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1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08
本书是作者有关鲁迅演讲词的首次结集。全书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对鲁迅其人的认识和对鲁迅思想及创作的理解,如《鲁迅其人及其人学思想》、《假如鲁迅活到今天》等。...
[期刊论文] 作者:张扬,,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8
丁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曾郑重嘱托陈漱渝给张扬捎话……著名作家魏巍逝世后,各大媒体都作了报道。我本人还是小孩时便熟读《谁是最可爱的人》,进中学后又从语文课本上读到这...
[期刊论文] 作者:周海婴,,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08
《鲁迅研究月刊》编辑部:下面的一封信曾在今年《纵横》杂志第7期刊出,指出今年《纵横》第4期陈漱渝先生《1944:鲁迅藏书险遭出售》一文史实上的错误,但该刊违背刊用“读者来...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两岸关系 年份:2008
许寿裳是在1946年6月赴台筹组台湾省立编译馆的。他主持编译的首要任务,就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肃清日本殖民文化的遗毒。在对许寿裳文化业绩进行全面评估的时候,绝不能忽略他...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08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8
读书的意义与方法已经成为了一个古老的话题。人们公认,书籍是人类奋斗史上的精神硕果,是人类文化学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是人们心灵的眼睛,智慧的乳汁,思想的母胎;能...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公务员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自然也会有其特殊的心理问题。我们应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心理建设。首先,公务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一方面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另一方面共同营造...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8
回忆录不仅能够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而且还能提供更为丰富的素材和生动的细节,甚至能订正文献记载的讹误。大体而言,回忆录的失真有两种情况:有意作伪和无意失真。鉴别回忆录的最......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2008
"幽默大师"林语堂在他的一生中,曾两次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一次是发生于1929年的《子见南子》演出事件,另一次则是1955年发生在"狮城"的"南洋大学事件"。...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2008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群言 年份:2008
近日有报道说,作家陈丹燕查阅了大量上海殖民机构的档案,叉进行了一系列调查访问,发现解放前的上海公园根本没有悬挂过“华人与狗不得进入”的牌示,认为“‘华人与狗不得进入’是......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各界 年份:2008
一  据统计,现存鲁迅藏书有4062种,约14000册,其中中文书籍2193种,外文书籍1869种,包括中文线装书、中文平装书、俄文书、西文书、日文书等.鲁迅1936年7月7日致赵家璧信中...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8
一引言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幽默大师”林语堂(1895-1976)在他的一生中,曾两次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一次是发生于1929年的《子见南子》演出事件,另一次则是1955年发生于......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纵横 年份:2008
一据统计,现存鲁迅藏书有4062种,约14000册,其中中文书籍2193种,外文书籍1869种,包括中文线装书、中文平装书、俄文书、西文书、日文书等。鲁迅1936年7月7日致赵家璧信中说:...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08
“霹雳火”林庚白1934年3月4日晚,南社社友109人假上海北四川路新亚酒店雅集。洒酣耳热之际,社友胡怀琛提议,由柳亚子仿照“东林点将录”、“乾嘉诗坛点将录”的前例,开拟当...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08
我接触徐懋庸的名字,是通过鲁迅那篇著名杂文《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而跟他本人接触则是始于1976年7月。当时我刚从北京一所普通中学调进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民主 年份:2008
许广平同志不仅是鲁迅的夫人和战友,而且是优秀的社会活动家和文化战士,中国现代妇女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继参加中国民主促进会之后,她又于196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无...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08
郑振铎先生有一篇悼念鲁迅的文章,内容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但标题却记得清清楚楚。那五个字是:《永在的温情》。我长期悟不出能够铭记这五个字的个中奥秘。直到向古稀之年迈进...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08
1991年1月22日和23日,我花了两个上午前往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胡适纪念馆采访王志维先生。王先生当时是胡适纪念馆的实际负责人(有人称他为馆长,有人称他为馆主任)。1989年9月...
[期刊论文] 作者:陈漱渝,,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2008
今年2月初,我收到了周海婴先生寄来的一篇大作:《回忆录蕴藏历史价值——读〈梅志文集〉有感》,发表在1月31日《人民日报》的“文艺评论”版;同文亦刊载于《鲁迅研究月刊》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