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7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郭武,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黄老道”一般被认为是道教的前身,作为“黄老道”渊源的“黄老学”不仅是一种“言”,同时更是一种“术”。黄老学的重心由“治国”转向“治身”,并在东汉发展成为“黄老道...
[期刊论文] 作者:李素军,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20
黄老道家思想一度被汉初统治者推崇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当道家从在野派变为主政派,真正担当起庞大国家的政治责任时,著意于精神修养、境界提升的玄谈,远不能满足政治上经纬人事的需要,故汉初黄老道家将先秦道家静态观照的"涤除玄览"发展为具有实践意义的"曲因其当"。...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武,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学界有人因《庄子》书中的《天道》《天地》《天运》《在宥》《刻意》《缮性》《天下》诸篇夹杂着黄老道家的思想,将这些作品一概定性为黄老道家作品,从而得出庄子后学受到了...
[期刊论文] 作者:魏永涛,,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道”与“德”是先秦道家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老子道论之主体。历代学者对“道”、“德”以及“道德”的研究方兴未艾,对它们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解读。文章首先通过对老庄...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它以黄老道家与阴阳家学说为本根,兼容儒家、兵家、法家等学说,提出了称霸天下的治国良方。在天人关系上,《鹖冠子》从黄...
[期刊论文] 作者:陈志雄,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管子》四篇是战国时期稷下黄老道家的学术作品,围绕秩序这一题旨,《管子》四篇的性情、心治、形身、刑名、礼法等诸多理论问题呈现出交纵相连、声息相通的样态。在其秩序理...
[期刊论文] 作者:崔晓姣,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20
通过"刑名",黄老道家在物理或现实层面上为事物的存在确立了切实的规定性,在认识论层面上为认知者提供了明晰的认知标准,进而...
[期刊论文] 作者:卞清波,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20
从庄学的角度考察,可将这一过程分为五个阶段:(1)东汉末年,《庄子》在小乘佛学与黄老道之外蛰伏...
[期刊论文] 作者:吴全兰, 来源:中原文化研究 年份:2020
汉武帝时期,黄老道家思想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不再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取而代之的是儒家学说。但道家学说仍然以支流或潜流的方式对以儒学为主导的意识形态起着补充和调节...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国玮,田辉, 来源:人文之友 年份:2020
青州作为东夷文化、齐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传承弘扬中华、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黄老道教文化、孔孟儒家文化、五岳之尊泰山文化都产生在古青州大地...
[期刊论文] 作者:徐会利,,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20
黄老道家极看重“因循”,主张在治国、治民等实际行动中积极顺应事物变化的客观形势,不失时机地贴近万物、因应万物,以实现把握万物的目标.君主治国要以“因循”为纲,如此才...
[学位论文] 作者:秦黛新,, 来源:苏州大学 年份:2020
文本以老子思想为基础,依托黄帝之言,融合了上古黄帝思想、先秦儒家思想、法家思想及阴阳家思想等多种思想流派为自己所用,为应对战国中后期变法统一的需要,形成了有别于早期道家的政治哲学和君主治术,故被《汉书·艺文志》称为“黄老道家...
[学位论文] 作者:胡学伟,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20
儒家重德,法家倾刑,黄老道家则主张刑德并用,不可偏废。在这一时期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刑德”之内涵逐渐完成了哲学化的演变。至两汉,随着秦朝的灭亡,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开显,...
[学位论文] 作者:郭浩茹, 来源:郭浩茹 年份:2020
佛教的初兴,正处政治变动、风雨飘摇的战乱时期,其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出世思想,迅速与汉末黄老道术与魏晋玄学清谈相结合,为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人们指明一条安定身心的道路。...
[期刊论文] 作者:赵建永,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汤用彤和陈寅恪的研究,开启了从文化融合发展层面解析黄老道家易学史的先河,为海内外学者所重视。...
[学位论文] 作者:王聪聪, 来源:长江大学 年份:2020
作者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有生动活泼的比喻、气势恢宏的排比、大胆离奇的夸张;它融黄老道家的自然天道观、儒家的仁政学说、兵家的战略战术等各家思想精华为一体,吸收、引用了大量先秦文献,也保存了许多古代神话。...
[期刊论文] 作者:罗运环, 来源:出土文献 年份:2020
其研究简帛书籍重视楚地道家、黄老学说以及阴阳五行数术思想,提出"太一"在道家的起源出自关尹一派,又深受天文数术家的影响,阴阳数术一派也接受了道家的影响;汉初风行一时的黄老道家,并非源于齐学,渊源实在楚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