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811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高万祥,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1998
求深求新求变激活■江苏高万祥议论文立论的基本要求是正确、鲜明,富于时代感、现实感。正确是根本原则,是一篇文章的立足之本;鲜明侧重于表达方面说;时代感、现实感是讲立论的针...
[期刊论文] 作者:高万祥,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1998
试论现代语文教师素质的自我评价□高万祥教育工作及教师劳动的评价,一般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亦即两个层面:一是教师个人职业素质(品质)的标准;二是教育教学工作成果的标准。评价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高万祥,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8
读书·思考·实践江苏张家港市一中高万祥实实在在地说,书报杂志是我生活中最亲密的朋友和伙伴。真不能想像,要是没有它们,我的生活会是什么情形。或者说,这个世界上,要是没有了书...
[期刊论文] 作者:高万祥,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2001
高万祥,1954年生。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语文特级教师。1982年,他从苏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张家港市梁丰中学任教,1994年到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任校长,2000年...
[期刊论文] 作者:黄玉峰,高万祥,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0
高万祥致黄玉峰的信玉峰大兄 :一直想和您探讨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以及语文高考改革究竟向何处去等问题。现写下我的一些看法 ,不知您如何看待。我以为 ,造成语文教学耗时...
[期刊论文] 作者:高万祥,秦兆基,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1997
开源浚流说写合一——谈如何搞好记人散文的写作训练□高万祥秦兆基写作之源,最重要的是写作者自身的生活。教学过程中,能否引导学生挖掘生活矿藏,说为基础,说写合一,做好写作的开...
[期刊论文] 作者:秦兆基,高万祥,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6
《“奥运”金笔》评点原作:河南新乡第一师范姬海滨评点:江苏省苏州十中秦兆基江苏省张家港一中高万祥公元1993年9月24日凌晨2时27分40秒,是决定中国申办奥运会(奥申)①命运的时刻,在这意义深远...
[期刊论文] 作者:姜广平,, 来源:教师之友 年份:2002
受《教师之友》委托,4月底,我采访了张家港高级中学高万祥校长。...
[期刊论文] 作者:高万祥,,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1993
文章标题“我行,你也行”是借用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A·哈里斯的话。哈里斯在同名著作中提出,多数人到三岁时都会有一种自觉的意识:“我不行——你行”。这种缺...
[期刊论文] 作者:高万祥,,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高万祥,, 来源:中国医学伦理学 年份:1990
尸体剖检(简称尸检或称病理解剖)是医学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尸检能认识疾病本质,提高诊断水平和探索疾病规律等方面具有其它检验手段无法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尸检是医学新...
[期刊论文] 作者:高万祥,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0
语文教学,成了近年来的热门话题。而我却是一个最大的受惠者,借此拜读了许多大作,结识了不少方家。久之,于有所获益中也有所感悟。愚以为,批判是让人痛快的,忧思也是非常必要的,但建......
[期刊论文] 作者:高万祥,, 来源:教师之友 年份:2000
2000年4月14日下午,“语文沙龙”一行8人在晚饭以后启程。两辆汽车一路穿行在风雨之中。高速路上,迎面只见因汽车疾驶溅卷而生的滚滚烟雨翻腾。于是,有人戏言,我们有点像去什么战......
[期刊论文] 作者:高万祥,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高万祥, 来源:中学教育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高万祥, 来源:中学教育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高万祥,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02
2001年12月27日下午,学校外语组的一位老师来找我说,他在期中考核中,“学生评价”这一项属于年级最差的,因此考核工资的相应部分为零,实在想不通。这位老师2001年暑假应...
[期刊论文] 作者:高万祥,,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 年份:2002
我以为,书信与其说是一种写作文体,不如说是一种表达方式;与其说是一种写作活动,不如说是一种生活过程和生命体验。遗憾的是,在电话和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的年轻一...
[期刊论文] 作者:高万祥,,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 年份:2002
朱墨和叶子在“日记”中成功 2001年8月下旬的一天,我在江苏教育报刊社参加省首届高中生作文大赛的第一次评委会议。5位评委之一的著名作家叶兆言大谈他的女儿叶子,说叶...
[期刊论文] 作者:高万祥,,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 年份:2002
罗马人特别重视雄辩演说当年,胡适曾有一个大胆而奇特的主张,中学的前两年教完白话文之后,到了三、四年级就以“演说辩论”课来代替之。他认为这样做可以激活学生的思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