子》一书有着独特的魅力,不但一般爱好者喜爱,专业研究者也青眼有加,单是书名中包含“庄子哲学”字样的,仅北京大学哲学系不到二十年时间就贡献了五部,按出版先后,依次是:王博《庄子哲学...(2004),韩林合《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2006),郑开《庄子哲学讲记》?(2016),章启群《渊默而雷声:〈庄子〉的哲学论证》?(2019),杨立华《庄子哲学研究》?(2020)....
[期刊论文] 作者:曲经纬, 来源:美与时代(下 年份:2022
庄子美学研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被忽略:今本《庄子》是由晋人郭象定本在其《庄子注》这一注书中保存的,该注成为后人读庄解庄的门径和典范,然而郭象注书与庄子原意相去甚远,后世学人常将郭象庄学与庄学源头混淆...庄子美学研究应立足于魏晋之际社会变迁与思维进展的事实,讨论郭象《庄子注》对《庄子》美学思想的继承和突破,并在艺术创作和审美形态领域的变革中印证郭象的美学理论,在庄子美学发展进程中找寻郭象对应的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贺鸣, 来源:回族文学 年份:2022
坑坑庄子在木垒县水磨沟村,东边有清凌凌的水磨河,西靠山坡农田,那里地势凹陷,像一个大坑,因此得名坑坑庄子.坑坑庄子最早住着一大户杨家人,很早以前那块地方又叫杨家大院,大约占地只有几公顷,那儿离我家老房子只有一路一坡而已....后来,坑坑庄子不知不觉波及周围的地段,上下两公里左右地方都被叫作坑坑庄子.自然,我家老屋也就属坑坑庄子的地段了....
[期刊论文] 作者:叶青春, 来源:莆田学院学报 年份:2022
综合考察《庄子》文本中的无为思想,并将其置于庄子思想的整体视域之中,从中抽绎出庄子无为思想的哲学基础.认为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无为思想,并将其发展到一个新境界.庄子无为思想的哲学基础由三个维度构成:以道(无...
[期刊论文] 作者:王飞阳, 来源: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22
庄子》有大量篇幅写到孔子,且形象不一。在《庄子》中,孔子不被理解,好学善思,持守固执,真诚有趣。显然,这是一个庄子化了的孔子。...《庄子》借孔子扬道抑儒,这与孔子的学术地位、儒道互通以及《庄子》对孔子的矛盾情感相关。《庄子》一方面否定孔子学说,另一方面又肯定孔子为人。这种矛盾的情感,根源于《庄子》一书构成的复杂性。...
[期刊论文] 作者:徐梦婷, 来源:作家天地 年份:2022
“物”在庄子中已经超脱于一般意义上的实体概念,而深化为抽象的生命概念,通过对庄子之“物”的解读,我们能够触摸到庄子对整个生命本体的思考,进而深入到其逍遥自在的本质内核。...通过对庄子之“物”概念的界定铺开,跟随其对“物”的体悟方式,探索其诱发和延伸出的审美理想境界,从而获得对庄子之“物”的概念的深层解读。...
[期刊论文] 作者:邓辉,周蓉, 来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2
庄子》内篇之《大宗师》的篇名如何句读,又如何理解,历来众说纷纭.然而此问题的回答直接关涉对庄子思想的把握,故其意义十分重要.通过对《庄子》内篇篇名的考察,且基于张恒寿等前贤的研究成果,提出连续性选词、...跳动性选词以及拟词等命名方式予以考察,认为“大宗师”之名出现的时间当在战国晚期至西汉之间;并认为《庄子》文本编辑者很可能是受到《天道》篇中“大宗师”三字的启发,借此表达庄子以道为师之意.但这种自著立场的做法恰恰与庄子思想相悖...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景琳, 徐匋, 来源:月读 年份:2022
<正>庄子是一个极为特异的存在。认识他的思想学说,仅仅了解这个人,他的身世,他的交游,他的生活环境,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得了解他曾接触过什么样的思想潮流。...毕竟庄子思想不可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突然间便像石猴子那样横空出世了。如同任何一种思潮、流派的出现一样,庄子一定也是有其师承渊源的。那么,庄子这么一棵参天大树,他的根在哪儿呢?...
[期刊论文] 作者:刘佳鑫, 来源:西部学刊 年份:2022
郭象的《庄子注》不仅仅是单纯的对庄子文本的译注,其中掺杂了他本人的哲学思想。他对于“逍遥”的理解与庄子之“逍遥”有本质上的不同。庄子之“超越逍遥”追求的是精神自由境界。...庄子主张“离形去知”,跳脱世俗;郭象则主张自足其性分,即可达“逍遥”。(二)境界层次和现实性的不同。庄子的“逍遥”所...
[期刊论文] 作者:常晓璐, 来源:思想政治课教学 年份:2022
<正>庄子美学追求超越物质的精神层面的体验,提倡回归人的本真状态,关注个体内心的宁静,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和自然而然的生活。...庄子式的自由对于社会中绝大部分人来说是不现实的,庄子的思想往往被误解为“出世”的学问。...然而,“入世”之人更应学习《庄子》,“出”是为了更好地“入”,当我们在精神上作为旁观者对世俗生活进行反思时,方能发现生命之大美,找到人生的价值所在。不仅如此,...
[期刊论文] 作者:夏德靠,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2
庄子》“三言”中的“寓言”“重言”主要以文体的形式存在,而“卮言”的样态则相对较复杂,大体呈现三种面相:“卮言”首先作为一种言说姿态存在,这种意义上的“卮言”主要继承“优语”传统,俳优言说通常呈现谐隐滑稽的特征...,最终使《庄子》文本弥漫“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其次,《庄子》“寓言”“重言”呈现“藉外论之”的文体特征,而作为文体意义上的“卮言”则承继“合语”的言说特征,表现为对“道”的直接言说,具体指...《庄子》中那些直接论述性的文本;最后,《庄子》借鉴俳优散漫言说的方式,赋予“卮言”独特的文本结构...
[学位论文] 作者:崔雪莹, 来源:鲁东大学 年份:2022
庄子》是一部极富“诗性”的作品,它是由庄子自由高蹈的诗性精神、直率真至的诗性情感、天马行空的诗性思维以及跌宕跳跃的诗性语言一同凝聚而成的“诗性结晶”。...它体现为一种独特的诗性品格,即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精神性格,也是庄子生命体验过程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这种于其“瑰玮諔诡”状貌下深蕴着的独特品格,将《庄子》推至诗性的境界,使其成为融文、哲、艺术为一体的先秦典籍,极大提升了中国先秦散文的品质。本文所指“...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晨曦, 来源:牡丹 年份:2022
庄子远辟儒家、法家入世之道和纵横家游说之道,而是继承老子的思想,坚持《道德经》中“道法自然”的思想。...庄子避世,《庄子·秋水》一篇讲楚王想任用庄子为相,庄子拒绝并举庙堂牺牛的例子,“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即是他避世思想的体现。他主张顺应自然、养护生命。...在《庄子》一书中,“自然”与“真”作为养护生命的中心思想贯穿全文,也渗透出庄子处世...
[期刊论文] 作者:徐二花,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22
“形”“神”之辩是庄子哲学的重要议题之一.在《庄子》一书中,“形”“神”关系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形体保神”,侧重强调形体的基础作用,构成了庄子形神观的逻辑起点.第二方面是“不形而神”,侧重强调精神的本质作用...,构成了庄子形神观的内在要求.第三方面是“形全精复”,侧重强调形神统一,构成了庄子形神观的理想境界....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海英,刘心宇,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2
庄子》三十三篇中,有比较完整的记梦情节的有六处.因为大多数学者都承认内篇为庄子自作,故见于《齐物论》的蝴蝶梦和《人间世》的栎社梦我们可以暂定其作者为庄子.而见于《庄子》外杂篇的四个梦,文章根据是否以梦境为实有...、与内篇思想主旨之关系、是否符合《庄子》内篇的写作特色等三个方面,推测《外物》神龟梦最有可能为庄子自作,《田子方》文王假托梦、《至乐》髑髅梦与《庄子》内篇各方面相距甚远,《列御寇》郑缓梦比较接近庄子《内篇...
[期刊论文] 作者:周勤勤, 来源:衡水学院学报 年份:2022
我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与经典文本的诠释具有密切的关系,解释者往往以经典诠释的方式展开哲学体系的建构.郭象《庄子注》是魏晋玄学的集大成之作,是“诠释性的哲学著作”,是“六经注我”的典范作品.刘国民教授的专著《...郭象〈庄子注〉对庄子思想的诠释和建构》,系统地阐述了郭象的诠释学思想,包括诠释特征、诠释目的、创造性诠释、融贯性诠释、“庄子之意”的真理性、“寄言以出意”“迹与所以迹”诠释方法等内容.专著采用专题的形式...
[期刊论文] 作者:李凯, 来源:理论学刊 年份:2022
心斋、坐忘属于现代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所研究的凝神状态,庄子达到这种状态的方式取自养生家的行气之术.庄子将行气所致的凝神体验作为灵感源泉,从中获取某种真理性认识——道.除了行气,庄子后学还将专注外物作为达到凝神状态的手段...,因此,《庄子》外杂篇中既有朱利奥·贝穆德斯所谓内部诱导式凝神,又有其所谓外部诱导式凝神.庄子后学不再将凝神体验作为获取真理性认识的源泉,而是以凝神状态标示凝神者境界高深、怀藏真理,进而借凝神者之口说出其所要表达的思想....较之庄子,庄子后学的思想建构方式更趋理性....
[期刊论文] 作者:黄圣平, 来源:武陵学刊 年份:2022
庄子》中有八十余处关于“命”的用例,“命”具有多种含义与特征,其中以“遇命”为主,兼及“命”的其他含义,且围绕“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从人生困境出发,主张“知命”与“安命”,从“知命”“安命”到“逍遥”与“超越”,是庄子“命”论思想的基本思想逻辑,而作为其中枢纽与关键的是以“道”观“命”,亦即从受“命”主体向授“命”主体的视域变换,以及由此而来的一己之精神超越...分析研究《庄子》的“命”论...
[期刊论文] 作者:李代丽,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22
<正>庄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自由、精神独立、超然于世的观念,时至今日依然对人们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从语文教育的层面挖掘庄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可以为语文教育教学提供指引。...由赵萍著、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的《庄子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一书,围绕庄子思想,探讨了语文教育的思路与可行策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