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4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龚成新, 来源: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年份:1999
阿尔次海默病易溶型胞浆tau和难溶型双螺旋丝中的tau均被异常磷酸化和异常糖基化修饰。异常修饰的tau丧失其促微管组装生,用不同蛋白磷酸酯酶对难溶型双螺旋丝中的tau磷酸化处理后可不同程......
[期刊论文] 作者:王建枝,龚成新, 来源: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8
探讨去磷酸化作用对Alzheimer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将蛋白磷酸酯酶-2A或-2B型与Alzheimer神经原纤维缠结在37℃保温45min可使缠结结构松解,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基本单位双螺旋丝的螺旋性趋于消失......
[期刊论文] 作者:龚成新,何善述, 来源: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年份:1990
血清胆碱酯酶(SChE,EC 3.1.1.8)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羧酸酯水解酶,它催化胆碱酯水解的活性最高,可被有机磷化合物如DFP,毒扁豆碱等抑制。虽然目前对其生理更多还原...
[期刊论文] 作者:王建枝,龚成新, 来源: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年份:1999
神经原纤维缠结是Alzheimer患者的特征性脑病理损伤,其形成机制至今不明.根据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基本组分是异常磷酸化tau蛋白的聚集形式双螺旋丝(pairedhelicalfilaments,PHF)的研究结果,推测蛋白磷酸酯酶与蛋白激酶的失衡......
[期刊论文] 作者:王建枝,龚成新, 来源: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年份:1998
内切糖苷酶F/N-糖苷酶F可使Alzheimer病神经原纤维缠结选择性反糖基化,去糖基化作用使神经原纤维缠结的螺旋消失,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直径为(2.5±0.5)nm的线性纤维丝结构,这些线性纤维丝常以束存在,单纯......
[期刊论文] 作者:龚成新,何善述, 来源: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学报 年份:1989
本文采用Ellman改良法测定了98例正常人和232例各种肝病患者的SchE活性。正常成人的SchE性为1.888±0.399μ/ml(ˉX±SD)。SchE活性除肝血管瘤时升高外,在肝突、肝硬化、...
[期刊论文] 作者:龚成新,何善述, 来源: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1989
本文建立了分离和鉴定血清胆碱酯酶(Serum cholinesterase, SChE)同工酶的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法,并用该法研究了39例正常成人和232例肝病的SChE同工酶谱。同时采用Ellman改良法检测了其SChE活性。正常人SChE可分出9~11条同工酶带,肝炎活动期和肝硬化的带1相对活......
[期刊论文] 作者:王建枝,龚成新,I.Grundke-Iqbal,K.Iqbal, 来源:中华神经科杂志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龚成新,余英宏,何善述,邓耀祖,冯宗忱, 来源: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学报 年份:1991
本文通过对736例40-60岁工人的SChE,体重及血脂水平的分析,发现SChE与比体重、TC和TG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21和0.23,超重组的SChE活性比对照组明显升高.方差分析显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