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14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觉, 来源:求索 年份:1991
《韩非子·五蠢》中“禹决渎”一句,自古至今,未得确解。今不揣愚陋,试作索解如下。谬误不当处,尚祈海内外方家不吝赐教。...现今各种《韩非子》注本与选本,有的对此未作解说,有的将“禹决渎”理解为“和禹疏通河道”。他们还特别强调:“韩非把列入‘圣人’之列,说他是治水有功的人”。...“韩非认为也疏通过河道,所以说、禹决渎”。 我认为,这是一种不懂古文辞例、望文生义而作的误解。...因为韩非在这里虽说“禹决渎”,其实际意义却只相当于“禹决渎”,这“”字只是行文时的连及之词,我们决不能把它理...
[期刊论文] 作者:胡安莲,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1
史书中的并非上古神话中英雄的和他的夏民族发祥于河南嵩山及其以西的地方,既是神话中夏民族的远古先祖,又是当时功绩卓著的治水英雄,在部族的斗争中被杀。后来...
[期刊论文] 作者:印普, 来源:外向经济 年份:1995
在距清河县城西南15公里的大堤村西,有条古堤,人称“堤”。相传为大禹之父治水时所筑,在清河县境内约4公里。 据传,约公元前...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河北水利 年份:2020
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②,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于羽郊③。復生禹④。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⑤。[注释]《禹治水》节选自《山海经·海内经》,题目为编者...
[学位论文] 作者:王晴,,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2015
作为神话人物,其神话故事前接共工触不周山,后接大禹治水,是中国洪水神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籍中对于的记载颇多,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学术界对于...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凡海,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7
屈赋里面,有数处提到,都是把当作行为正直的对象,用同情的口吻写的。...
[期刊论文] 作者:夏利亚,,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年份:2010
中国古代神话中,禹神话是最重要的和被后世研究得最多的神话之一。在此研究中,禹关系是绕不开的话题,然目前学界尚无对禹关系的专题研究。在梳理学界关于禹关系诸种说法...
[期刊论文] 作者:徐锦博,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2019
历史上有关的记载颇多,先秦文化典籍中《尚书》《左传》《国语》等,均记录了的形象事迹。除了传统文献,禹相继治水的功业也得到了出土材料和环境考古学成果的证实。《...
[期刊论文] 作者:何凡, 来源: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死于治水说流传甚广,为各类史著、教材、读物所采用。实际上,治水决非死之确因,而是以洪水为武器与舜争天下,结果遭诛。...
[期刊论文] 作者:孙重恩,,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1989
的神话传说,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既广且久。但到后来,在人们的观念中,,却是一个被扭曲而变了样的形象。特别是把他作为一个治洪水而失败的典型人物,甚而以禹为治洪...
[期刊论文] 作者:赵荣民,,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7
《五蠹》“天下大水而禹决渎”,课本注:和禹挖河(泄水)。……此注与古籍所载治水的传说相抵牾。按《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这就...
[期刊论文] 作者:李仲立,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02
之被"殛"并非治水无绩,而是参与争夺联盟领导权的斗争,反对舜为盟主失利所致.治水的方法是正确的,治水的功绩应当充分肯定...
[期刊论文] 作者:姚益心,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2
【正】 一在屈原的作品中,诗人不止一次提到了,而且每次都是很动感情,或者赞赏的刚正,或者对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不平。女?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婞直以亡身兮,...
[期刊论文] 作者:吴宗会,左淑华,,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0
论至,必论治水;论治水必由洪水谈起。然洪水到底有多大,汉族究竟有没有洪水神话,治水体现了怎样的人文主义情怀,这种情怀又是以何种方式体现,该文从治水之前的洪水...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晓东, 来源:中原文化研究 年份:2015
窃息壤神话中"息壤"与"帝"的所指并不清楚,而对"復生禹"的解释也莫衷一是。实际上,羿、尧、舜、禹等人物属于太阳神系列,嫦娥、女娲、娥皇、女英等则属于月神系列,而、...
[期刊论文] 作者:晨霞, 来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禹父子前赴后继,历经数十年终使尧舜时期的洪灾得以平息。然禹同为治水,却命运相悖",则殛死,禹乃嗣兴"。探析其中的原因,则是时代与性格共同上演的悲喜剧。...
[期刊论文] 作者:曹德和,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7
禹治水与词语规范□曹德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段禹治水的故事。在治水时不顾实际一味采取笨拙的“堵”的办法,结果以失败而告终;禹记取了老子的教训,“堵”和“导”相结...
[期刊论文] 作者:雷伟平,,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年份:2010
禹研究已有80多年的历史。文章主要关注论文的数量和作者的情况,目的在于探讨哪些学者在研究禹,研究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谢荣, 来源: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1
屈原在《天问》中关于“禹之事”有这样的发问:“永遏在阴天,夫何三年不施? 伯禹愎,夫何以变化?”关于“伯禹愎”的看法,历来有三种: 第一种是刚愎说,祖于东汉王逸的《...
[期刊论文] 作者:于志祺,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81
如说颛顼(的父亲),是个仇恨凡间百姓的天帝,他不仅发下洪水,还藏起“息壤”,破坏凡人治水。同情人间的疾苦,决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