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97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年份:2007
2006年11月6日,云南师范大学校长骆小所教授接受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杨春阳和香港文汇报记者罗斯的采访。骆校长就云南师范大学在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中取...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年份:2007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 卢石英,,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年份:2007
汉语国际教育其实是汉语文国际教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国古人往往把“语”和“文”相连使用。形成了具有两千多年的一个术语——语文。汉语国际推广的目的是使国外学习者...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卢石英,,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年份:2007
“汉语热”在世界已从悄然兴起,逐步形成一定规模,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使汉语教师的缺口越来越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系统地一一分析研究,使“汉语热”由...
[期刊论文] 作者:赵海燕,骆小所,,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话语交际是发话人和受话人关系的恰当处理,而充分考虑受话人和发话人的社会角却是交际成败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要知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要区分场合,明确自己所处的环境,根据...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太琼娥,,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语言是人们交际时反映客观世界和心理行为的载体。语言的选择使用表现了人类交际的目的性、语言的功能性和自然性,反映了发话主体的言语行为和心理行为,即理性行为和情感行为...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太琼娥,,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艺术语言往往以形象观照的审美方式对反映客体和发话主体双重肯定。艺术语言的美的本质是发话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艺术语言的运思过程中,体现了发话主体审美的差异性。艺......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王渝光,杨瑞鲲,,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本文根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使用的客观实际,以中介语和交际中介语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指导,探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的特点。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西南少数民族的汉语交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