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1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鲍宇科, 来源:辽宁教育研究 年份:2004
本文站在教育哲学视角,通过探讨高等教育中社会本位教育和个人本位教育的偏颇,寻求高等教育的理性定位,试图建立一个全新的高等教育哲学:个人-类本位教育....
[学位论文] 作者:方钱江,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2004
建筑存在于社会的目的纠缠之中.而建筑学与哲学虽然是各自平行的两个领域,但在理论研究中常常互相成为各自的论据,尤其在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中,当时的源自于哲学的世界的抽...
[学位论文] 作者:陈燕妮,, 来源:西南政法大学 年份:2004
秩序的基础在于组成它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而完成洛克政治哲学“自由”理想的是“理性自由人”。梳理洛克“自由教育”的哲学理论,研究其“理性自由人”的预设,探究洛克自由...
[期刊论文] 作者:刘会强,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04
西方哲学范式的当代转型构成可持续发展兴起最为深厚的理论基础.(一)当代哲学的"生活世界"理论致力于消解近代哲学主体、客体二元分立的基本立场,为可持续发展的确立奠定...
[期刊论文] 作者:张立波,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04
今年适值北京大学哲学系90华诞,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复旦大学哲学系发起的首届“南北哲学论坛”在京召开,30余位学者围绕“哲学与现代中国”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切磋和交流。...
[期刊论文] 作者:范文勤,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揭示的发展,是对立面统一的发展.它与对立面斗争的发展相对立,展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显著特征.对立面统一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
[期刊论文] 作者:刘军平,,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4
"天下"这个术语既有自己的历史演变,又有文化哲学的意义,"天下"不仅仅有地域和空间的含义,而且也指涉着形而上的道德建构意义。对"天下"历史含义进行梳理,可以明确"天下"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严以振,,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04
发展是从哲学的角度对发展的诠释,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内涵越来越充实。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刊论文] 作者:J·德怀尔, 杨中兴,, 来源:国外社会科学信息 年份:2004
杜威的哲学概观杜威提倡的哲学的改造是建立在他对哲学过去是什么以及哲学能成为什么的看法的基础上的。他写道:"如果我们承认过去哲学是在论述终极实在的伪装下一直关...
[会议论文] 作者:白锡能,, 来源: 年份:2004
一、中西传统哲学思维进路比较二、中西传统哲学思维方式演变逻辑比较三、中西传统哲学精神比较...
[期刊论文] 作者:韩立新,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新发展和环境哲学”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7月15日-16日在春城昆明召开。...会议由清华大学哲学系、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云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等5家单位联合举办,主要讨论了以下方面的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胡小玲, 来源:前沿 年份:2004
总体范畴和物质有机地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 ,具有重要的世界和方法论价值 ,在当代恢复和发展这一思想对于全面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
[期刊论文] 作者:杨方, 来源: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人们对哲学对象的划定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他们的立论角度不同.以往的哲学家们大多从一己的哲学兴趣出发,或从特定的哲学体系出发,或从独特的哲学世界出发,来划定哲学对象.这...
[期刊论文] 作者:许玉乾, 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4
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倡导的新的发展作为一种科学发展 ,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一正确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唯物史观决定了科学发展的科学性 ,而科学发展又...
[期刊论文] 作者:金辉, 来源:延边党校学报 年份:2004
科学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的理论依据;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金戈, 来源:海河水利 年份:2004
水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人类的水事活动必然影响到他们的世界和方法论.中国古代哲学无论是道、儒、佛还是其它学派,都充满着"水性"的特点,而且水和人类治水活动与中...
[期刊论文] 作者:金戈, 来源:海河水利 年份:2004
水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人类的水事活动必然影响到他们的世界和方法论.中国古代哲学无论是道、儒、佛还是其它学派,都充满着"水性"的特点,而且水和人类治水活动与中...
[期刊论文] 作者:肖建华, 来源:世界哲学 年份:2004
20世纪以来,思辨哲学向文化哲学的转向昭示了时代对哲学的呼唤。思辨哲学将世界二重化,这既是它的理论前提也是其思想结果;以逻辑方法的科学性为开端,以信念方法的非科学性...
[期刊论文] 作者:罗卫东, 王长刚,, 来源:世界哲学 年份:2004
亚当·斯密认为,哲学/科学探索是一个开放的历史过程,理论体系则是演变的和可错的。这种演变的知识构成了斯密知识论的核心。斯密在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对这种知识论观点...
[期刊论文] 作者:王雨辰,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2004
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是一种超越近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现代哲学。它是以“实践”为基础 ,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 ,以“政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