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2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龚红宇,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02
该文利用纳米FeAl金属间化合物及工业AlO为原料,制备了FeAl/AlO陶瓷基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工业AlO在烧结时易各向异性长大的特点,通过控制烧结工艺,调整FeAl的加入量实现了对Fe...
[期刊论文] 作者:杨萍,龚红宇, 来源:陶瓷 年份:1997
系统地分析了陶瓷制品表面缺陷修复的目的,意义,修复技术的发展及不同方法的特点,并讨论了不同制品对修复技术的适应性及修复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条件,分析了修复技术的研究趋......
[期刊论文] 作者:杨萍,龚红宇, 来源:河北陶瓷 年份:1997
在分析金尾矿的化学组成,粒度组成和矿物组成的基础上,将其与常用的国内外长石类原料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分析金尾矿代替长石作建筑陶瓷原料的可行性,并对取代长石时尾矿的加工处理......
[期刊论文] 作者:龚建中,龚红宇, 来源:山东科学 年份:1995
报导了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填充柱分离,纯化二硫化碳一次提取地下水样中苯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快速分析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杨萍,龚红宇, 来源:陶瓷研究 年份:1999
在对不同类型的锆英石料进行颗粒分析后,将其用于卫生瓷生料釉中,研究釉的乳浊效果,表面质量与锆英石粒度分布宽窄之间的关系;并从理论上分析窄的粒度分布有利于提高乳浊效果和表......
[期刊论文] 作者:范素华,龚红宇, 来源:陶瓷 年份:1998
研究了反应温度、酸碱度、放置时间和煅烧温度对化学共沉淀法法制得的钛酸锶铅粉末的影响,探讨了其热分解过程,用XRD、SEM、DTA和EPMA对粉体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到了度较高的钛酸锶铅粉末。......
[期刊论文] 作者:范素华,龚红宇, 来源:中国陶瓷 年份:1998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Y含量、SiO2含量、烧结温度及保温时间对(SrPb)TiO3基陶瓷复合热敏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烧结温度是影响最低电阻率的关键因素,Y含量对材料的正、负温度系数影响最大,SiO2在一......
[期刊论文] 作者:范素华,龚红宇, 来源:现代技术陶瓷 年份:1997
制备了高性能PLZT系列电陶瓷,测量了其压电性能,探讨了掺杂,工艺制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观察了材料形貌及断口情况。...
[期刊论文] 作者:范素华,龚红宇, 来源:硅酸盐学报 年份:1998
以液相合成的(SrPb)TiO3为主要原料,分别以Y2O3,LaO3和Bi2O3为掺杂剂制备样品,讨论了每种掺杂对材料的V型PTC热敏特性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确定了每种掺杂剂的最佳掺量,并对其半导体机理进行了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范素华,龚红宇, 来源:硅酸盐通报 年份:1998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湿时间、升温制度及降温方式对(SrPb)TiO3基陶瓷热敏特性的影响。指出,烧结温度是影响材料最低电阻率的主要因素,升温过程中的升温制度、降温方式分别对......
[期刊论文] 作者:范素华,龚红宇, 来源:中国建材科技 年份:1998
本文在液相合成(SrPb)TiO3粉的基础上,研究了升温速率、保温时间、烧结温度及降温方式对(SrPb)TiO3基陶瓷的V型PTC热敏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升温速率对其热敏特性影响不大,保温时间和烧结温度的作用是一......
[期刊论文] 作者:龚红宇,范素华, 来源:复合材料学报 年份:1999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经前驱体草酸氧钛锶铅制得钛酸锶铅粉末。在分析前驱体的形成机理及热分解机理的基础上,采用XRD、SEM、DTA、EPMA等现代分析手段对粉体进行综合分析,并详细探讨了反应温度、......
[期刊论文] 作者:杨萍, 龚红宇, 邵明梁,, 来源:山东陶瓷 年份:1999
物理上的红色指波长为700nm的单色光。本文综述了目前用于陶瓷生产的红色陶瓷颜料的品种、组成、特点、色调及应用现状;探讨提高颜料使用性能的途径、方法。对于红色陶瓷颜料:无毒化......
[期刊论文] 作者:李嘉,尹衍升,张金升,龚红宇, 来源: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1
从环境意识角度,综述复合材料的降解、再生及利用废固物合成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围绕绿色复合材料的提出背景,介绍复合材料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及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着...
[期刊论文] 作者:郝春成,崔作林,尹衍升,龚红宇, 来源:材料导报 年份:2002
综述了几种主要的颗粒增韧陶瓷的增韧机理,并从晶界应力设计、纳米颗粒增韧、金属及金属间化合物增韧陶瓷等几方面对颗粒增韧陶瓷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
[期刊论文] 作者:范润华,尹衍升,毕见强,龚红宇, 来源: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2002
铁铝金属间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但室温脆性影响了其进一步应用.本文基于Fe-25Al各种物相的晶体结构和实际原子占位,运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建...
[期刊论文] 作者:龚红宇,范素华,赵宗昱,尹衍升, 来源:复合材料学报 年份:1999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经前驱体草酸氧钛锶铅制得钛酸锶铅粉末。在分析前驱体的形成机理及热分解机理的基础上,采用XRD、SEM、DTA、EPMA等现代分析手段对粉体进行综合分析,并详细探讨了反应温度、......
[期刊论文] 作者:张玉军,尹衍升,谭训彦,龚红宇,张景德, 来源:粉末冶金工业 年份:1999
介绍了粉末Fe-Al金属间化合物制备的工艺过程,通过球磨机械合金化并结合热处理制备了Fe-Al金属间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粉末材料。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powder Fe-Al intermetalli......
[期刊论文] 作者:杨景和,童裳伦,揭念琴,龚红宇,高祖泉, 来源:生物化学杂志 年份:1996
核糖核酸(RNA)与稀土铽离子在pH5.0~6.5条件下能形成具有较强荧光的络合物,其激发峰在288nm处,发射峰为494nm及545nm处.RNA在0.1~10mg/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6.0×10 ̄(-8)mol/L.腺苷酸,尿苷酸,胞苷酸对RNA的干扰比较小,因此......
[期刊论文] 作者:范素华,龚红宇,杨萍,赵宗昱,刘晓存, 来源:硅酸盐学报 年份:1998
以液相合成的(SrPb)TiO3为主要原料,分别以Y2O3,La2O3和Bi2O3为掺杂剂制备样品,讨论了每种掺杂对材料的V型PTC热敏特性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确定了每种掺杂剂的最佳掺量,并对其半导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