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896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谭云东,, 来源:中国记者 年份:2008
作为地方省报非注册记者,不能直接进入场馆报道奥运赛事,除了一些冷门场次比赛有可能持票进入场馆进行现场采访外,只能将更多视野和关注点放在赛场外的事件上,如何做出有特...
[期刊论文] 作者:唐秦梅,, 来源:中国记者 年份:2008
网络改变了什么1.改变了记者条线化生存传统新闻生产,信息的采集、选择、撰写、发布呈线性。网络传播则具有点到点,面到面,点到面,面到点交互式、全覆盖特征,在这种三维立体...
[期刊论文] 作者:周也平,,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2008
尊敬的忠-总编辑台鉴:素昧平生,冒昧打扰,请原谅鄙人的唐突。得智您因贵报摄影记者刘为强图片造假而引咎辞职,鄙人彻底难眠。思来想去,万语千言,如骾在喉,难受得紧,故而修书一封,向...
[期刊论文] 作者:吴志强,, 来源:中国记者 年份:2008
平时喜欢听广播,但是感觉广播节目直播过程中,一些记者和主持人的口语表现力欠佳,尤其是嘴里常带口头禅,影响了广播节目的效果和听众的理解。在一则联系现场的直播新闻中,大...
[期刊论文] 作者:郑若麟,,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2008
文汇报常驻巴黎记者郑若麟在发生3·14拉萨骚乱、4·7巴黎火炬受阻和4·19华人留学生集会等重大事件期间,多次应邀参加法国各大电视台、电台的辩论,为揭露并反驳法国媒体扭曲...
[期刊论文] 作者:张刚,,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08
转眼间,从事新闻工作已经8年多了,三十而立,算是一名“老”记者了。...
[期刊论文] 作者:本刊记者,, 来源:新闻实践 年份:2008
4月18日,由中国新闻出版报社主办,人民书店协办,浙江传媒学院承办的“浙江新闻出版产业发展与民企商机”论坛暨《中国新闻出版报》驻浙江记者站挂牌仪式在浙江传媒学院举行。...
[期刊论文] 作者:张雷,朱金平,, 来源:军事记者 年份:2008
北京第29届奥运会,吸引了数万名外国记者前来采访报道。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劳动,才使奥运会的相关新闻传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期刊论文] 作者:本刊记者,张垒,, 来源:中国记者 年份:2008
所有政协委员的名单、大部分省市人大代表的名单和职务在网上公布,大多数小组讨论向记者开放,大会堂北门甚至设置了部长专用通道...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丽,,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2008
民初记者黄远生(1885~1915)出生于江西九江一个书香门第,自民国元年(1912)起从事新闻业。他先后主编过梁启超创办的《庸言》月刊,担任上海《时报》、《申报》、《东方日报...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08
我们作为记者与国家...
[期刊论文] 作者:任慎友,, 来源:军事记者 年份:2008
当山崩地裂将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个让人心悸心疼的日子刻进人类历史时,也把一场考验摆在了新闻记者的面前。The Wenchuan earthquake...
[期刊论文] 作者:若 邻, 来源: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年份:2008
8月份记者在越众创业网采访时,总裁郭俊峰不止一次提到西亚斯学院的创业明星宁。宁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这么令人叹服?他又有哪些“惊人壮举”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慕名”联系到了如今还是在校大学生的宁。  ...宁,西亚斯校园里颇有名气的帅气男孩,侃侃而谈,思维敏捷,有着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头脑,宛如在“商海”闯荡多时的老手,给人一种挥斥方遒的感觉。    多才多艺的小子    1986年,宁出生于...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军事记者 年份:2008
本刊讯记者吕俊平报道:截至5月19日,解放军报参加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报道的39名记者,共在《解放军报》刊发抗灾救人事迹的稿件481篇(幅),为《中国国防报》、《解放军画报》、《...
[期刊论文] 作者:永彬,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2008
在文化名城苏州,本刊记者采访了著名油画家、苏州爱德艺术院荣院长。荣,1962年生于苏北建湖,在其母亲所生的10个儿女中,只有他上到...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新闻实践 年份:2008
临危抢拍——浙江日报记者叶寒青在都江堰市蒲江路采访抢救被埋群众的现场回望'封城'——在灾区连续采访12天的钱江晚报女记者颖,抢拍北川县城在封城之前的废...
[期刊论文] 作者:李少国,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08
因为一篇“好人三哥”的稿子被认为是同公安局唱“对台戏”,焦作日报记者陈作华不仅连都市新闻采访部副主任的官儿丢了,还得苦巴巴地等着一个和他本人并无直接关系的判决,因为...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声东,安永昌,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08
从军旅作家到军事记者,44岁那年,江宛柳完成了她的华丽转身。12年中,她站在“高人”乃至伟人的肩膀上思考与写作,她的思想和文字在“阳光效应”作用下熠熠生辉。“传媒骄子”:《江...
[期刊论文] 作者:朱丽,,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08
《嘉兴日报》积极探索建立"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就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嘉兴时评"以"...
[期刊论文] 作者:朱素英 李晓梅, 来源:记者观察 年份:2008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新闻记者以自己的努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被誉为是抗震救灾的另一支“主力军”。    在地震过后的这些日日夜夜,新闻记者始终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记者的良知与媒体的责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