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0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南,陈晓静,杨菲,,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0
[目的]为在冷凉地区引种高丹草及研究暖季性牧草的抗寒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种植试验研究了高丹草在贵州中部台地的物候期、产量及生长表现。[结果]麦坪基地种植高丹...
[期刊论文] 作者:张树攀,韩娟,陈铮,刘大林,, 来源:饲料广角 年份:2010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氮索水平(NO、N90、N180、N270、N360kgN/hm^2)对高丹草鲜草产量和饲用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素水平处理下.高丹草的株高、分蘖数、茎叶比差异不显...
[学位论文] 作者:韩娟, 来源: 年份:2010
本研究在扬州地区自然降雨条件下,以高丹草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施氮水平,采集高丹草不同刈割期的植物和土壤样品,测定牧草产量、饲用品质和土壤矿质态氮,探索氮肥对高丹草生产性能的影响、牧草对氮肥的吸收利用及土壤剖面矿质态氮的运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施氮肥可以促进高丹草的生长、分蘖、降低茎叶比,增加产量以及提高经济效益。...
[期刊论文] 作者:陆景标,詹秋文,王维,林平,李杰勤,肖凡,詹文兵,牛小敏,李, 来源: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0
为了解我国目前选育高丹草品种生物学产量水平,采用3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参加全国饲草高粱区域试验的4个高丹草新品种以及皖草2号(对照)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和草产量进...
[期刊论文] 作者:陆景标,詹秋文,王维,林平,李杰勤,肖凡,詹文兵,牛小敏,李姗姗,李小娟,, 来源: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0
为了解我国目前选育高丹草品种生物学产量水平,采用3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参加全国饲草高粱区域试验的4个高丹草新品种以及皖草2号(对照)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和草产量进...
[期刊论文] 作者:梅艳,阮培均,赵明勇,, 来源:贵州农业科学 年份:2010
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高丹草鲜草产量与种植密度(x1)、氮肥施用量(x2)、磷肥施用量(x3)、钾肥施用量(x4)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高丹草鲜草产量高于97 50...
[期刊论文] 作者:詹秋文,林平,李娣,李杰勤,赵庆伍,祖敏,董美荣,刘敏,,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0
选取Tx623A×S722的P1、P2、F1和F24个世代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高丹草的株高、叶长、叶宽、分蘖数、单株干重和鲜重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杂种F1在除分蘖数外的5个主要农艺...
[期刊论文] 作者:薛春雷,逯晓萍,张雅慧,陈强,廉贺祥,温莹,,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0
为探讨”熵权法”用于高丹草种质资源综合评价中各因素的赋权,以熵权赋权法、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法以及聚类分析对14个高丹草新种质资源材料,从形态指标、品质指标和产...
[学位论文] 作者:陆景标, 来源: 年份:2010
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 Sudanense)是高粱和苏丹草的杂交种,是以利用茎叶为主的一年生禾本科牧草。...高丹草结合了双亲的优点,表现出了显著的种间杂种优势,它综合了高粱茎粗、叶宽和苏丹草分孽力、再生力强的优点,杂种优势非常明显。...
[学位论文] 作者:薛春雷, 来源: 年份:2010
叶宽、穗长、分蘖数和单株鲜重5个性状,采用两种方法,即基于性状的近等基因系的分离和基于分子标记的近等基因系分离法,分离并得到了这5个性状的近等基因系以及2个性状有效应的互作位点的近等基因系,并且优化了高丹草...SSR体系,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高丹草SSR反应体系各因素进行优化,建立最适的...
[期刊论文] 作者:皇甫超河,王楠楠,陈冬青,杨殿林,马杰,, 来源: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2010
采用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orghum sudanense)替代竞争和增施氮肥的方法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对外来植物黄顶菊(Flaveriabidentis(L.)Kun...
[期刊论文] 作者:韩娟,刘大林,赵国琦,杨跃霞,王小山,, 来源:草业科学 年份:2010
试验通过N0、N90、N180、N270、N360 5个施氮处理,采取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江苏扬州地区不同氮肥施用量对高丹草Sorghumhybrid株高、茎叶比、产量及其不同器官的氮素分配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2010
由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引进的牧草示范品种“高丹草”自2010午5月在清流县五行牧业黄羊示范基地进行小区试验以来,长势良好,截至目前已收割4次,每667m^2产鲜草15000kg左...
[期刊论文] 作者:王瑞刚,唐世荣,郭军康,赵玉杰,宋正国, 来源: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2010
高丹草(Sorghum×S.sudane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Cu处理对两种牧草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小山,刘大林,韩娟,苏衍菁,顾洪如,, 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2010
为探明不同施氮水平对高丹草生产性能以及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影响,试验以高丹草为材料,设置了N0(0 kg/hm2,对照)、N90(90 kg/hm2)、N180(180 kg/hm2)、N270(270 kg...
[学位论文] 作者:周亚星,,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 年份:2010
为培育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且氢氰酸含量极低的高丹草新品种,我们将散穗高粱与黑壳、白壳、棕壳、红壳4种苏丹草相组配进行人工授粉杂交,获得了杂种F1代。从F2代分离群体中选出...
[期刊论文] 作者:张树攀,陈铮,刘大林, 来源:中国畜牧杂志 年份:2010
经萎蔫处理的腊熟期高丹草切碎后进行甲醛、甲酸添加剂青贮,采用离体两阶段法测定不同处理的青贮料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添加甲醛和甲酸有助于降低氨态氮含量,并保存较多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贵波,赵海明,谢楠,李源,, 来源:现代农村科技 年份:2010
冀草1号高丹草是以高粱不育系作母本,以苏丹草作父本的远缘杂交种,为河北省农科院旱作所最新选育的新品种。2010年2月9日通过全国高粱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冀草l号。品种鉴...
[期刊论文] 作者:刘贵波,李源,赵海明,谢楠,, 来源:现代农村科技 年份:2010
冀草2号高丹草是以A3型高粱不育系作母本,以苏丹草作父本的远缘杂交种,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最新选育的新品种。2010年6月12通过国家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会议论文] 作者:温莹[1]逯晓萍[1]米福贵[2]薛春蕾[1]杨凯[1], 来源:北方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讨会 年份:2010
  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研究方法,对高丹草2002GZ-1和2002GB-1杂交组合的5个世代(P1、P2、F1、F1、F23)群体的产量性状进行联合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的遗传受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