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9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年份:2005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梁树发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批准号为96BKS024),于1996年立项,2004年5月结项,其最终成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
[期刊论文] 作者:操申斌,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份:2005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研究和分析这一历史过程,探讨其中的规律,是重要的理论课题。...汪青松教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是这一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从世界与中国、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历史进程,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是一部富有新意的力作。...
[期刊论文] 作者:雍涛,, 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年份:200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关系的总体性概念,它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在中国具体化和中国实际必须马克思主义化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国革命实际马...
[期刊论文] 作者:艾伦·W.伍德,徐洋,,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年份:2005
作者认为,尽管今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谷,在美国甚至对马克思的思想进行学术研究也遭到鄙视,但是马克思的思想仍然非常贴近现实,重新正确地阅读马克思有着比过去更为重要...
[期刊论文] 作者:艾伦·W.伍德;徐洋(编译),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年份:2005
作者认为,尽管今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谷,在美国甚至对马克思的思想进行学术研究也遭到鄙视,但是马克思的思想仍然非常贴近现实,重新正确地阅读马克思有着比过去更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郝立新, 张伟,,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份:2005
本文评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论题:以本体论、哲学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对话等角度展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围绕文本研究、比较研究与现实研究的...
[期刊论文] 作者:程美东,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份:2005
本文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要实现中国化?”等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问题作了认真的分析,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认识和看法。...
[期刊论文] 作者:鲍勃·米尔沃德,黄文前,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年份:2005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一个独特的分析结构,能够广泛应用于社会理论的各个方面。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等人的批判,形成了自己的历史理论和辩证方法。他的方法建立在对阶级冲突、经...
[期刊论文] 作者:尼尔·柯里,强东红,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年份:2005
批判实在论意欲超越马克思主义与阶级的关系,把其他压迫如种族、性别等也包纳进来。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继续...
[期刊论文] 作者:戈士国,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份:2005
解读原则和方法的科学制定和运用影响着马克思文本解读的准确性。本文认为: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再现马克思的心路历程,同时注意明晰与把握相关矛盾关系,构成解读马克思文本以...
[期刊论文] 作者:梁树发,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份:200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我们不仅要理解它的马克思主义性质,而且要研究和把握它的马克思主义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示的马克思主义观是:用实际内容而...
[期刊论文] 作者:尼尔·柯里;强东红,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年份:2005
批判实在论意欲超越马克思主义与阶级的关系,把其他压迫如种族、性别等也包纳进来。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继续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丹尼尔·布鲁德尼,刘英,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年份:2005
本文探讨了在1844年马克思的著作中所涉及的关于幸福生活概念的问题。马克思的费尔巴哈式的对概念的论证和对费尔巴哈式的哲学的拒绝,使他陷入困境。但本文最终认为,马克思实际...
[期刊论文] 作者:丹尼尔·布鲁德尼,刘英,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年份:2005
本文探讨了在1844年马克思的著作中所涉及的关于幸福生活概念的问题。马克思的费尔巴哈式的对概念的论证和对费尔巴哈式的哲学的拒绝,使他陷入困境。但本文最终认为,马克思实...
[期刊论文] 作者:丹尼尔·布鲁德尼;刘英(编译),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年份:2005
本文探讨了在1844年马克思的著作中所涉及的关于幸福生活概念的问题。马克思的费尔巴哈式的对概念的论证和对费尔巴哈式的哲学的拒绝,使他陷入困境。...但本文最终认为,马克思实际上能够接受将哲学作为对幸福生活问题的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法。因为这与马克思的其他信念并不存在矛盾。...
[期刊论文] 作者:贾建芳,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份:2005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是建立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并且...
[期刊论文] 作者:夏丹阳,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年份:2005
本文在阐述马克思关于货币的两种定义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从货币职能角度为货币所下的定义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由于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货币职能的认识...
[期刊论文] 作者:鲍勃·米尔沃德,黄文前;,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年份:2005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一个独特的分析结构,能够广泛应用于社会理论的各个方面。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等人的批判,形成了自己的历史理论和辩证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高放,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年份:2005
从整体而言,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即人的解放学。因此,对马克思主义不仅要按三个组成部分研究,还要加强整体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繁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
[期刊论文] 作者:汪信砚,, 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年份:2005
【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既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途径。20世纪以来,正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得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