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2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季陶达,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6
【正】 我是搞经济学说史的,《红楼》是我工余休息时最好的伴侣。不久前又幸运地买到了以脂评庚辰本为底本的一九八二年新版《红楼》(以下称八二年本),便在休息时再次从...
[期刊论文] 作者:罗书华,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98
两只凤凰与《红楼》的结构罗书华两只凤凰和结构核《红楼》里翩翩翻飞着两只凤凰,一只是凤姐,一只是宝玉。凤姐,姓王名熙凤。“凤”即“凤凰”,“熙”意为“光明”、“吉祥”...
[期刊论文] 作者:刘继保,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04
一、《评订红楼》时间、版本特征与评点动机 张子梁《评订红楼》,原藏山东省图书馆善本室,国内外最早介绍这部抄本的是著名红学家胡文彬先生,除胡先生外,目前国内外无人...
[期刊论文] 作者:朱墨,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03
由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中国翻译》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全国《红楼》翻译研讨会,于2002年10月25日至27日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这是我国举行的首届《红楼》翻译研讨会。著...
[期刊论文] 作者:冯其庸,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98
锦池同志的大著《红楼考论》即将问世了,要我写几句话作为序言,我当然无可推辞。我认识锦池同志是在1975年,至今已二十三年了。那时我们一起校注以庚辰本为底本的新版《红楼》,十...
[期刊论文] 作者:舒汛,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2
本书是为了帮助广大青年学习和阅读我国伟大古典小说《红楼》而编写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全部难懂的字,词、成语、典故、方言俚语、典章制度,作了比较详细的...
[会议论文] 作者:苟志辉,钱军,赵光国,罗湘粤,杨胜莲,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2
  甘菊(Mikania micranthaH.B.K.)属菊科假泽兰属多年生草质或稍木质藤本植物,世界十大害草之一.甘菊原产中南美洲,现已广泛分布于亚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近...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克锋,,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11
近六十年来,《红楼》与绘画的密切关系逐渐为人们所关注,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都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其中"曹雪芹的绘画观"和"《红楼》中的绘画描写"的研究已相当充...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名扬,,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10
《红楼》是一部色彩斑斓的作品,华丽的用彩成为作者笔下叙述描绘、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古往今来,对《红楼》的色彩研究不乏文章陈述,但关于译本里颜色研究的论文却廖廖...
[期刊论文] 作者:冯其庸,,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08
《红楼》是一部既浅易又艰深,既易读又难懂的书。二百多年来,《红楼》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谈,而且愈演愈烈,一部封建时代的小说,到了社会主义的今天,非但未见冷落,反...
[期刊论文] 作者:刘泽权,王若涵,,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14
《红楼》回目兼具叙事功能和诗性特征,对小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尝试用系统功能语法重点对王际真《红楼》英文节译本的回目进行概念和语篇功能分析。研究发...
[期刊论文] 作者:薛瑞生,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4
在《红楼》中,尽管细节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情节却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否则,细节便无以绾系,故事便无由生发,性格便无从展示,主题便无法表达。只是因为《红楼》取...
[期刊论文] 作者:戚秀梅,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01
在日本 ,对《红楼》的研究 ,可以见到伊藤平先生编著《在日本〈红楼〉的流行———从江户幕府末期到现代的书志的素描》( 1 986年 3月汲古书院出版 ,收录于《中国文学...
[期刊论文] 作者:杨兴涓, 李延芳,, 来源: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王夫之对《诗·小雅·采》末章"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评语,是其对《采》断章取义式的解读。从《采》的主旨来看,其末章并未"以乐景写哀,也谈不上"以...
[期刊论文] 作者:莫南, 来源: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2004
甘菊传入云南省德宏州并大面积蔓延为害,德宏州植保植检站从2005年起组织全州范围调查和防控.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分析甘菊发生蔓延原因,进行风险性评估,正确判断甘菊传...
[期刊论文] 作者:姚立春,, 来源:专业户 年份:2000
菜是我们山区常见的一种野生菜,属于多年生蕨类植物,各地有许多别称,菜只是其商品名。其嫩叶制成干菜即“菜干”,有红、青两种,是我国目前出口创汇的重要蔬菜之一,出...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光闾,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2
【正】 云南民族学院汉语文系于今年上半年开《红楼》研究专题课的基础上,成立了红楼研究小组,并干六月初召开了第一次学术讨论会,集中讨论了《红楼》的思想问题、艺术...
[期刊论文] 作者:王燕,,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16
英国来华传教士汉学家艾约瑟在评价第一个以单行本发行的《红楼》英译本时,批评《红楼》是一部缺乏道德良知的"淫书",乃"左拉主义"的最邪恶的发展,堪比庞贝古城的色情雕...
[期刊论文] 作者:马瑞芳,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03
在《红楼》成书过程中,曹雪芹“十年披阅、五次增删”的记载,使不少研究者如坠五里雾中。潘重规、戴不凡得出结论:《红楼》有原作者“石兄”或一位希望恢复大明王朝...
[期刊论文] 作者:张锦池,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97
论《红楼》的三世生命说与两种声音——说《红楼》思想之精髓张锦池一我的基本看法《易·观·彖》云:“·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