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2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杜维运,, 来源: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年份:2009
史学史须将史学和盘托出,必如此,史学史的价值始现。所谓史学,系指史学思想、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史学史中的史学,也普遍存在于群籍之中,而群籍中的单篇文章,往往不相连属,...
[期刊论文] 作者:刘文英,, 来源: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年份:2009
乔治忠教授著《中国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一书,于2008年5月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本书收载了作者各时期发表的部分史学论文42篇,约48万字。本书取名《中国官方史学与私家...
[期刊论文] 作者:杨俊光,张林,, 来源: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年份:2009
(2008年4月至2009年6月)一论文要目(一)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论文要目《吴书》作者考辨/张子侠/史学史研究/2008.2民国史学的一次世界之旅——“中央研究院”参加国际历史学...
[期刊论文] 作者:汤勤福,,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09
义理史学是一种以理学为研究史学指导思想,将天道、人事、大统、伦理、史学功能包举一端,具有"以理阐史,以史证理"特色的史学流派。义理史学萌芽于宋初,发展于神哲至徽宗时期...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孝迁,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9
在日本、中国史学的专业化进程中,德国史家伯伦汉的《史学方法论》曾发挥了重要作用。《史学方法论》经过日本史家坪井九马三的改头换面,变为《史学研究法》。...20世纪初年,伯伦汉史学通过坪井《史学研究法》间接流传到中国,但最初影响甚微。...“五四”以后,伯伦汉史学始在我国现代史学建设中发挥作用,如陆懋德、傅斯年、姚从吾、孔繁霱、张贵永等史家积极推广伯伦汉的史学方法。...民国时期,各大学历史系专业都开设了与史学方法相关的课程,讲授内容基本以伯伦汉史学方法为旨归。伯伦汉史学渊源于兰克,而他突显的是兰克的史料考辨方法,以致后来傅...
[期刊论文] 作者:朱政惠,,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9
史景迁史学影响大,最根本的还是他的史学思想和史学理念。他对明清史长时段演变问题的探究,对历史底层人物命运的追问等,都是试图对历史奥...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孝迁,,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2009
兰克及其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主要通过翻译日本人编译的"万国史"、"西洋史"教科书以及"史学概论"、"史学研究法"性质论著。汉译西洋史教科书对兰克及弟子多有简略的介绍,而...
[会议论文] 作者:张承宗,, 来源: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年份:2009
六朝史学是魏晋南北朝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魏晋南北朝史学则是中国史学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发展阶段。六朝史学研究的开展,不仅与六朝历史本身的研究密切相关,而且与整个中...
[期刊论文] 作者:解洪兴,刘举,,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9
顾准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家,他的史学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顾准在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如何看待西方文明、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三个问题上,坚持实...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辉,,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9
史学理论引导着历史研究的方向,规范着历史研究的范式,决定着历史研究成果的价值。出席"史学理论前沿问题春季论坛"的学者们,深入讨论了世界史体系和主线问题、西方马克思主...
[期刊论文] 作者:吾斯曼江·亚库甫,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09
漠北回鹘史学是维吾尔族史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它在维吾尔族史学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首先对漠北回鹘的史学下定义,然后以现存的部分碑铭文献为例,对漠北回鹘碑文史学...
[期刊论文] 作者:申慧青,, 来源: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年份:2009
宋代是中国学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史学方面的成果尤其卓越。陈寅恪就曾赞叹说:“中国史学,莫盛于宋”。“有清一代经学号称极盛,而史学发达则远不逮宋人”。~①两宋史学发展迅...
[期刊论文] 作者:吾斯曼江·亚库甫,,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09
漠北回鹘史学是维吾尔族史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它在维吾尔族史学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首先对漠北回鹘的史学下定义,然后以现存的部分碑铭文献为例,对漠北回鹘碑文...
[期刊论文] 作者:焦润明,,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年份:2009
网络史学正在成为历史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它伴随着互联网的产生而兴起。网络史学是一种新生事物,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以及计算机操作技术在史学界的广泛应用,客...
[期刊论文] 作者:吕庙军,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9
史学现代化问题日益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当下,出席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国际多元文化综合研究所承办的“史学现代化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学者们,从多视角、多层面深入探讨了史学理论与方法、唯物史观、史学现代化、中外史学交流与比较...、史料与史观等议题,以求达成一定的共识,共同推进中国现代史学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李勇,, 来源: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年份:2009
新中国60年来的西方史学研究,大体可以划分为3个时期:1949~1978年、1979~1989年和1990~2009年。60年的西方史学研究,与社会发展同频,与政治运动息息相关,与对外开放密切相连...
[期刊论文] 作者:邹兆辰,, 来源: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年份:2009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如果从李大钊1924年发表《史学要论》算起,已经85年了。那些披荆斩棘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和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的老一辈学人们,共和国是不应该忘记他...
[期刊论文] 作者:范知欧,, 来源:暨南史学 年份:2009
于慎行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史学家。他一生著述如林,而尤以史学著述为多,涵盖“一人之史”、“一家之史”乃至“一国之史”、“天下之史”等多个领域。本文考论于...
[期刊论文] 作者:刘国华,,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2009
米留科夫是俄国19-20世纪之交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在俄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学识过人,著述丰富,在多个领域为俄国史学的发展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首次完成了对俄国文...
[期刊论文] 作者:何多奇,代继华,,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年份:2009
史学只有在专业史学和大众史学兼而有之的状态下,才是真正具有完整意义的一门学科,而时下的史学界偏重专业史学,史学的社会功能难以充分发挥。美国的工业社会、实用主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