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8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新春,,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形成于战国时期的黄老道家,以其基于自觉的天人无隔的整体大宇宙意识下的强烈家国天下之情怀,创造性地成功诠释、转化了老子的"自然无为"理念,推出了高标自然而然的终极最高...
[期刊论文] 作者:李怀春,, 来源: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年份:2005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以"自然"为中心价值,后来列子、杨朱、庄子等人都继承了自然主义中心价值.在黄老道家现存的典籍--与四篇中无一处论及自然.黄老道家抛弃了...
[期刊论文] 作者:张建娥, 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2005
和的道家文献有很大的差异,二者在数量、种类、形式、收录标准、注解等方面的不同,体现了道家的影响从黄老道家向老庄之学的演化....
[期刊论文] 作者:李霞,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05
李霞在《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6期撰文《道家生命观的主题嬗变》指出,生命观念是道家哲学的核心观念,道家生命观随着道家哲学形态由老庄道家到黄老道家再到玄学新道家的演变而呈现出相应的主题嬗变:老庄道家生命观的主题是生命与自然...,即揭示生命的自然性以及生命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黄老道家以老庄生命观的薄弱环节为焦点,将生命观的主题逻辑转移为生命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宁国良,,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黄老思想是汉初政治的基本指导思想。它在治国理念上倡导“仁性当分”,在治国方略上坚持“无为而治”,在治国原则上强调重民爱民,在治国手段上重视仁义礼法,是一套以道为主,...
[期刊论文] 作者:苏茂盛,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05
彭构云,又名云,江西宜春人.其在世时间约为唐中宗神龙元年至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05~759年).他自幼研究阴阳图纬之学,兼通黄老道家之言,著有一书,"理甚远",颇负时名....
[学位论文] 作者:李逢春,,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2005
他继承和总结了秦汉以来方仙道和黄老道传统,为神仙道教奠定了神学体系和理论基础。因此,葛洪和他提出的神仙思想成为研究道教发展不...
[期刊论文] 作者:唐明燕,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2005
黄老道家的重要典籍,它在继承战国黄老学思路和资料的基础上,改造了老庄道家的宇宙观.将"道"与"气"相整合,并以"自然论"贯之,对黄老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并为两汉哲学...
[学位论文] 作者:李逢春,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2005
葛洪生活在两晋之间,博学多才,著作甚丰.他继承和总结了秦汉以来方仙道和黄老道传统,为神仙道教奠定了神学体系和理论基础.因此,葛洪和他提出的神仙思想成为研究道教发展不可...
[期刊论文] 作者:唐明燕,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5
《文子》作为黄老道家的重要典籍,除以道为统领从正面阐述其治国安民的道理外,也苦苦思考了怎样呵护人的生命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说,人的生命存在可分为肉体生命存在、精神...
[期刊论文] 作者:梁宗华,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5
道教的起源与齐鲁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墨子所力倡的天志明鬼之论在早期道教产生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非常显著的位置,成为早期道教重要的思想源头,黄老道学转化为宗教教义,大...
[学位论文] 作者:杨丽花,, 来源: 年份:2005
本论文旨在探寻先秦道家思想中形而上学层面的养生之道,对此以老子、庄子和列子这三位原始道家及《黄帝内经》和《黄帝阴符经》这两部以黄帝命名的黄老道家学派为例。原始道...
[期刊论文] 作者:白欲晓,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道家的形上探求,经历了先秦的老学和庄学、秦汉的黄老道家以及魏晋玄学等阶段,呈现出理论衍化的特征。道家形上探求的基本向度由“本根”与“...
[期刊论文] 作者:吕有云,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在人性论上,道教对早期道家、黄老道家有着历史继承性的一面.同时道教又进一步向前推了道家的人性思想,发展出一套"正性清静,气质驳杂"的人性论,认为清静正性体现的是人性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