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199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马朝龙,李随森, 来源:第二届秦俑及彩绘文物保护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龙门石窟在开凿时利用丰富多彩的彩绘颜料对窟龛和造像进行了装饰,本文通过对龙门石窟现存彩绘装饰的调查和研究,初步总结了龙门石窟彩绘装饰的一些特征和规律。并就...
[学位论文] 作者:阎波,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年份:2009
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13km,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公元494年),历经东魏、齐、北周、隋、唐和北宋,前后达400多年,龙门石窟现存大小窟龛2345个,佛塔40余个,碑刻题记...
[期刊论文] 作者:朱佩,,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9
龙门石窟是北魏和唐朝两代皇家经营的典范之作。该文结合时代背景和政治原因,简述了龙门石窟在北魏和唐代两个时期不同的造像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从而表明了龙门石窟是中国古...
[期刊论文] 作者:吕小俊,, 来源:科学时代 年份:2009
龙门石窟风景区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是世界优秀文化遗产。龙门石窟风景区历经15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石刻艺术的博物馆和里程碑。洛阳龙门风景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是历史...
[期刊论文] 作者:雪爱柔, 来源:风景名胜 年份:2009
“洛阳龙门西山惊现29套神秘别墅群,龙门石窟规划科称不知石窟保护区范围。”12月7日,网友“火箭”在大河论坛上发帖,披露了29套别墅赫然出现在洛栾快速通道龙门山段东侧的龙门...
[期刊论文] 作者:郑霞,, 来源:文物世界 年份:2009
一、龙门石窟概述中国的石窟尽管时间、地域不同,但它们都以雕凿、彩绘、泥塑等生动自然的造像,留给后人极高的艺术享受和丰富的研究价值。位于洛阳城南5公里处的龙门石...
[学位论文] 作者:郑蕾蕾,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年份:2009
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于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龙门石窟多年来受到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各种病害如风化、渗漏水、生物生长等严重威胁着洞窟及雕刻的长...
[期刊论文] 作者:贺志军,,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龙门石窟的地面雕刻图案,根源于佛教净土信仰对天国世界神话场景的描摹。这种地面雕饰尚有现实生活居址场态移写状摹的审美意识包含在其中——魏唐石窟遗存中这一装饰样式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华东, 来源: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龙门石窟雕塑造像,充分体现了佛教的中国化和中国艺术的精神,具有形神兼备,传情达意,神采为上的特点。...
[期刊论文] 作者:曾剑雄 方 云 褚 飞, 来源:科教导刊 年份:2009
摘要根据对龙门石窟环境地质情况的具体调查得到龙门石窟裂隙渗水的水源为大气降水,而且为季节性,暂时性渗水。...裂隙渗水是潜溪寺石窟最普遍、最主要的病害。本文根据现场和室内的研究成果,对渗水机理及渗水对潜溪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裂隙渗水病害渗水机理  中图分类号:K928.7文献标识码:A...
[期刊论文] 作者:久野美树, 李茹, 赵声良,, 来源:敦煌研究 年份:2009
通过对龙门石窟造像的考察,本文认为擂鼓台南、中洞两窟是以《华严经》和《梵网经》为中心的华严系受戒世界的产物。擂鼓台南洞,表现的是以卢舍那佛为主尊像的《华严经》和《...
[期刊论文] 作者:朱 佩, 来源:丝绸之路 年份:2009
[摘要]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关键词]唐临;龙门石窟;291号窟  [中图分类号]K8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6-0043-02  ...
[期刊论文] 作者:罗斌,白静, 来源: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年份:2009
龙门石窟北入口详细规划设计中,通过对“伊阙”自然景观的深入分析,解读场地特色,确立“山水之美”设计主题,运用顺应自然的景观设计手法,强化景观主轴;正确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善庆,,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2009
路洞石窟降魔变是龙门石窟唯一的一铺。它创造性地引入地神图像。和古代印度中亚地区的降魔变相比,其地神图像没有完全遵循佛传经典,而是依照《金光明经》的记载,借用了早期...
[期刊论文] 作者:张建梅,苏吉吉,, 来源:旅游论坛 年份:2009
龙门文化旅游园区管理委员会(原名龙门石窟文物保护区龙门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在《大河报》发布。夜游龙门”广告时,未经同意使用了摄影师的图片,摄影师将龙门石窟及大河报社告上法...
[期刊论文] 作者:张建梅,苏喆,, 来源:旅游论坛 年份:2009
龙门文化旅游园区管理委员会(原名龙门石窟文物保护区龙门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在发布“夜游龙门”广告时,未经同意使用了摄影师的图片,摄影师将龙门石窟及大河报社告上法庭,要...
[期刊论文] 作者:朱佩,, 来源:丝绸之路 年份:2009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本文着重介绍了位于宾阳南洞(第159号窟)与敬善寺(第403号窟)之间崖壁上的29...
[期刊论文] 作者:汉川,, 来源:百姓生活 年份:2009
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位于13朝古都洛阳城南13公里处。这里,香山和龙门山分东西两方对峙而立,伊水自南而北从两山间穿流而过,此形如同一座天然门阙,春秋时称“伊阙”。隋唐时...
[期刊论文] 作者:杨平太,白雪梅,施强,刘晓毅,, 来源: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年份:2009
龙门石窟景区泉群出露于伊河两岸,流量85m~3/h,2007年12月~2008年6月出现了数次断流,与煤矿突(涌)水时间相对应,煤矿水,深井水,泉水3者水质类型较为接近。分析认为,浅层水与泉...
[期刊论文] 作者:久野美树, 来源:敦煌研究 年份:2009
李 茹 赵声良 译    内容摘要:通过对龙门石窟造像的考察,本文认为擂鼓台南、中洞两窟是以《华严经》和《梵网经》为中心的华严系受戒世界的产物。...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