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54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与其他近代哲学家相比,康有为、谭嗣同对国学经典的选择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那就是侧重六经、四书代表的儒家经典,对《春秋》(《春秋公羊传》)《周易》更是奉若神明。在这个...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2019
尽管康有为、谭嗣同的经典解读都牵涉《周礼》《仪礼》《礼记》组成的三礼,然而,两人无论对三礼的取舍还是解读都相去甚远。礼包括思想与文本两个方面,无论思想之广还是经典...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2019
梁启超在对三代“精神思想界”的审视中,分别用“以教为学”与“以学为教”来概括三代以前与三代以后的“精神思想界”,并由此展开对中国三代礼学的研究。梁启超所讲的“三代...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衡水学院学报 年份:2019
西汉大儒董仲舒将儒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对儒家哲学的新开展集中体现为,通过对人副天数、天人相与的论证充实了原始儒学的天本论。这具体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提升天...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19
"物物者非物"语出《庄子》,既是庄子哲学的基本命题,也体现了庄子与老子哲学的差异:第一,在道之别名上,庄子之道的别名是"物物者",老子之道的别名则是"无"。第二,在人与万物...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19
在王阳明生前,弟子遍布大半个中国。从明代中后期到现在,阳明学研究已经走过了五百年的历程,近代阳明学在其中占有重要一席。近代哲学家基于各自的哲学理念、政治诉求和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理论探讨 年份:2019
在《荀子》的近代视界中,康有为、谭嗣同的《荀子》观最为接近。两个人对《荀子》的解读与对荀子的思想解读和态度评价一脉相承,受制于各自的荀子观、学术观和政治观。一方面...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19
康有为在讲学和著述中反复提到韩愈,致使韩愈成为出现在康有为乃至近代哲学视界中的为数不多的汉唐人物。康有为对汉唐时期的人物提及不多,对唐代人物的提及更少,韩愈则无疑...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孔学堂 年份:2019
摘要:梁启超对史学的热情终身不辍,晚年更是对中国的各种文化史情有独钟。他对中国三代礼学的研究以宗教为切入点,聚焦三代的宗教礼学,带有明显的梁启超史学的后期特征。梁启超对三代礼学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志三代宗教礼学》中。以此文为中心,他勾勒了三代宗教礼学从......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2019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理论探讨 年份:2019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Chi Zhen(译), 来源:孔学堂 年份:2019
梁启超对史学的热情终身不辍,晚年更是对中国的各种文化史情有独钟。他对中国三代礼学的研究以宗教为切入点,聚焦三代的宗教礼学,带有明显的梁启超史学的后期特征。梁启超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