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747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鲜于煌,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鲜于煌, 来源: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研究杜甫到达三峡后的“晚节渐于诗律细”,不仅可以使我们看到杜甫晚年诗歌创作的态度、方向、要求,而且可以看到“诗律细”的具体内容以及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鲜于煌,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2000
中国的正史不管是二十四史还是二十五史,都可以说是“官史”或“宫史”,再或者说是皇帝王朝的家族史。至于民间的稗官野史,那是很难登大雅之堂的。因此,可以说所有的正史它都有一......
[期刊论文] 作者:鲜于煌,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2
根据现代方言和有关典籍,本文认为“乡坝佬”之“佬”应是“獠”之义。...
[期刊论文] 作者:鲜于煌, 来源: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鲜于煌,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杜甫目睹大唐王朝在经济上的种种弊端之后,提出了不少生财、用财、理财观念。他主张“销兵铸农器”,主张商业流通,主张“屯田”自给,主张讲究耕作方法、水利灌溉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鲜于煌,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杜甫的诗歌不仅是唐代的一部“诗史”,而且是政治史、文化史,同时还是一部有关的经济史。本文第一次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提出杜甫是唐代一位很具有“经济意识”的诗人。这对全面......
[期刊论文] 作者:鲜于煌,, 来源: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早在16年前,缪钺教授就曾提出:“研究杜甫及其诗歌,前途是很广阔的,有不少新领域等待开辟。”我以为,杜甫的超前意识就是一个值得深入的新的研究课题。 杜甫在长江三峡地区一...
[期刊论文] 作者:鲜于煌,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1998
(一)长江三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璀璨辉煌。早在204万年以前就有巫山猿人生活在这一块神奇而古老的地方。它表明了人类不仅起源于非洲,而且起源于亚洲。“中华民族...
[期刊论文] 作者:鲜于煌,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本文从土家族民间故事出发 ,详细分析论证了它所表现出来的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博大胸怀和光辉思想 ,这对如何正确认识土家族显然有其独到的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鲜于煌,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伟大诗人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臭”字应怎样理解才正确呢?肖文苑在《唐诗琐语·再说“诗眼”》中说: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臭”字,“是腐臭之意,从语法结构上看,它是动词。”而林安在《“诗眼”不一定都是动词》一文中却说:......
[期刊论文] 作者:鲜于煌, 来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日本圆仁所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唐代玄奖写的《大唐西城记》、元朝马可、波罗写的《马可波罗行记》被人们称誉为“东方三大旅行记”,它不仅是中、日文化邦交史上一部闪......
[期刊论文] 作者:鲜于煌, 来源: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杜甫在唐代是一位很有"军事意识"的伟大诗人.他不仅懂兵法、识军机,而且很有战争策略的眼光.研究他的这些思想对全面了解杜甫的思想行为和唐代有关的战争以及民族关系等等都...
[期刊论文] 作者:鲜于煌,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93
屈原在他天才的著作《天问》全文要结束的时候写到:“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伏匿穴处,爰何云?” 对“伏匿穴处”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王逸云:“君将退于江滨,伏匿穴处耳,当复何言乎?”黄文焕云:“伏匿穴处’,原之自斥,以斥楚也。仇不可复,怨不可......
[期刊论文] 作者:鲜于煌,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研究杜甫在生命的晚年所写的“三峡诗”,不仅能更清楚地看到他诗歌内容的广泛性、深刻性、丰富性、现实性,而且更能看到杜甫诗歌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诗歌史上的不朽功勋和伟大贡......
[期刊论文] 作者:鲜于煌,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辞源》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可以概括为一个“源”字——追溯辞的根源。新版《辞源》在选用例句时,对很多条目都做到了这一点,但也有少数条目,所引例句出现的时间是比较晚...
[期刊论文] 作者:鲜于煌, 来源: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葛剑雄说:"袁枢的从书名上就声明了是对的‘重新编排',怎么能说是‘抄'呢?班固同样没有‘抄'司马迁,说抄了...
[期刊论文] 作者:鲜于煌, 来源: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安史之乱”期间 ,杜甫流落四川 ,以他在三峡地区的见闻为素材 ,写下了 4 81首诗歌。这些诗歌是杜甫 4 0多年创作经验的浓缩、升华和结晶。它们至少具有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期刊论文] 作者:鲜于煌,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1987
在我国古代,各少数民族中不少杰出的诗人曾娴熟地运用汉语言志抒情,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篇,为中华民族的诗歌宝库,奉献了千百颗明珠。《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汉文诗选》,从众多的典籍中辑录了历代少数民族诗人用汉文创作的大量诗篇,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古典文学在这一......
[期刊论文] 作者:鲜于煌, 来源:四川三峡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杜甫在三峡两年零九个月的时间里共创作T480首诗歌,几乎平均每两天产生一首诗歌。因此可以说杜甫在三峡是他体力最衰竭、生活最穷困、环境最恶劣的时期,然而却是他诗歌创作最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