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3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2021
我跟孙用先生并无深交.所谓“印象”,是指他在我头脑中留下的一些迹象.这些迹象或清晰,或模糊,无法取代对他的深入研究和全面评价.rn早在中学时代,我就通过鲁迅作品接触了匈...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民主 年份:2021
博识者告诉我,一把尺子究竟有多长,在数学家和量子物理学家口中是说不清楚的。因为尺子的两端并非是绝对的直线,弯曲度越大量出的结果就越长。再说,物质是可以分割的,而这种分割是永无止境的,所以得不出一个绝对值。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拿尺子去度量人,也可能得出不同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21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4月,18周岁的周豫才(同年改名为树人,1918年以笔名鲁迅闻名文坛)告别故乡,去南京投考无须学费的江南水师学堂.临行前母亲含泪交给他筹措的八元川资,并说:“俗话说,穷出山.你要争气.”第二年,他托学友还给母亲四块银洋——这是他省下的四......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21
越老越觉得知识欠缺,亟须恶补。重读汪曾祺就是我补课的内容之一。汪曾祺并不希望把他弄成热点,但事实上他如今已经成为热点。汪曾祺也受不了那种自信满满的批评家,但我既不是批评家,又从来都缺乏自信。我只是他的一个普通读者,而汪曾祺是尊重读者的。他认为一篇作品......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2021
无论就资历抑或学识,我都没有资格对老作家徐懋庸的历史功过进行评价.对于1935年至1936年中国文坛发生的“两个口号论争”(即周扬率先提出的“国防文学”口号和鲁迅此后提出...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2021
记不清哪年哪月,有人发表了一篇谈杨荫榆的文章,影响颇为广泛.作者系其亲属,既提供了一些局外人难以知悉的情况,又难免不知不觉间有溢美之词.于是我写了一篇《我也来谈杨荫榆...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21
越老越觉得知识欠缺,亟须恶补.重读汪曾祺就是我补课的内容之一.汪曾祺并不希望把他弄成热点,但事实上他如今已经成为热点.汪曾祺也受不了那种自信满满的批评家,但我既不是批...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21
阐释和阐释学,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是一个既陌生而又熟悉的概念。说陌生,是因为“阐释学”的正式提出应该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情,一般人对外国或中国古典时期的“阐释”缺少系统研究,对西方现代阐释学更为隔膜。说熟悉,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切身感受过的事情。凡接受......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2021
高君宇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领袖之一;石评梅是他的革命情侣,1920年代的著名女作家.他们合葬在北京陶然亭的墓地是红色教育基地.现存高君宇致石评梅书信仅十五封,还有残缺;石评梅致高君宇函更少,有关日记又已缺失.本文根据现存档案,同时代人的回忆录,以及石评梅、......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2021
鲁迅明确表示,他的《阿Q正传》“实无改编剧本及电影的要素”,但事实上却有不少改编本.据我所知,仅话剧改编本至少有六种,其中许幸之、田汉、陈白尘的改编本影响最大.鲁迅诞生一百周年之际,上海电影制片厂还根据陈白尘的改编本将《阿Q正传》搬上了银幕.此前,香......
[期刊论文] 作者:胡少卿 黄海飞,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21
鲁迅研究专家、原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陈漱渝称作者黄坚是“鲁研界外的高手”。黄坚为江西萍乡人,定居南昌,曾著有《思想门:先秦诸子解读》。现特邀两位学者就《桃花树下的鲁迅》展开对话。  ...
[期刊论文] 作者:陈艳冰, 来源:粤海风 年份:2021
鲁迅研究大家陈漱渝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