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4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斌,魏盟, 来源:上海医学 年份:2005
热休克蛋白(HSP)在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细胞中均有表达,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近来研究发现,HSP在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区高度表达,其通过免疫反应促进AS的形成,逐渐引起人们关注....
[期刊论文] 作者:魏盟,蒋利, 来源:介入放射学杂志 年份:200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材料的进步和技术的提高,PCI适应证不断扩大,并发症逐渐减少,成功率稳步提高.PCI技术也在国内得到广...
[期刊论文] 作者:黄冬,李京波,魏盟, 来源: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年份:2005
伊布利特是一种新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终止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发作具有较高的疗效,本文主要对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电生理学基础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期刊论文] 作者:赵清,金立仁,魏盟, 来源: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年份:2005
运动可分为耐力或动力性(dynamic)和力量或静力性(static)两种,前者包括马拉松、滑雪等,其特点是运动强度小,有氧供能,骨骼肌长度发生变化,而肌张力相对变化小;后者包括举重...
[期刊论文] 作者:黄冬,李京波,张昀昀,魏盟, 来源:心血管病学进展 年份:2005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年来,在揭示其发生机制、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治疗措施等方面有许多新进展。现对心房颤动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进行综述。Atrial fibril...
[期刊论文] 作者:黄冬(综述),李京(审校),张昀昀(审校),魏盟(审校), 来源:心血管病学进展 年份:2005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年来,在揭示其发生机制、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治疗措施等方面有许多新进展。现对心房颤动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进行综述。...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京波, 魏盟, 杭靖宇, 张昀昀, 陈万春, 陆汉魁, 来源:中华核医学杂志 年份:2005
患者男,56岁.因反复胸部隐痛3个月入院.外院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且行非同日法99 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运动负荷(次极量运动)及静息心肌断层显像.运动...
[期刊论文] 作者:顾水明,吴宗贵,魏盟,张昀昀,吴歆华,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2005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梗死(MI)后心室重构进程中TNFα表达的改变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和手术组(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MI模型), 每组再进一...
[期刊论文] 作者:魏盟,顾水明,张昀昀,吴韵华,吴宗贵,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年份:2005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福辛普利及合用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心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等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导大...
[期刊论文] 作者:刘铭雅,魏盟,姚瑞明,程蕾蕾,蔡乃绳,, 来源: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2005
目的:探讨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在心室重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室重构,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观察心梗后3 d、7 d、14...
[期刊论文] 作者:顾水明 魏 盟 张昀昀 吴韵华 吴宗贵, 来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年份:2005
[摘要]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防治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的作用。 方法 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成大鼠AMI模型,AMI后24 h存活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AMI组12只,普伐他汀组12只;另设假手术组8只。术后24 h普伐他汀组以普伐他汀20 mg·kg-1·d-1直接灌胃给......
[期刊论文] 作者:顾水明, 魏盟, 张昀昀, 邵君, 李奇, 吴宗贵,, 来源:心脏杂志 年份:2005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比较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细胞因子和其它炎症相关基因表达差异,以识别CHF细胞因子网络的不平衡.方法:分别抽...
[期刊论文] 作者:顾水明, 魏盟, 张昀昀, 邵君, 李奇, 吴宗贵, 来源:基础医学与临床 年份:2005
目的应用cDNA芯片技术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基因表达差异.方法抽提PBMC总RNA并纯化mRNA,反转录合成单链、双链cDNA后,体外转录合成cRN...
[期刊论文] 作者:魏盟, 马士新, 陆志刚, 蒋利, 杭靖宇, 张洁, 李京波,,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刘铭雅,魏盟,虞勇,赵强,王春生,唐耀亮,蔡乃绳,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2005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存在于心脏组织中,由心肌细胞合成产生。有报道在缺血状态下,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bFGF蛋白和bFGF mRNA表达增加并伴随血清bFGF的水平升高。许多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bFGF可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有研究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魏盟,马士新,陆志刚,蒋利,杭靖宇,张洁,李京波,顾水明,张,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2005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应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紫杉醇洗脱支架后临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共入选患者168例,雷帕霉素支架组83例,紫杉醇...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京波,魏盟,刘铭雅,潘晔生,马士新,陆志刚,杭靖宇,张昀昀, 来源: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年份:2005
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时ST段压低是否由冠心病心肌缺血引起.对23例40岁以上窄QRS波的PSVT伴有1个以上导联ST段压低至少1 mm的患者的心电图、冠心病危险因素和...
[期刊论文] 作者:吴宗贵,黄高忠,陆国平,范维琥,魏盟,秦永文,吴士尧,金惠根, 来源:上海医学 年份:2005
目的评价国产辛伐他汀调整血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血清总胆固醇(TC)≥5.7 mmol/L的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77例)和对照组(36例).试验组给予北京万生药业有限公司生...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京波,马士新,魏盟,刘铭雅,陈齐红,潘晔生,张昀昀,金立仁, 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年份:200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动态变化及早期再灌注治疗对其影响。方法:ELISA法测定26例AMI患...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