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73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晓蔓,,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注陈师道,保留了魏衍所编的陈师道集原来面貌,在魏衍编本失传的前提下,具有无可替代的文献价值。任注黄庭坚,以洪炎所编的《豫章黄先生集》为根据,将洪炎本的分体体例改...
[期刊论文] 作者:彦,, 来源:中国学校体育 年份:2009
本刊上一期特邀彦教授,就“校本课程”的含意进行撰稿。文章刊发后,受到广泛关注,很多读者希望能够更加深入、系统地认识“校本课程”。为此,本刊特邀彦教授对这一问...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晓蔓,,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宋代学者任受江西派“无一字无来处”、“以故为新”、“点铁成金”、“以俗为雅”等创作理论的影响很深,在《黄陈诗集注》中,他通过对黄庭坚、陈师道所用大量典故的分析,展...
[期刊论文] 作者:冯丽霞,,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09
马红军博士在其专著《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中描述了西方读者如何评价许冲先生的中英译,指出中国诗词英译“读者错位”的事实。西方读者是许冲先生的目标读者,而现实...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晓蔓,, 来源:襄樊学院学报 年份:2009
的《山谷诗集注》十分重视对黄庭坚的创作背景及诗中所用今典等当代事实的考证。任利用自己离黄庭坚生活时代较近、并且曾跟从黄庭坚学的优势,对黄的创作背景及...
[期刊论文] 作者:黄萍,, 来源:科教文汇(中旬刊) 年份:2009
冲教授是著名的诗歌翻译家和理论家,他提出了诗体译的"三美"论标准,主张译在意、音、形三个层面上尽量传递和保存原诗的神韵。本文首先简述许冲教授古诗英译"三美"...
[期刊论文] 作者:尹 丹, 来源:科教导刊 年份:2009
摘要许冲学贯中西,是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众所周知,翻译难,译更难,翻译古诗难上加难,但他所提出的三美论尤其对诗歌的翻译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美论的内涵及三美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从事诗歌翻译实践需要汲取许冲的宝贵经验,全面深刻地认识他的译理论才能译出好的作品。  ...关键词翻译理论 “三美论” “三美”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1 许冲翻译理论简介  ...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新华商 年份:2009
书画...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晓蔓,,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09
钱钟书先生的《谈艺录》中《黄山谷补注》一篇,针对宋代任、史容、史季温所注黄庭坚进行补正,其中以任注为重点。钱氏的补正,包括补注典故的出处、句法的出处、诗意的原...
[期刊论文] 作者:鲁,,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09
考辨回文的"起源说"可以看出:以为"道原"指刘宋诗人贺道庆,实属臆测。认为"道原"指老子论道的名著——《道德经》,尚有牵强之处。苏伯玉妻《盘中》,在历史上曾误作回文...
[期刊论文] 作者:王程程,, 来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9
冲教授的译方法论"三化"是经过其多年实践及总结前人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得出的适合中英译的文学翻译方法;"意美"在"三美"中居于首位,是许教授进行文学翻译的不懈追求...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探索 年份:2009
探索》自2007年起由九州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二辑,每辑定价50.00元(含理论卷、作品卷各一册),读者可在当地新华书店购买,亦可向出版社邮购。Poetry Exploration has be...
[期刊论文] 作者:瞿媛,宁(指导), 来源:湖北中医杂志 年份:2009
宁是南京市中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南京市名中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医术精湛,擅长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对导师临床辨治“失眠”有所感悟...
[期刊论文] 作者:冯雷,, 来源:探索 年份:2009
李轻松的真的"几乎是刀刀见血"(《来杯茶》),读她的,可以真切地体会...
[学位论文] 作者:高在锡, 来源:北京大学 年份:2009
本文是对奠定“心学”基础的陆九(1139-1192)哲学思想的全面研究。   对陆九哲学思想,不仅在元、明、清三代,而且至今仍然被有些学者误解。有的学者断定陆九所说的讲...
[期刊论文] 作者:谢亨,,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9
谢亨,女,1979年4月生,现为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讲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工业设计教学与研究,曾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及作品,组织并参与多项校...
[期刊论文] 作者:罗侃平,, 来源:探索 年份:2009
“艺术的本质是。而的本质是真理之创建。”海德格尔以哲学的“真”来剖析诗歌时,忽略了诗歌最本质的“美”。与他提倡的“真”的方向不同,一大批诗人和诗论家一直致力于从...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晓蔓,,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9
北宋任的《山谷诗集注》对黄庭坚诗歌的用事之法作了详尽深入的阐释,包括典故的继承与袭用、变化与生新两方面,并进一步揭示了黄庭坚“无一字无来历”的法。《山谷诗集注》...
[学位论文] 作者:赵玉强,, 来源: 年份:2009
杨简的《慈湖传》以陆九的“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为阐释原则,建构了一个心学的《诗经》学阐释体系,是宋代《诗经》学史上的心学派代表作。本文从研探《慈湖传》对汉唐...
[期刊论文] 作者:蔡荣章, 来源:浙江人大 年份:2009
“龙”乃古之名剑。相传春秋末期欧冶子、干将应楚王之命,作剑三枚:一曰龙,二曰泰阿,三曰工布。唐人避高祖李渊讳,以“泉”代“”,称“龙泉”。  ...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