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54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侯家英,李艺, 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年份:2021
[摘 要] 康德感性、知性、理性的知识学框架一直被学界视为经典,但远不能说业已完善。文章以胡塞尔先验哲学为背景并引入皮亚杰的先验范畴思想,在相互比较中再次对康德知识学进行考察。...经梳理发现,应该对康德知识学中的基本问题进行如下改造:其一,先验范畴作为主体所具有的先验认识形式,绝非先天就有的,而是先验主体在意识活动中发生发展而来,包含“概念”和“前概念”两层基本结构,并均有“内容...
[期刊论文] 作者:吴红涛,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2021
康德将激情放置在道德视域下探察,不仅批判了僭越道德法则的激情,还尝试提出了合乎道德愿景的激情,倡导激情应摆脱主观任性的情绪宣泄,充分融入理性意志,进而成为一种激荡心灵的崇高力量.在康德那里,道德对激情的调适需借助勇气....勇气一方面被视为英勇的激情,能够激励人们超越日常惯有的恐惧与懦弱;另一方面又被看作某种道德品格,常态化地进驻于主体的人格偏好中,以之促成高尚的内心状态.不同于追求个人荣誉的胆气之勇,康德所激赏的勇气是一种道德之勇...
[期刊论文] 作者:卢欣, 来源:海外文摘·学术 年份:2021
自律原则是康德定言命令的第三公式,其在理论与实践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研读康德专著《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论述善的意志在自律法则中的重要意义,以及梳理自然法则与自由意志的关系,进而论证康德的自律原则的合理性及其义务的实践可能性。...
[期刊论文] 作者:毛俊超,陈文殿, 来源: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21
康德将自由的实现寄托于人遵循纯粹理性规定,依照道德律令行事。为了确保人能实现自由,康德不得不公设“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然而,将自由寄托于来世,将上帝迎接回来也就意味康德自由观的现实生命力就此窒息。马克思继承了康德哲学的宝贵遗产,并立足于现实世界对其进行了积极反思。...
[期刊论文] 作者:白刚,谭艳玲,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21
康德这里,启蒙的原则就是大胆地运用人的理性,启蒙的理想就是通过理性批判来消解“宗教的不成熟状态”,进而实现人之“理性自由”.马克思实际上是继承了康德启蒙的理想,但...
[期刊论文] 作者:杨超迪, 来源: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2021
阿多诺对康德美学进行了批判与转化,使其成为非同一性美学的重要思想资源:阿多诺推翻了康德主体美学的“唯美”前提,并由此延伸至对于“直观”方式的批判,以及对“天才”观念...
[期刊论文] 作者:梁议众,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2021
先验主体在康德哲学中是既非现象也非物自身的不可知的x.先验自我意识是认识形式的原初根据和载体,它不能成为经验世界中的一个被构成的认识对象.先验自我意识和本体自我共同构成了解释经验主体的形而上学根据或本原....但是,康德并未对先验自我意识和本体自我之间的关系作出清楚的解释.康德的主体概念中包含认识论解释无法涵盖的形而上学前提,单纯从认识论角度解释超感性主体与经验主体之间的关系是无法成立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晓龙,王恒,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21
关于康德哲学中是否有“盲的直观”,学界进行了广泛讨论并因此形成两大阵营:概念论认为康德哲学中并无“盲的直观”,无概念的直观仅仅是纯粹接受性,并不能表象对象;非概念论则认为独立于概念的直观本身能够为我们提供对象...,尽管不是以知识的方式.概念论的解释的确保证了先验演绎的根本目标,但夸大了概念的独立意义;非概念论正确地看到直观的接受性应当在康德哲学中占据一个重要位置,但不得不割裂感性与知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来阐释直观本身的非概念性....实际上,康德的批判哲学坚持感性与知性是本质上不离又不杂的先验的内在统一结构:直观与思维...
[期刊论文] 作者:尚杰,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2021
康德那里,时间不仅是纯粹直观的先验形式,也是抽象感觉的先验图型.那么,他著名的"先天综合判断"的问题域,也可以转化为"图型化的思考是如何可能的".不同于康德将先验直观形式统一感性杂多的模式,海德格尔突破了康德仅仅从形式方面理解时间的思辨模式...,他将差异引入时间哲学的考察,同时又将康德认识论意义上的时间形式,转变为本体论意义上"此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异,从而将时间问题空间化了,这就是有思想场景的时间图像.这种差异的哲学不是概念界定式的,而是空间意义上的某种共在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王颖,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康德“美的分析论”的具有超越自然主义立场的意义.他用审美情感判断瓦解了传统美学对美是实体的设定;他为情感去蔽,用审美判断超越认识判断;他用审美判断的主观性,取缔了传统美学的客观普遍性;他取消了审美判断中的任何预设...,使美摆脱了概念、利害和目的,最终达到一种自由的纯形式的美.这些都是康德美学超越性的体现,康德以超越时代的智慧,引领美学跳脱出盘亘西方哲学史两千余年的自然主义的囿限,为陷入美学之殇的时代注入新的生命力,...为美学的新发展指明出路.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对康德的超越意义赋予极高的赞誉,但同时也从感性、二元...
[期刊论文] 作者:陈海静,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21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把时间视为感性直观的纯形式,认为它是人的内感官对感性杂多进行综合的先天条件.受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康德的这一理解还带有机械物理学线性思维的痕迹.在其晚年写就的《判断力批判...》中,康德隐约开示出了一种新的时间观念.虽然康德并未直接将其作为显在的主题加以展开,但依其思路可推演出四个方面的内涵:其一,审美发生的时机具有非现成性;其二,审美体验的过程具有自我参照性;其三,审美领会的次序具有主观的合规则性...
[期刊论文] 作者:徐思雨 胡友峰,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21
[中图分类号]B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1)08—0070—10  20世纪兴起的环境美学与18世纪的康德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缘起上,正是康德美学对“自然美”的确立,为环境美学的产生做出了铺垫。在环境美学的发展中,康德美学的一些重要命题也不断地被环境美学家拿来推敲并加以生发。...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晓升,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阿多诺认为,康德认识论开启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但是这个革命不是如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转向主体的革命,而是从主体性中拯救客观性的革命。从康德认识论所包含的矛盾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拯救企图。...康德把先天综合判断看作是知识的标准,但是康德所说的那些先天综合判断在一定范围内其实是分析判断,这种分析判断的目标是要达到绝对知识,即让包含经验的判断成为永恒知识。...他所说的认识客体就是现象,而现象是通过范畴联系起来的,在康德那里表面上认识对象是现象,而其实是其中的关系。康德的范畴一方面是唯名论的,是把经验要素联系起来的...
[期刊论文] 作者:袁建新,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21
康德空间的先天性学说不仅构成认知地图理论的哲学基础,而且同样体现在该理论的5个基本假定和内容之中.2010年以来的一系列重要实验,证明了认知地图理论的正确性,由此也证实了康德的空间表象起源的先天性学说....康德的心灵具身性学说与认知地图理论在生物学基础方面有共同点和不同点,未来研究必须解决这一难题....
[期刊论文] 作者:肖迎春, 来源: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之后,福山从“历史的方向”视角探讨历史的进程.康德以“自然计划”的形式将历史理解为人的欲望推动自由意志实现的过程;黑格尔认为,历史是自由意识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凤才;杨潇潇,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2021
通过对康德主体性哲学的批判性重构,阿多诺确立了自己理论框架中的诸要素:一是批判了对康德哲学的主体主义解读,断定康德哲学的主要兴趣不是主体首要性,而是通过物自体概念暗示的客体的非同一性要素,强化了客体优先性...;二是通过对康德的抽象主体概念,以及从抽象主体转变为支配性主体的历史过程的批判,明确了先天的反思机制必须转变为后天的反思实践,并以此为基础阐发了反思性主体概念;三是批判了康德的先验主体概念,强调了先验主体的历史性...
[期刊论文] 作者:程府,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2021
“勇气”和“忧惧”的词义几乎相反,在康德和约纳斯伦理学中,分别被称为真正的德性和智慧.康德的“勇气”作为道德力量,不但内在于实践理性,也作用于知性的自我启蒙,但不负责在效果上的善恶.为了回应康德确立的伦理传统...,约纳斯通过对海德格尔生存论与布洛赫“希望原理”的分析,使“忧惧”在技术时代具有了伦理功能.其至少从“人”的概念的嬗变,新律令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以及“希望—忧惧—适度”的辩证伦理这三维度补充了康德伦理学...
[期刊论文] 作者:范志冶,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2021
【摘要】康德美学中关于艺术与天才的部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浪漫主义文学与后世艺术潮流,艺术自由与天才的论述强调了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的主观性地位和独创性的特征,使艺术创作有理由打破古典主义的限制进行更加自由的探索...而事实上康德是一位坚定的启蒙主义思想家,他对艺术与自由的思想还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石之上的,与浪漫主义的神秘和情感的放纵可谓水火不容,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是浪漫主义扭曲了康德的美学理论来为自己建说;...
[期刊论文] 作者:陈莉, 来源:西部学刊 年份:2021
摘要:康德无法彻底化现象界与物自体自由世界之间的巨大鸿沟,黑格尔则取消了现象和物自体的相互区分,阐释了康德的自由世界理念指的是同一个自由世界概念存在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从而一举解决了现象界与物自体自由世界相互区分的重要问题...黑格尔对康德将自由主义看作必然是任性的这一错误观点也进行了深入批判。  关键词:绝对命令;...
[期刊论文] 作者:丁超, 来源:时代人物 年份:2021
康德之前,传统哲学认为真正的知识应该是与客体相对应的观念,但康德对此持否定态度,称自己的哲学为“哥白尼式的革命”。这场革命的主要目的是创造一种不同于以往形而上学的科学的形而上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