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85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鲁玉辉, 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份:2017
互联网技术及新媒体平台的发展改变了大众传统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方式,青年学生更是成为各种新媒体平台的主要受众。有效利用这些新媒体平台可以更好地服务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
[期刊论文] 作者:吴清梅, 鲁玉辉,,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份:2017
舌诊最早载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伤寒杂病论》首开以舌象变化指导疾病处方用药之先河,后代医家陆续对舌诊进行补充,但舌质舌苔的论述混淆,直至明清时期才得以明确......
[会议论文] 作者:叶琳琳,鲁玉辉, 来源:第十五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会议 年份:2017
温热病邪易耗伤津液,因此温病学家在治疗上尤其重视顾护津液.叶天士乃温病学说奠基人,治疗上总以滋阴寒凉要为主,以求顾津护液.姜汁性温辛散,温病医家多不喜用,但叶天士灵活...
[会议论文] 作者:吴清梅,鲁玉辉, 来源:全国第二十五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年份:2017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辨证方法。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辨证,就是以六经所系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为基础,将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证候,综合归纳为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等六类证候,可以合病、......
[会议论文] 作者:郭玉琴,鲁玉辉, 来源:第十五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会议 年份:2017
本文主要通过归纳总结《温病条辨》中石膏及其组方的应用,初步探索其中的规律、特点.笔者认为,探究中医古籍的方药运用特点及规律,有利于挖掘出某些具有指导意义的临证知识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以验证,为临床施用提供有力依据。例如,亢志兰便是基于......
[会议论文] 作者:胡雪丰,鲁玉辉,王雅楠,张婕妤,王云兵, 来源:2017中国生物材料大会 年份:2017
慢性伤口是指愈合时间超过12周或者愈合后易复发的伤口.目前全球患有慢性伤口的病人估计超过5000万人,与慢性伤口有关的治疗护理费用,每年超过50亿美元,并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而显著增长.因此,慢性伤口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威胁.然而,对于慢性伤口,目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