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3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冯巍,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陈望道的美学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实践品格,在中国近现代美学思想发展史上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在陈望道一生的理论探索中,"大众"占据着特别突出的位置。他一直坚守马克思主义...
[期刊论文] 作者:冯巍,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2003
陈望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指导修辞研究,第一个站在理论的高度从美学角度系统全面地探索修辞规律,形成了语言美学的鲜明风貌。在构筑修辞理论体系时,始终以一个美学...
[期刊论文] 作者:郑颐寿,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本文从陈望道先生两个时期不同的'修辞学研究对象论'的比较论析中,阐明了望老修辞学思想的两度飞跃,论析了望老的'大修辞学'观点与吕叔湘、张志公的'辞...
[期刊论文] 作者:赵毅, 来源:平顶山师专学报 年份:2003
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深入地影响了20世纪的中国语言学.本文初步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陈望道在汉语修辞学和语法学研究中对索绪尔理论的介绍和运用....
[期刊论文] 作者:李熙宗, 来源:平顶山师专学报 年份:2003
在对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的不同版本修改情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进而对该书作者陈望道先生的治学精神,从学习新知,与时俱进;注重事实,实事求是;努力创新,态...
[期刊论文] 作者:红霞云,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年份:2003
陈望道,中国当代语文学家和教育家。历任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大学教授,上海复旦大学校长。他毕生从事文化教育和语文研究工作,不仅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开拓者...
[期刊论文] 作者:许光灿,,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中国修辞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对积极修辞有独到的见解.陈望道先生说:"积极的修辞,却要使人‘感受'."()他总结了38个辞格,陈望道先生及后来修辞...
[期刊论文] 作者:刘自立,, 来源:当代小说 年份:2003
近读海外报章一文,提到胡适主张白话,废弃古文,是对中国文化的“自杀”行径,我以为,这“自杀”是一种非常迟缓的自绝,因为一则不是速死,因为杀而无尽--古文几千年,语体文不过...
[期刊论文] 作者:阿伟,,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3
1920年1月,陈独秀坐着李大钊赶的马车,悄悄离开北京前往上海,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俩人约定各自在南方和北方活动,组建一个政党。陈独秀离京前,特地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借了...
[期刊论文] 作者:周探科,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3
陈望道先生是较早给“委婉”下定义的学者之一。他在1933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中即已指出:委婉...
[期刊论文] 作者:贡贵训,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03
自从陈望道先生在中提出两大分野的修辞体系以来,学术界展开长期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消极修辞的有无.其实人类的语言诞生之日修辞也同时产生,消极和积极的修辞观...
[期刊论文] 作者:刘凤玲,, 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辞趣是陈望道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术语 ,它是一类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言语现象。文章立足于辞趣的三种主要类型和修辞效果进行探索...
[期刊论文] 作者:张贻贝,, 来源:春秋 年份:2003
由于珍藏陈望道先生于1920年翻译,上...
[期刊论文] 作者:林界军,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2003
现代汉语修辞学自唐铖草创、陈望道集大成,迄今八十年,一直沿袭着一种基本范式,就是以"辞格"为中心:各种修辞著作,甚至于从中小学语文教材直到大学中文...
[学位论文] 作者:尹世尤,, 来源: 年份:2003
它创始于1919年6月16日,由邵力子主编,陈望道协助编辑。 《觉悟》面世正值中国五四运动向纵深发展,各种思潮相互激荡,...
[期刊论文] 作者:傅轩, 来源:风景名胜 年份:2003
金华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具有2200多年的建置史,曾被作为南宋王朝的陪都,涌现过影响深远的"金华学派",涌现过骆宾王、张志和、宗泽、宋濂、朱丹溪、李渔、陈望道、吴晗、冯雪...
[期刊论文] 作者:宗廷虎,赵毅,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2003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汉语修辞学继承陈望道以来的学术传统,不断扬弃"辞格中心论"思想,积极拓展研究领域,立足于提高言语交际的效果,探索语言运用的方法和规律,取...
[期刊论文] 作者:何修才,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3
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一书问世以来,中国学术界开始对修辞产生了兴趣,修辞的领域越来越宽,辞格的种类越来越多。近年来,除中学教材里说的“常见”的十几种修辞格...
[期刊论文] 作者:张炼强,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2003
本文思考了三个问题.一、把索绪尔提出的能指和所指的概念与陈望道提出的辞面和辞里的理念运用到对修辞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思考上,是一个有创意的尝试.二、索绪尔这两个概...
[期刊论文] 作者:乐思,, 来源:学习与实践 年份:2003
出席会议的有中共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岱梨,著名文化史专家冯天瑜,著名作家方方,以及武汉大学教授陈望衡、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