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2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广西教育 年份:2004
高凌飚、黄韶斌在《学科教育》第2期上撰文认为,非正式评价是指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教学的接触互动过程中,以观察和交流为主要方式,不断地了解学生,进而在有意或无意之间形成对学...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 年份:2004
新课程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对象和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的高中学业成绩评价体系。高中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的评价和终结性的测验考试两部分,...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三种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概念理解一方面在鼓励教师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意发展上有某种积极意义 ,另一方面又是模糊、片面的 ,给课程改革实践带来的一些负面...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试验阶段。对国家试验区教师教学观念的初步调查证明 ,新课程的实施或者说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培训 ,有利于教师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取向。同...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2004
提倡过程性评价,是新课改中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效...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中小学管理 年份:2004
高中学业成绩评价的体系分为两个层次基于模块的学业成绩评价和毕业水平评价。高中学业成绩评价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有三个评价体系的协调和简约,开放式试题与开放式考...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当代教育科学 年份:2004
关于高考的议论向来沸沸扬扬,多数的议论对高考持批评态度,有的批评高考的方式方法,有的指责高考的内容和试题,有的质疑高考的公正性,更有不少批评把高考当成加剧应试教育的主要因......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来源:中小学管理 年份:2004
(接上期)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1.评价体系的协调和简约相对于现行的高中课程,新课程的结构要复杂得多,这必然带来评价体系的复杂性:既有不同的评价层次,又有不同的评价方...
[期刊论文] 作者:王萍, 高凌飚,,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年份:2004
随着《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颁布,人们围绕"不得把升学率作为教师绩效考核指标"形成了不同意见。支持者认为取消升学率作为考核指标,有利于贯...
[会议论文] 作者:高凌飚, 许铿泉,, 来源: 年份:2004
我们从一九八五年开始,就如何实现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中物理科考试的标准化问题,在广东省范围内进行了实践试验。本文不打算全面介绍整个试验的情况,只针对我们在试验中遇...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 黄韶斌,, 来源:学科教育 年份:2004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 ,我国课程评价正朝着一个多样化、多元化、全息化、发展性的方向发展。非正式评价以其方法的“非正式性” ,内容的真实性 ,标准的多重性 ,评价的即时性受到...
[期刊论文] 作者:高凌飚,庄兆声,余进利, 来源:教育研究 年份:2004
课程和教材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能否突破长期以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一元化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建立有利于学生素质发展的、多样化的新体系 ,是基础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