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67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洪劬,, 来源:教育视界 年份:2016
2016年7月31日,我做出了一个决定:将我收藏的约一万册图书拿出来,成立“洪劬智慧教育公益阅读馆”。书法家舒贵生先生欣然为此题匾。在将书成捆成捆打包时,我相信我的面部...
[学位论文] 作者:景凯旋,,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6
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原名诵坤,字铭坚,号刚,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顾刚先生一生除了在历史学、民俗学领域取得...
[期刊论文] 作者:王富聪,, 来源:民国研究 年份:2016
关于顾刚何时成为国民党党员,目前有三种说法,即1934年说,见刘丽娜著《顾刚自述》①;1936年说,见顾潮编著《顾刚年谱》②,...
[学位论文] 作者:马琴,,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2016
抗战初期游走于西北西南的顾刚,前后两次担任齐鲁大学国学所主任。顾刚第一次(1939年9月)担任国学所主任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旨在提升齐鲁大学科研能力的措施,顾刚的这些...
[学位论文] 作者:刘烨,, 来源:黑龙江大学 年份:2016
19世纪以来,以顾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的史学界独树一帜。除了在历史学方面有所成就,顾刚在《诗经》研究方面也有独立的见解。尤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利用西方历史地...
[期刊论文] 作者:彭龙富,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摘要:顾刚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具有强烈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顾刚的爱国言论和行为,体现了强烈的主权意识、高度的民族认同及坚定的报国决心。...顾刚的爱国实践活动主要有:参与时事政治;编纂通俗刊物;创建学术团体;从事边疆工作。顾刚的爱国实践,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顾刚;爱国;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K8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6)02-009...
[期刊论文] 作者:薛艳伟,, 来源:中国地方志 年份:2016
方志学是顾刚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顾刚一生热衷收集和阅读地方志,并自觉在史学研究中积极使用地方志。他对方志的定义和功用等问题都表达过自己的看法。顾刚...
[期刊论文] 作者:张玲莉, 来源:周易文化研究 年份:2016
刚、高亨二人作为中国20世纪易学研究领域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学界对两人易学研究成就关注较多,而对两人的交游却未有着墨。《顾刚日记》篇幅浩大,通过爬梳、整理,发现顾...
[期刊论文] 作者:王振兴,, 来源: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失眠症是困扰顾刚的一大顽疾,对其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抗战期间,顾刚曾在昆明寓居将近一年,时间虽短,但却是其失眠症状加剧的重要一年。这一年,在顾...
[期刊论文] 作者:陈从阳,, 来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6
刚不仅是近现代史学大家,而且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顾刚与张福庆短暂的交往经历,展现了顾刚作为伟大教育家的优良品格和崇高的师者风范,对于今天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
[期刊论文] 作者:李衡,, 来源: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年份:2016
刚先生一生写有大量的书信,并且有意识地予以保存。这些书信是研究顾刚学术思想及近代学术史的珍贵资料。中华书局2010年出版的《顾刚全集》62册,书信卷占了5册,将现...
[学位论文] 作者:黄倩,,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2016
刚是上古史、民俗学、历史地理学等领域的领军人物,长期以来学界对顾刚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大学问家多讲究专而后通,顾刚也不例外。民国时期,顾刚在史...
[期刊论文] 作者:朱洪涛,,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6
刚的妙峰山考察有其特有思路,这体现在顾刚用同情正面的眼光观察民众,使得《妙峰山的香会》这一文本材料尽管丰富多样,然而作者的民众观则显得颇为浪漫。本文将顾刚...
[期刊论文] 作者:丁乙,王雪莲,, 来源:书屋 年份:2016
刚的社会交往之广泛,人际资源之丰富,人脉网络之复杂,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交往史上可谓首屈一指。翻阅《顾刚日记》便可知,顾刚所交往的对象涵盖政、商、学、军等各...
[期刊论文] 作者:宋庆阳,, 来源:档案春秋 年份:2016
刚与张静秋缔结婚约之前,住重庆北碚,即已听闻张雁秋的大名。他的日记里第一次出现张雁秋,是在1943年10月13日晚上。当时,顾刚应徐州沛县籍黄次书、黄奋生兄弟宴请...
[期刊论文] 作者:华雨吉,, 来源: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6
近日来,读了顾刚先生的《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一文;收获颇丰。在这篇自传性的长序里,顾刚先生畅言自己之所以有"层累造就历史"这一观点的原因以及其独特的古史研究方法;清...
[期刊论文] 作者:丁乙,,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16
罗家伦与顾刚相识于“五四”前后的北京大学。1916年夏,北京大学在上海招考新生,24岁的顾刚报名应试,随即被录取。他于秋天负笈北上,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与他同年...
[期刊论文] 作者:刘雪平,, 来源:文献 年份:2016
湖南图书馆藏有顾刚致罗根泽亲笔信函十通,写作年代大致为1932年至1935年间。信札中顾刚就《古史辨》的选题内容、编纂体例、校稿审核、出版发行、经费来源等诸多细节与...
[期刊论文] 作者:胡振涛,,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6
刚古史辨史学理论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原因促成的,其中顾刚的早期经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旧学培养与新学熏陶相结合的成长经历,取今古经学之长而去其短的学习经历,对于俗...
[期刊论文] 作者:王富仁,, 来源:华夏文化论坛 年份:2016
本文通过历史观念、学术思想、荣辱观念(面子观念)和所谓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抄袭盐谷温《中国文学概论讲话》事件的分析,揭示了鲁迅和顾刚矛盾和分歧的内在文化意义,指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