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1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戴碧兰,戴春平, 来源: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8
阳明心学研究是河源客家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河源实现文化崛起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河源的重要文化品牌,对河源实现文化崛起的战略具有重大的价值。阳明心学研究与河源实现文...
[期刊论文] 作者:区佩仪, 来源:东方藏品 年份:2018
书籍文献造伪古已有之,本文尝试以从版本及历史书录等档案资料考察“欧阳询书《心经》”的真伪。...
[期刊论文] 作者:洪本健, 王永,,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欧阳修《春秋》说在历代接受中最受关注的是“舍传而从经”“求情而责实”的观点。欧阳修秉持“不惑传注,不为曲说以乱经”的精神而治《春秋》,开宋代以义解经的先河,后世学者深...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丹,, 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年份:2018
以日本江户时代阳明学者的私塾教育为重点考察对象,在此基础上对同一时期阳明学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质进行概述与阐释。中江藤树以"全孝心法"为核心,重视"明德"的平等教育...
[期刊论文] 作者:宁固, 来源:求学·素材版 年份:2018
阳明是明朝时期世人眼中的怪人,十五岁时就放言要带兵出征鞑靼,为国效忠;十七岁时定下做圣贤的目标;他父亲为了让他走上正常人的道路,给他订了一门亲事,他却在成亲当天跑去道观与道士讲学,差点错过了自己的婚礼...蔡元培说:“明之中叶王阳明出,中兴陆学,而思想界之气象...
[期刊论文] 作者:金世贞,, 来源: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韩国阳明学的主要特点是“实心”与“时代精神”。“实心”这一单词在阳明王守仁(1472—1529年)的《传习录》中并未提到过,也未提到过实效、实行。然而从张维、崔鸣吉、郑齐...
[期刊论文] 作者:李龙飞,, 来源:走向世界 年份:2018
最早接触“阳明心学”,是偶读“翻译大咖”严复的一段评语,“夫阳明之学,主致良知.而以知行合一、必有事焉,为其功夫之节目.独阳明之学,简径捷易,高明往往喜之.” 当时,对“...
[期刊论文] 作者:方传明, 谢春光, 高泓, 史年刚, 周明阳, 晁俊, 钟文,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份:2018
肝肾亏虚、冲脉衰弱作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病机已成为当前共识,而"阳明为阖"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却一直隐而未彰。"阳明为阖"指足阳明胃经的内收与通降功能,因胃为气血化生之...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新民,郭萍, 来源:国际儒学论丛 年份:2018
近年来,阳明心学成为儒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但阳明心学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和启示还需进一步阐明。事实上,唯有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才能从积极的意义上发展阳明心...
[期刊论文] 作者:鄢寒梅,,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8
明智的孩子》是卡特的遗作,也被认为是其“最优秀”的小说。该小说内容丰富,叙事...
[期刊论文] 作者:吕诗尧,,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2018
阳明良知学的根本着眼点在于挽救世道人心。他认为琐碎支离和虚妄颓靡是当时需要坚决抵制的两大士风。在理论上,王阳明批评、反思朱子学和佛氏,建立起正心、诚意的良知学以...
[期刊论文] 作者:邱卫东,, 来源: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8
阳明心学是儒家文化一个重要思想体系,阐述了人的本体是至善至纯的,它的核心内容“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理论基础,对当代人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提高...
[期刊论文] 作者:胡聪 陈家乐, 来源:新教育论坛 年份:2018
摘要:阳明心学中蕴藏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王守仁的讲学对后代教育思想的深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关键词:王阳明阳明心学;教学实践  一、课堂中的思维培养应该实事求是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为成。” 知与行这两个观点在阳明...
[期刊论文] 作者:佚名, 来源:公务员文萃 年份:2018
阳明一生历经坎坷,遭廷杖、下诏狱、贬龙场、功高被忌、被诬谋反,可谓受尽了命运的折磨。  放在平常人那里,估计早就被郁闷死了。但王阳明在生活中一直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王阳明自己说:  “我来龙场两年,也被瘴毒侵害,但是我却安然无恙,这是因为我始终保持了积极的情绪,乐观的心态,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悲悲切切,抑郁哀愁。”  现代科学也证明,...
[期刊论文] 作者:杨昌洪, 来源:教育家 年份:2018
阳明致良知思想的德育内涵阳明心学中的'良知',我们可以理解为良心或者孟子口中的是非之心,这是王阳明心学中的最重要的内容。良知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但是不同人的...
[期刊论文] 作者:钟志贤,, 来源: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8
文章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方法,基于阐释学的"视域融合"理论,以王阳明心学原典为基础,解读了阳明心学的十大要义:心为人主、志存高远、随才成就、此心不动、破心中贼...
[期刊论文] 作者:黄鹤, 来源:王学研究 年份:2018
在王阳明看来,人皆有至善之良知本体,但良知在后天受到遮蔽,故未必尽能为善。障碍良知者主要为私欲与习染二者,本文以前者为主要讨论对象,探讨阳明哲学中私欲的定义、根源及...
[学位论文] 作者:徐久琳, 来源:西北大学 年份:2018
当前学界对于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研究多是仅仅以“意”这一概念为中介来进行的,因而并未深达“意”中的情的因素,使得阳明的情感哲学与“知行合一”思想之间的关系长期得...
[期刊论文] 作者:吴岳聪,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18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欧阳修一生建树颇多,在政治方面,他曾任参知政事,为人刚直,敢于直谏,所以屡次受到排挤,屡遭贬官;在文学方面,他的诗、文、词、赋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还作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提倡效法韩愈,反对五代以来的奢靡文风...欧阳修的诗文中更多展现的是他作为儒家士大...
[期刊论文] 作者:赵莎,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 年份:2018
内容摘要:革除功利之心、虚伪之弊是王阳明在明朝中期提出“致良知”学说的主要动机。当今时代遇到了跟王阳明时代相似的“价值观迷茫”的道德困惑。...王阳明“致良知”学说倡导的“立志—勤学—批评—责善”的四重修身结构蕴含了丰富的德育方法资源。开解当今德育工作的困境,需要汲取王阳明“致良知”学说中的德育资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