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50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天来,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1997
我的爸爸天来95年底,“先生学术成果与治学思想报告会”在天津举行,会议发来一张请柬,作为他的女儿我欣然前往。会间邂逅一位在《艺术家》杂志社工作的老同学,她诚...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1997
同志赵同志离开了我们,这是我国音乐学界的一个重大损失。同志是一位成长于抗日战争年代,新中国培养出来的优秀的音乐学者。...
[期刊论文] 作者:路应昆,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1998
先生译〔红〕路应昆先生《〈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简谱示意本题记》,是黄先生生前写作并付印的最后一篇论文,该文集中体现了黄先生近年来在古代词曲音乐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冯光钰, 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本文记叙了中国音乐史学家、民族音乐学家近50年的独特音乐生涯。对他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勤奋踏实的学者品格,作了较全面的介绍。通过本文作者与近20年学术交往的回...
[期刊论文] 作者:蔡际洲, 来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章对先生的音乐学科理论思想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先生不仅重视音乐理论的研究,也重视音乐学科理论的研究。先生有关中国音乐学科理论建设的主张主要有三,其一方...
[期刊论文] 作者:刘再生,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1997
斯人已乘黄鹤去悼一代宗师先生刘再生5斯人已乘黄鹤去悼一代宗师先生□刘再生月8日中午接北京电告先生于当日凌晨3时05分谢世噩耗,矛盾的痛苦心情达到极点。前不...
[期刊论文] 作者:曹柯平, 来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此文是扬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部分博士生和教师座谈先生遗作《乐问》一书的纪要。文中讨论了该书对文史研究者的宝贵启示 ,特别注意到先生以对象和问题为中心的...
[期刊论文] 作者:乔建中,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2002
今年五月八日,是我们敬爱的先生逝世五周年忌日。 就在这个让我们永远难忘的日子快要到来的时候,《纪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是天...
[期刊论文] 作者:波,徐解震, 来源:现代交通管理 年份:1995
展翅──记蚌埠公安交警支队中区大队大队长张大波,徐解震现任蚌埠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中区大队大队长,党支部副书记的张大今年45岁,他中等身材,清瘦的脸上透露出精明、强干...
[期刊论文] 作者:杨善武, 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9
先生以其重视音乐实践的精神,着眼于民族音乐规律的探求,对苦音这种典型的乐调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黄先生立足于传统音乐的全局,探索苦音现象的本质,试图说明一些根...
[期刊论文] 作者:冯文慈,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本文主要内容是我对当代音乐学家“‘九歌’是九声音列”之说进行批评,因此就涉及到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如何对待古代文献的问题。其次,由于这一问题和我与挚友翔之...
[期刊论文] 作者:姜夔,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8
一个有战略意义的构想———学习先生《建立我们自己的“基本乐理”》姜夔先生是我国音乐学界的一代宗师。本文仅就他的《建立我们自己的“基本乐理”》一文中...
[期刊论文] 作者:童忠良,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1998
从十五调到一百八十调的理论框架——“同均三宫”学习札记●童忠良1986年,当先生在有关的论文中提出“同均三宫”及其所含的15调等理论问题时,曾在文中表示:“这些新的看...
[期刊论文] 作者:崔,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2
200210 chfna An崔作品@崔$郑州市第九中学200210 chfna An Cui Peng works @ Cui Peng $ Zhengzhou Middle School...
[期刊论文] 作者:高兴, 来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9
先生是我国当代杰出的音乐学家。他在中国音乐史学、乐律学、音乐考古学、音乐型态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著的研究成果。他的音乐史学思想同样是中国音乐史学的重要成果,具有...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2000
这是先生的第四本论文集。所收遗著计十二篇 ,大半写于九十年代。其中有些文章(如《乐问》)未及完稿 ,多篇未及定稿。经作者夫人周沉先...
[期刊论文] 作者:乔建中,张振涛,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1997
待燃犀下看高处不胜寒———音乐学家和他的学术人生19□乔建中张振涛97年5月8日凌晨3时5分,著名中国音乐史学家、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先生,永远地闭上了他那双...
[期刊论文] 作者:王耀华,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1992
先生居室的钢琴上,有一幅装在玻璃框内的不甚显眼却很别致的先生亲笔手书:“燃犀”。此二字摘自辛稼轩《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桥》,原词中有这样的句子:“待燃犀下看,凭...
[期刊论文] 作者:张绪, 来源:茶业通报 年份:1994
大化坪芽声誉及参与市场竞争的对策思路张绪(霍山县大化坪镇人民政府)有人称,在安徽如不"听黄梅(戏),登黄山,饮芽"实属憾事,可见霍山芽声誉之高。实际上,芽盛名早在司马迁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郑祖襄,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1999
一、“曲调考证”学术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曲调考证”是先生学术生涯中继曾侯乙编钟、中国乐律学史专题研究之后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今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界一个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