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86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国强,朱云集,郭天财,王晨阳,马冬云,沈学善,, 来源: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6
为对硫肥和氮肥合理配施提供参考依据,2003-2005年在大田条件下以筋小麦豫34为试验材料。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其籽粒灌浆过程并计算有关籽粒灌浆参数,探讨了硫氮配施对...
[期刊论文] 作者:姜海涛,左淑珍,李军,周庆珍,胡广彪,贾志安,王中宝,, 来源: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6
1号(钢99-1029)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科研所选育的筋抗穗发芽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抗逆性、适应性较强,品质优良,具有良好的丰产稳产性。...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世界电影之窗 年份:2006
(世=《世界电影之窗》=兆辉庄=庄文)世:怎么会有《伤城》这个灵感的?:2003年跟梁朝伟合作《无间道3》之后,大家一直想再多拍几部戏,后来我和刘伟强拍《头文字D》...
[期刊论文] 作者:张启迪,李绍明,杨佛,,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06
18是新乡市农科院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育成的筋高产小麦新品种,亲本组合为(C5/新乡3577)×豫69。...200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号为豫2003008;2004年通过国审,国审号...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类文摘(种业导报) 年份:2006
品种来源众一号是利用漯4号作母本,西北矮秆选系(97—2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的矮秆、大穗、抗寒、抗病、广适、超高产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
[期刊论文] 作者:季, 来源:词刊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朱红彩,周勤智,霍建中,谢社香,马海涛,, 来源:种子世界 年份:2006
18号小麦2003~2005年连续3年被农业部专家组推荐为优质筋小麦主推品种。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良种推广补贴项目推荐品种。对筋高产小麦新品种新18号不同播期进行了研...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会云,陈荣振,冯国华,刘东涛,刘世来,王来花,李德民,王静,, 来源: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6
29是江苏省徐州市农科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是1994年用郑州8329作母本,周9号作父本常规杂交,经多年系谱选育而成。系谱号为94203-7-1-1,原代号徐954。2005年8月通过全国品...
[期刊论文] 作者:韩俊,马传喜,司红起,韩立德,陈军,, 来源: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6
为了了解早代PPO活性的分布情况,以多巴(L-DOPA/MOPS)为底物,采用全麦粉过滤法测定了小麦组合(扬158×淮18)早代(F2和F2∶3家系群体)的PPO活性。结果表明,F2和F2∶3家系...
[期刊论文] 作者:邓贺明,胡亚敏,冯家春,杨永华,张桂芳,, 来源: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6
936是安徽省阜阳市农科所1993年采用复合杂交(皖20/冀5418//内乡184),经系谱法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1999年出圃。...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小俊,姬红丽,杨武云,朱华忠,沈丽,杨家秀,彭云良,李跃建,, 来源: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6
通过配制杂交组合川107×川育12和川107×台长29.研究了小麦品种川107的慢条锈遗传特性和分子标记,以期为该品种慢条锈性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提供依据。两个组...
[期刊论文] 作者:韩俊,马传喜,司红起,韩立德,陈军, 来源: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6
为了了解早代PPO活性的分布情况,以多巴(L-DOPA/MOPS)为底物,采用全麦粉过滤法测定了小麦组合(扬158×淮18)早代(F2和F2:3家系群体)的PPO活性。...
[期刊论文] 作者:欧,, 来源:装饰 年份:2006
平面设计作品@欧$湖南理工学院美术系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期刊论文] 作者:杨恩年,邹裕春,杨武云,,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2006
优质筋小麦品种川36自育成以来对条锈病成株期抗性为高抗一免疫,是一份重要优质抗病资源。为研究川36抗条锈基因组成及遗传特点,本研究用条锈病条中30(CY30)、条中31(CY31)和...
[期刊论文] 作者:张军,许轲,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张瑛,徐顺飞,, 来源: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6
采用稻套种与传统条播两种栽培方式系统比较的方法,研究了稻套种对优质中筋小麦扬10号和弱筋小麦宁9号花后叶、茎鞘、颖壳、穗轴、籽粒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以及籽...
[期刊论文] 作者:加妈妈, 来源:幼儿教育·家教版 年份:2006
爸和我怀着同样的好奇心打算带着加去见识一下。出发前我们一直叮嘱加不能乱跑,我还要加...
[期刊论文] 作者:蒋志凯,赵宗武,马华平,董昀,郭战备,范永胜,刘朝辉,,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06
18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C5/新乡3577)F3d1s为母本,新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筋、高产稳产、矮秆抗倒、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200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04年通...
[期刊论文] 作者:迟世华,杨足君,冯娟,周建平,刘成,任正隆, 来源: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6
为建立簇毛基因组特异DNA序列的分子标记,以普通小麦中国春、绵阳11、川农17和R111以及多年生簇毛、硬粒小麦一多年生簇毛双二倍体TDB-3为材料,用120条随机引物进行RAPD...
[期刊论文] 作者:李筠,王龙,秦德荣,任立凯,, 来源: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6
2号(区试代号:连9791)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以鉴94(73)为父本、鲁21为母本组配杂交,经多年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05年9月分别通过...
[期刊论文] 作者:朱统泉,袁永刚,曹建成,赵立尚,蔡春荣,李栋业,, 来源: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6
以优质专用筋小麦品种豫34为材料,在豫南地区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基追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小麦群体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施纯氮量为165kg/hm^2的条件下,与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