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5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虹,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02
《红楼》版本系统错综复杂,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现在流传的一百二十回本中,后四十回的作者到底是谁。清代乾嘉年间文人春曾著有《阅读红楼随笔》,无意中为这一问题提供了...
[期刊论文] 作者:薛侃,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99
四川绵阳著名女作家、绵阳教育学院教授玉清曾于九十年代初出版《红楼新续》,引起较大反响。此后她用六年多的时间精心修改,增添了七万多字,最近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再版。续...
[期刊论文] 作者:吴柏樵,,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7
尊敬的老师:您好!学生在马志嘉主任和李汉秋副教授帮助下写出的拙作《试论〈红楼〉对“传统写法”的打破》(以下简称《试论》)见刊后,老师通过《红楼学刊》一九八...
[期刊论文] 作者:曲润海,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99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们在这里聚会,庆祝《红楼学刊》创刊20年。在此,我谨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向《红楼学刊》杂志社的同志们,向各位编委,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关心...
[期刊论文] 作者:策纵,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97
’97北京国际红楼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书面讲话[美国]策纵这次’97年北京国际红楼研讨会圆满闭幕,值得大家庆祝。各方学者提出了不少的论文,对《红楼》研究在二十一世纪的前...
[期刊论文] 作者:绚隆,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98
“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的悲剧冲突——《红楼》主题的文本解读绚隆由于叙述视角的多元性和时空背景迷离模糊,作者身世神秘莫测,《红楼》从一开始就具有被从多种角度...
[期刊论文] 作者:王嘉,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年份:1998
国学大师陈寅恪对“柳”情有独钟。论文集名为《柳堂集》,诗文集为《柳堂诗稿》,自撰家史为《柳堂记》。然对于“柳”典故,以及“柳”与陈寅恪的关系,历来缺乏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樵童,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4
【正】 绍良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者。二十余年前,他与朱南铣先生合编的《红楼书录》、《红楼卷》两书,曾受到广大红学研究者的重视,成为研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期刊论文] 作者:徐扶明,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1
【正】 有些人评论《红楼》,往往把这部小说与《邯郸》传奇作类比。比如,二知道人《红楼》:“《邯郸》、《红楼》同是一片婆心,玉茗先生(按即汤显祖)为飞黄腾...
[期刊论文] 作者:刘溪,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0
【正】 我开始注意曹雪芹和《红楼》的有关资料,并摸索着作一点研究,是一九六二年的事情。当时我还在大学读书,学的是文学理论专业,为了弄懂文艺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如艺术典...
[期刊论文] 作者:冯其庸,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99
今年五月十二日,是《红楼学刊》创刊20年的纪念日,学刊经历了20年的艰难困苦,但是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广大读者的爱护和学刊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终于克服了重重困...
[期刊论文] 作者:秦淮,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8
清代学者王伯沆评注《红楼》一百二十回全书,在第六十二回“斗草...
[期刊论文] 作者:策纵,述闻,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2
1980年6月16日——20日,在美国麦地生市威斯康辛大学举行了一次国际红楼研讨会。大会主持人策纵教授将大会有关文件收编成集。本集为英文(部分内容附有中文),32开,...
[期刊论文] 作者:雷,,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6
曹雪芹的《红楼》,是一部诗化了的小说杰作。它那行云流水般的散文中,处处沁透着诗情的芬芳。《红楼》中的大量诗词曲赋,犹如镶嵌在碧海青天里的珍珠和明星,闪耀出...
[期刊论文] 作者:刘溪,,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4
一王昆仑同志的《红楼人物论》最近由三联书店出版了,这是读者盼望已久的事情。当我拿到这部印刷考究、插图精美、装帧大方的论著时,心头不禁一热,思绪一下子飞到二十...
[期刊论文] 作者:李生,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3
曹雪芹对《西厢记》的反封建礼教、歌颂婚姻自主的主题极为赞同,他在《红楼》中多次引用《西厢记》中词语,并在那个《西厢记》被称为“诲淫”之书的年代里,公然在他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世德,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1
【正】 一《红楼》问世后,出现了不少评论《红楼》的专著。其中有一种名为《红楼》的,成书的年代比较早。刘铨福在同治二年(1863)甲戌本跋中说过:“《红楼》纷纷...
[期刊论文] 作者:李生,,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92
一粟《红楼书录》“续书类”附“仿作”列有《花田金玉缘》一种,其文曰:《花田金玉缘》,佚名撰,十六回。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书局石印本,首临湖浪迹子序。《书录》未...
[期刊论文] 作者:刘溪,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6
【正】 红学的命运和《红楼》研究的前景红学的命运怎样?就其在发展中屡遭挫折而言,似乎命运并不见佳。就其已成显学,虽经曲折,仍在不断发展来看,自有其得天独厚、别个学科...
[期刊论文] 作者:林锦鸿,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96
《红楼》第一回“作者自云”中谈到,用“”用“幻”等字,“是此书立意本旨”。从实际内容看,《红楼》不仅写了几十个,而且整部书写的就是一个大梦。脂砚斋说:“一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