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9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艾荷,,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04
、符、节都是古代帝王的凭信物,而用途不同。现略作解说。壹·是古代帝王的印信。《说文》:“,王者印也。”但在秦以前,为印的通称,卿、大夫、士的印也称,...
[期刊论文] 作者:张峰,,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4
《楚官集释》可以说代表了学术界对楚官的最新研究成果,但其中有些官文字未被正确释出,有些则存在争议,如《楚官集释》第29号"■"当释为"薛"省,第148号(汇133)"...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彪,,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4
印在中国具有极为悠久的历史,《周礼》地官司布条下有"凡通货贿,以节出入"的记载,郑注:"节者,今印章也。"此为关于印最早的史料记载。【2】按《说文解字》释...
[期刊论文] 作者:韩回,,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04
印章是今天大家对印记的通称,中国古代又称""或"章",意义与相近。西方的古代文明也有类似的词汇:如萨珊波斯王朝使用的印章,在巴列维语中对应"muhr"一词;古埃及则曾...
[期刊论文] 作者:凯丽,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04
鉨不及见也,抑复可知矣.勿自存者,协闭自守,博综群籍,颇窥知大体,则其思也,至审.恒得之于意,遂乃肆吾拙书,何敢方为!余所不惑不解,然则以情为据,由性决,吾心缪妄,唯敬恒...
[期刊论文] 作者:周立中, 来源:中国防伪 年份:2004
我们在上文和以前的文章中曾提到,为防止“窃符救赵”的事件重演,自汉代起,书或诏书是与虎符同时使用的。但,...
[学位论文] 作者:俞明明,,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2004
作为先秦印章的统称,虽然其所产生的时代要早于秦汉印,但人们对于古的认识较之于汉印却相当滞后,可以说对于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元人的“三代无...
[期刊论文] 作者:李喜梅, 黄石,, 来源:中医药导报 年份:2004
黄石是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医大师贺普仁的贺氏火针针法优秀传承人。黄石始终工作在临床一线,从事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在田从...
[期刊论文] 作者:孙慰祖,, 来源:上海文博论丛 年份:2004
近40年中,迄今仅存的两件皇后、皇太后先后都在陕西发现,打破了隋唐之前帝后出土的零记录。千百年来颇费猜详而依然云遮雾障的帝后玉...
[期刊论文] 作者:何兆泉,,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4
中国玺印是"艺术器",更是"制度器"。度量衡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度之法",对印制度规范起着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古印自汉代以来逐渐改变"尊卑共"的先秦旧制,建立...
[期刊论文] 作者:徐畅,,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04
本文是徐畅先生著《先秦印图说》代序。该书今年一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分为三十篇,采用"以类相从"的方法,把相关的印归类为一篇展开研讨,既有以古文献为依据...
[期刊论文] 作者:萧毅, 来源:中国文字学报 年份:2004
本文主要讨论《珍秦斋藏印·战国篇》第141号的释读,认为原释为“恃”的字应该是“感”,该为成语....
[期刊论文] 作者:徐宝贵,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2004
《古汇编·姓名私》一六页下有这样一方印:...
[期刊论文] 作者:客涵, 来源:中国宝石 年份:2004
几近完美的碧矿标,产自阿勒泰可可托海,顶部红色碧共生体,预示着“红运当头” ,中间部分矿物形成花开富贵,底部绿碧形成一个“田字”,预示着“民以食为天”——土地养...
[期刊论文] 作者:罗小华,, 来源:中国文字学报 年份:2004
《古汇编》所著录的0158、0159号两枚燕中均记有"■帀",疑读为"廋师"。两印中的"廋师",可能就是《周礼·夏官》中掌管马匹的"廋人"。经查证,虽然这两枚燕的印面较大,但...
[期刊论文] 作者:蒋耀辉,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4
【正】于省吾《双剑誃古器图录》和黄濬《邺中片羽》曾刊载三方古,据说上世纪30年代出自安阳殷墟,故称"安阳三",因文奇异不识,又被称为"奇文印"(图一)。...
[报纸论文] 作者:张振谦,, 来源:中国文字学报 年份:2004
印是重要的战国文字资料,本文对齐、燕印文字"■、■、■"等做了考释。认为"■"为"■"字异体,"■"作为姓氏可读为"殷";认为燕文字"■、■、■"所从的"每"旁,都是从"女"...
[期刊论文] 作者:朱疆,, 来源:中国文字研究 年份:2004
这一现象在古文字中比较普遍。这是因为古文字“所能施展的面积较小,笔划适宜于简省。另一方面,古(尤其是私)由于使用者的广泛,而大量...
[期刊论文] 作者:根远,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04
战国古是中国印章史上第一个高峰,它是社会生产力长足发展、思想文化百家争鸣时代的珍贵结晶。早在金石学勃兴的宋代,人们已开始了对古代印章包括我国古的著录,但并不明...
[学位论文] 作者:阳明,, 来源:西南大学 年份:2004
印专指秦统一以前的官私印,所载文关乎时下职官制度、地方建制以及姓氏文化、精神风尚诸多内容,史学价值极高。战国时期,分国林立。受地域影响,各国玺印在形制、钮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