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57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11
无我是佛教的重要概念,谭嗣同是中国近代最早对无我予以关注和阐释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则将全部的佛教经典都归结为无我二字,并专门作《说无我》申明这一思想。谭嗣同、梁启...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理论探索 年份:2011
在中国近代,社会有机体论曾经被严复、梁启超等人作为论证自由的重要工具。根据社会有机体论,个人是构成国家的细胞,国家的盛衰取决于其构成细胞———国民素质的优劣。据此,...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11
在康有为那里,孔子之所以成为教主与孔子的思想密不可分。正是在孔子之道具体内容的展示中,康有为完成了对孔子何以成为中国教主的论证:第一,孔子之道包括天道与人道两部分,...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大声疾呼立孔教为国教的康有为极力推崇孔子,这使先秦诸子成为其关注热点。在对先秦诸子传承谱系的追溯中,汉唐哲学成为不可逾越的环节。通过孔学、老学和墨学对汉唐哲学的影...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哲学分析 年份:2011
康有为一面提倡立孔教为国教,一面对佛教倍加推崇,这使佛学与儒学一样成为其哲学的主要来源:康有为以仁为本体的博爱哲学与佛教的"能仁"尤其是华严宗的思想密切相关;主乐哲学...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大理学院学报 年份:2011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近代哲学视界中的国学与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密切相关,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体现。国学成为主流话语决定了近代思想家的文化建构离不开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认同...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2011
由于谭嗣同和梁启超都崇尚佛学,都有倡扬“大我”、追求精神长存和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现世情怀,因而他们的“无我”说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或相同性。但从哲学本体根基、理论来源和价值旨趣几个方面分析,两人的“无我”说又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谭嗣同和梁启超的“无......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立孔教为国教的康有为在推崇孔子的同时,将孟子视为孔教的正统传人;在追溯孟子学术谱系的同时,抬高孟子的地位。这是康有为推崇孔教的需要,也奠定了孟子在近代的命运。康有为...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11
内容提要 在康有为那里,孔子之所以成为教主与孔子的思想密不可分。正是在孔子之道具体内容的展示中,康有为完成了对孔子何以成为中国教主的论证:第一,孔子之道包括天道与人道两部分,天道表明孔子重鬼神,言灵魂。第二,孔子之道以仁为宗旨,这与孔子的救世初衷相印证,也是......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 来源:理论探索 年份:2011
〔摘要〕 在中国近代,社会有机体论曾经被严复、梁启超等人作为论证自由的重要工具。根据社会有机体论,个人是构成国家的细胞,国家的盛衰取决于其构成细胞——国民素质的优劣。据此,正如中国近代社会的落后、衰微源于中国人素质低下一样,中国社会的出路在于给予国民......
[期刊论文] 作者:魏义霞,高志文, 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11
中国近代是西学东渐的时代,也是中国本土文化被予以重新发现和诠释的时代。"大同"一词首见《礼记.礼运》篇,近现代思想家从康有为、孙中山到李大钊、蔡元培都对大同理想津津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