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3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永金,,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06
【正】每当我想起学生犯了一个小错被大声呵斥时,每当我想对学生的成绩求全责备时,我就会想起我自己读小学时的往事。一个很偶然很偶然的机会,早已过了入学年龄的我阴差阳错...
[会议论文] 作者:陈永金,李卫红,刘加珍, 来源: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林业及生态建设领域相关学科 年份:2006
通过对塔里木河中游地区输水堤防修建后有生态闸和无生态闸断面地下水位、水质和生态变化监测,结果发现:有生态闸断面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矿化度都保持在理想范围内;而无生态闸断面的地下水埋深持续下降,地下水水质变化呈恶化趋势。由于生态对环境变化的迟滞性特点,有......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卫红,陈永金,陈亚鹏,黄湘, 来源:资源科学 年份:2006
本文结合塔里木河下游六次生态输水过程(2000年-2004年)和对40眼地下水监测井水质分析资料,重点研究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对地下水位和地下水质的影响以及地下水位与水质的变......
[会议论文] 作者:何斌,陈亚宁,李卫红,陈永金, 来源:中国科协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新疆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博士生论坛 年份:2006
本文以塔里木河流域下游胡杨和柽柳为研究对象,结合地下水位变化,运用PHYTALK植物生理生态监测系统,对干旱环境下的两种植物液流进行了测定分析,旨在揭示干旱胁迫下两种植物的液......
[会议论文] 作者:陈永金,李卫红,刘宏霞,何斌, 来源:中国科协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新疆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博士生论坛 年份:2006
本文结合五次输水后地下水埋深和地下水化学变化的适时监测资料,分析了地下水化学的变化特征以及不同输水方式对水盐运移的影响,为塔里木河下游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论文] 作者:陈永金,陈亚宁,李卫红,刘加珍,, 来源:环境科学 年份:2006
通过对塔里木河下游英苏断面地下水化学特征在生态输水作用下变化的观测资料研究发现,地下水化学特征对间歇性输水的响应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在受输水影响的初期地下水中矿化度......
[期刊论文] 作者:陈永金, 陈亚宁, 李卫红, 刘加珍,, 来源: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2006
结合2000—2005年塔里木河下游间歇性输水过程中地下水化学与地下水位变化的监测资料的分析发现:地下水化学特征对间歇性生态输水的响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地下水化学特征对......
[期刊论文] 作者:刘加珍,陈亚宁,李卫红,陈永金,, 来源:地理学报 年份:2006
以塔里木河多年平均地下水位数据为依据,将地下水位划分为6个环境梯度,各梯度上6次重复采集植被样地数据。从物种多样性、植被盖度与群落类型等几方面分析了植被的受损过程,以及导致此过程的受损机理。结果表明:(1)草本植物丰富度受损发生在地下水埋深大于4 m,......
[会议论文] 作者:刘加珍,陈亚宁,李卫红,陈永金, 来源: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林业及生态建设领域相关学科 年份:2006
分析了塔里木河中游河岸林水土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三个监测断面的水分条件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乌斯满断面水分条件最好,阿其河次之,沙子河断面最差,而土壤要素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回归分析表明,水分因子是该区域植物多样性的主导因子......
[会议论文] 作者:刘加珍[1]陈亚宁[2]李卫红[2]陈永金[2], 来源: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林业及生态建设领域相关学科 年份:2006
分析了塔里木河中游河岸林水土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三个监测断面的水分条件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乌斯满断面水分条件最好,阿其河次之,沙子河断面......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