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52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杜全红,隋海明,史永安, 来源: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年份:2016
目的:探讨采用游离足内侧皮瓣修复手指掌侧皮肤缺损的远期疗效方法:2012年01月至2013年2月我们采用游离足内侧皮瓣修复手指掌侧皮肤缺损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19~42岁,平均28.5岁.初始致伤原因:机器挤压伤4里,碾压伤3例,烫伤1例.左侧3例,右侧5例,示指3例,中指例2,......
[会议论文] 作者:隋海明,杜全红,史永安, 来源: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年份:2016
髋部骨折为老年多见病、常见病,随着近年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发病率逐年增高,老年髋部骨折死亡率亦较高,且该疾病易合并一些内科疾病,目前依旧采用手术治疗,但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手术治疗的危险性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策略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康复......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晨霖,隋海明,宋修恩,吴红军, 来源:实用手外科杂志 年份:2016
目的 探讨一种解决闭合复位钢针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过程中复位丢失的方法.方法 对采用闭合穿针固定治疗的27例Bennett骨折患者,采用一种自制的复位器对骨折复位进行有效把持...
[期刊论文] 作者:史永安,杜全红,马秉珺,隋海明,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年份:2016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髓炎的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 2009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创伤性骨髓炎患者61例,男49例,女12例;年龄18 ~65岁.依据病变部位、骨的完整性、骨屏障的完整性三个...
[会议论文] 作者:史永安,隋海明,马秉珺,于文海, 来源: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年份:2016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在创伤性骨髓炎坏死骨块再血管化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 5 月至2016年5 月,收治28例创伤性骨髓炎伴有游离皮质骨块患者,男17 例,女 11 例; 年龄20~66岁,平均 26 岁.坏死骨块大小约为3cm2~35cm2.随机分为A(实验组)、B(对照组)两组.创伤性骨髓......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晨霖,李丹,隋海明,梁晓丽,吴红军, 来源:中医正骨 年份:2016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Bennett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24例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18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
[期刊论文] 作者:苏利军,刘立新,李锋,张治军,隋海明,朱勇辉,, 来源:核动力工程 年份:2016
以地下核岛呈环形布置的地下核电厂大型洞室群为例,进行施工通道布置,制定主要施工程序。研究提出核反应堆厂房洞室和其他辅助厂房的开挖施工关键技术,总结提出地下洞室群控...
[期刊论文] 作者:毕卫伟,张茂飞,翟建国,王崧伊,金海龙,隋海明, 来源: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年份:2016
目的探讨头面部器官组织块离断无可供吻合静脉的再植及再植后静脉回流障碍的解决方法。方法2011年12月至2015年8月,对5例无可供吻合静脉的耳、鼻、眉等头面部器官组织块离断患者进行再植,术后给予多点针刺放血治疗,解决静脉回流问题,同时给予抗凝、抗血管痉挛、抗感......
[期刊论文] 作者:赖建永,沈云海,王保平,余小权,隋海明,朱力,喻飞,, 来源:核动力工程 年份:2016
地下核电厂的安全壳深埋于地下,在地面布置大容积的高位水池,可为蒸汽发生器(SG)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的实施提供足够的重力驱动压头。本文结合地下核电厂的设计特点,提出了一......
[期刊论文] 作者:杜全红,史永安,丛海波,隋海明,翟建国,杨庆民,迟涛胜,马秉珺, 来源: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年份:2016
目的探讨采用游离髂骨移植重建外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4月因外伤导致外踝骨、皮肤缺损的5例患者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23~56岁,平均35.4岁。骨缺损部位:左侧2例,右侧3例,骨缺损均为下胚腓靭带以远,骨缺损长度3.2~4.5 cm。采用分期治疗:一期行游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