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55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人口与社会》编辑部, 来源:人口与社会 年份:2021
1.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2.中国特色人口研究理论话语体系建设,3.人口长期均衡高质量发展研究,4.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迁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5.后小康社会人口发展的新格...
[期刊论文] 作者:乔晓春, 来源:人口与发展 年份:2021
重点针对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椐,结合自1953年起历次人口普查数据,从人口数量、人口变动、分省人口分布、人口年龄结构和老龄化、人口城镇化、人户分离和流动人口,以及出生性别比、受教育程度、港澳台和外籍人口状况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描述中国人口发展现状和变化。...除此之外,结合官方刚刚公布的2011到2019年数据,分析了从2010年到2020年这十年的人口数量,以及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总和生育率的变化情况,并将调整后的结果与调整前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重点分析了...
[期刊论文] 作者:和红;谈甜, 来源:人口学刊 年份:2021
婚姻不仅影响家庭发展,也与生育密切相关,对国家的人口再生产影响较大.人口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生育率仍在下降,人口的初婚模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初婚年龄推迟很可能导致生育意愿大幅降低.探讨我国人口初婚年龄的变化特点...,尤其探究晚婚的分因素贡献率,能对相关婚育政策提供一定的建议.本文基于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城市、镇、农村)、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的平均初婚年龄特点及变化趋势,并借鉴经济学常用的..."贡献率"概念,通过分因素贡献率比较分地区(城市、镇、农村)以及不同受教育程度对我国人口总体晚婚的...
[期刊论文] 作者:翟振武,刘雯莉, 来源:人口研究 年份:2021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漏报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是一次高质量的普查。...七普数据体现了中国人口的新“变化”,有助于形成对中国人口客观事实的新认识,即当前中国人口呈现出“总量增多、两头上翘、中间塌陷”的状况。...
[期刊论文] 作者:赵如婧,周皓,彭成琛妮, 来源:人口与发展 年份:2021
基于2010至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相关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描述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在近十年以来的变化趋势,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平均偏效应方法分析了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历时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愿意”定居在流入地城市是流动人口的主流态度;分年logistic回归和系数的历时比较表明,影响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多数个体与家庭特征的作用相对稳定.结论认为,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相对稳定性对流入地社会公共政策的规划...、制定与实施提出了更高要求;且鉴于流动人口的选择性,流入地的社会公...
[期刊论文] 作者:《人口与发展》编辑部, 来源:人口与发展 年份:2021
告别了不寻常的2020年,我们迎来了不平凡的2021年.从人口学的角度看,中国亦正面临着历史性生的人口转折,正在经历千年未有之人口变局,全国性的人口负增长指日可待,人口大衰退...
[期刊论文] 作者:孙继国,石铁华,许清清, 来源:人口与发展 年份:2021
基于2006-2017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人口流动、工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目前流动人口的空间集聚并未明显地促进本地区和其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中东部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相对于中东部发达地区,西部地区人口流入更能够促进本地经济增长;人口流动的经济效应存在工资传导机制,即人口流动会通过调节居民工资水平进而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概括说来,保证人口总量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相协调、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创新、完善工资薪酬体系、制定合理的...
[期刊论文] 作者:《人口与社会》编辑部, 来源:人口与社会 年份:2021
人口与社会》主要刊登人口学、社会学及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热忱欢迎校内外作者赐稿,并竭诚为您提供服务。文稿基本要求如下:1.务求观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
[期刊论文] 作者:徐世英, 来源:人口研究 年份:2021
利用历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简要回顾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历程,论述中国各民族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趋势的差异性,探讨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地区分布、年龄结构、流动水平、族际通婚及受教育水平的特征与变化趋势,并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2020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态势给出初步判断....
[期刊论文] 作者:安慧,崔佳, 来源:中国统计 年份:2021
人口是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性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全面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积极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均衡发展,全市人口发展呈现出新变化新趋势.本文利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10年来北京市人口发展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谢芳, 来源:人口与健康 年份:2021
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国内外经济社会形势和人口发展面临重大转折性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口问题高度重视,深化人口发展领域改革,调整完善人口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一时期党的人口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谭远发,朱春霞, 来源:西北人口 年份:2021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移民的健康、经济、生活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再次引起国际上关于环境变化人口迁移与公共健康研究的广泛关注。...文章首先对人口迁移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总结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并分析了后疫情时期人口迁移的发展态势。...新冠肺炎疫情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部分国家内部人口迁移规模随疫情有效防控逐渐恢复,但跨境人口迁移规模较疫情前明显收缩;“局部化”的全球人口迁移模式短期内仍将持续;移民群体表现出对生计、健康等更显著的脆弱性...环境变化人口迁移与公共健康的有机结合(而不是...
[期刊论文] 作者:童玉芬;刘志丽;宫倩楠, 来源:人口研究 年份:2021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合历年统计数据,对中国劳动力人口的规模和比重变化、年龄结构老化状况、空间集聚趋势以及劳动力人口素质变化等新形势和新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未来中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论文] 作者:余梦婷, 来源:南方人口 年份:2021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实行“弹性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为了增加民众对弹性延迟退休政策的理解与支持,本文从人口学的视角,以“人年数”指标为切入点,通过因素分解分别计算了...“人数”和“年数”变化对我国养老压力的影响,阐明了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同时强调应多维度地理解“人口变化”,不能仅关注人口数量减少,受教育年限和预期寿命增加带来的养老压力,还应看到这些变化也意味着我国人口综合素质的提升...,具备了延迟退休的条件.此外,本文还通过对不同队列、性别及受教育程度人口“人年数”变化...
[期刊论文] 作者:王欢欢, 来源:人口与健康 年份:2021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人口持续减少。江苏省作为全国人口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前列。...本文结合相关数据,阐明江苏省的人口老龄化现状,提出在改进养老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适应人口形势的新变化。...
[期刊论文] 作者:宗平, 来源:老友 年份:2021
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量保持了平稳增长,2020年全国人口达141178万人,我国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七看”看出差别来  人口质量稳步提升,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人口结构调整变化,性别结构改善;人口流动活跃,集聚效应更加明显,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这是此次人口普查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通过“七看”看出变化。  一看户别,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全国共有...
[期刊论文] 作者:王广州, 来源:中国人口科学 年份:2021
文章在明确人口机会窗口和人口红利两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以静止人口年龄结构为标准,以临界劳动年龄人口和临界就业人口为依据,定量分析"额外"就业劳动年龄人口所形成的人口红利.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口机会窗口在...1982~1990年之间开启.与临界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相比,2015年前后16~64岁"额外"劳动年龄人口达到19 077.78万人的峰值.在人口机会窗口开启的条件下,中国劳动就业人口产生红利.与临界劳动就业人口规模相比...,2010年前后16~64岁"额外"劳动就业人口达到14 346.66万人的峰值.20...
[期刊论文] 作者:孙亮亮 蒋耒文, 来源:人口与经济 年份:2021
摘 要:2000年以后,初步完成人口转型的中国进入以人口年龄、城乡结构持续转变为特点的后人口转变时期,长期以来的快速经济增长带动了居民消费的巨大变化;消费规模的扩大也同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但关于新时期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的转变对消费结构模式影响的研究非常缺乏。  ...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2012—2016三期微观调查数据,通过构建狄利克雷多分类比例回归模型,探究该时期家庭人口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博,陈开璞, 来源:财贸经济 年份:2021
人口结构变化对自然利率有着长期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联合国发布的1978-2100年世界人口展望数据,参考Papetti(2019)的框架,通过内生化劳动变量并与中国统账结合的养老金制度相结合,构建包含家庭...、厂商、政府三部门的两期和多期OLG模型,研究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对自然利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时期,人口结构变化对自然利率产生了长期的下行影响.通过对影响渠道的分解发现,人口老龄化对自然利率的影响是有效劳动增长率...、总人口增长率、养老金以及人口政策调整四个渠道综合作用的结果.当前我国处于人...
[期刊论文] 作者:唐爽,刘乐平,李凤伟, 来源:南方人口 年份:2021
为深入了解我国省域人口死亡率变化规律,本文以1990、2000和2010年三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结合我国台湾地区和日本人口死亡数据,利用我国省域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采用SVD-Com...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