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5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赵晓宇,高聚林,于晓芳,胡树平, 来源: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 年份:2017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中国重要的粮经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河套地区由于地域宽广,地力分布不均匀,变化波动大,导致玉米的产量差异较大.同时,当地农业生产主要以小农机具连年实施单一耕作方式为主,导致耕层变浅、犁底层变硬、土壤保水及保肥能力下降.前人研究表明,深耕......
[期刊论文] 作者:萨如拉,杨恒山,高聚林,李纯燕,范富,侯迷红, 来源: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 年份:2017
秸秆还田能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一定程度上反映农田生态系统基本情况.目前长期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较多,并形成一致结论.认为长期保护性耕作能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期刊论文] 作者:于博, 于晓芳, 高聚林, 胡树平, 孙继颖, 王志刚, 高鑫,, 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年份:2017
[会议论文] 作者:孟繁昊,高聚林,王志刚,于晓芳,孙继颖,胡树平, 来源: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 年份:2017
中国玉米主产区长期有机质投入失衡和大量氮肥的施入打破了土壤的碳氮平衡,造成养分失调、亏缺,导致土壤基础生产力持续下降,而秸秆还田在提高土壤碳素供应的同时,可维持适宜的土壤碳氮比,为土壤微生物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并为作物根系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但众......
[会议论文] 作者:杨哲, 高聚林, 王志刚, 孙继颖, 于晓芳, 胡树平, 苏志军, 来源: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年份:2017
[期刊论文] 作者:刘剑, 孙继颖, 高聚林, 苏治军, 于晓芳, 胡树平, 冯晔,, 来源:北方农业学报 年份:2017
[期刊论文] 作者:杨恒山,萨如拉,高聚林,李纯燕,张瑞富,张玉芹,范秀艳,,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17
以冷凉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大田条件下设玉米秸秆不还田(CK)、玉米秸秆旋耕还田(XG)和深翻还田(SF)3个处理,经过两年田间定位试验,分析短期秸秆还田对连作玉米...
[期刊论文] 作者:王志刚,梁红伟,高聚林,于晓芳,孙继颖,苏治军,胡树平,余少,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17
玉米籽粒形成期的库活性是弱势粒败育或灌浆受限的核心限制因子,明确弱势粒中内源激素及多胺水平对其库活性的调控机制,对探索密植条件下玉米弱势粒调控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本...
[期刊论文] 作者:刘剑,孙继颖,高聚林,苏治军,于晓芳,胡树平,冯晔,王东,包, 来源:北方农业学报 年份:2017
以4个国内玉米自交系(郑58、昌7-2、四-144、四-287)为测验种,应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对16份美国自交系进行配合力测定及对照优势分析。为筛选出配合力优良的美国玉米自交系,组...
[期刊论文] 作者:青格尔,高聚林,于晓芳,王振,王志刚,闹干朝鲁,胡树平,孙继,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7
【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下复合菌系的秸秆分解能力和酶活性,评价该复合菌系的功能稳定性及适应性,为进一步完善该复合菌系的筛选技术及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复合菌系...
[会议论文] 作者:魏淑丽,高聚林,王志刚,苏布达,于晓芳,孙继颖,屈佳伟,青格尔,, 来源: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年份:2017
[期刊论文] 作者:王志刚,梁红伟,高聚林,于晓芳,孙继颖,苏治军,胡树平,余少波,,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17
[期刊论文] 作者:裴宽,于晓芳,高聚林,王志刚,孙继颖,胡树平,李雅剑,刘梅,赵强,,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17
采取耕作方式×种植密度×品种三因素裂区试验,深松40 cm和旋耕15 cm耕作条件,在9.0万株/hm~2和10.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对中系郑单958和登海618、美系先玉335和华美1号、德...
[期刊论文] 作者:青格尔,高聚林,于晓芳,王振,王志刚,闹干朝鲁,胡树平,孙继颖,,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7
【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下复合菌系的秸秆分解能力和酶活性,评价该复合菌系的功能稳定性及适应性,为进一步完善该复合菌系的筛选技术及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复合菌系...
[期刊论文] 作者:李少昆,赵久然,董树亭,赵明,李潮海,崔彦宏,刘永红,高聚林,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17
玉米是全球也是中国第一大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增地减、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突出问题,玉米栽培学科正面临...
[期刊论文] 作者:王志刚,梁红伟,高聚林,于晓芳,孙继颖,苏治军,胡树平,余少波,李雅剑,魏淑丽,杨哲,,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17
玉米籽粒形成期的库活性是弱势粒败育或灌浆受限的核心限制因子,明确弱势粒中内源激素及多胺水平对其库活性的调控机制,对探索密植条件下玉米弱势粒调控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本...
[期刊论文] 作者:李少昆,赵久然,董树亭,赵明,李潮海,崔彦宏,刘永红,高聚林,薛吉全,王立春,王璞,陆卫平,王俊河,杨祁峰,王子明,,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17
玉米是全球也是中国第一大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增地减、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突出问题,玉米栽培学科正面临...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