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53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洪光祥,陈振兵, 来源:实用手外科杂志 年份:2006
神经损伤的修复通常采用两神经断端的端端吻合,直至今日仍然如此.神经端侧吻合是将损伤神经的远断端缝合到相邻健康的神经干上,或者取一段神经段以端侧吻合的方式桥接于正常...
[期刊论文] 作者:聂铭博,陈振兵, 来源:国际骨科学杂志 年份:2006
人体某些组织和器官出现纤维化可导致其功能受损,甚至丧失。大量研究证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效应则主要通过多种途径下传,最终由下游效应因子结缔......
[期刊论文] 作者:熊元波,陈振兵, 来源:华中医学杂志 年份:2006
舟骨骨折后不愈合和舟月骨间韧带损伤最终导致腕退行性关节炎,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腕关节融合,但融合后腕关节功能完全丧失。1999年4月~2002年12月,我科采用腕关节近排腕骨切除术治......
[期刊论文] 作者:陈振兵,洪光祥,Germann G, 来源:中华骨科杂志 年份:2006
目前,治疗非移位性舟骨骨折常规采用石膏托外固定8~12周,但长时间外固定可导致前臂肌肉萎缩及各种不适.2000年5月至2002年5月,在德国Ludwigshafen创伤外科中心,对17例非移位性舟骨骨折患者采用Martin螺钉经皮穿针内固定进行治疗,效果优良。......
[期刊论文] 作者:陈振兵,洪光祥,Germann G, 来源:中华骨科杂志 年份:2006
目前,治疗非移位性舟骨折常规采用石膏托外固定8-12周,但长时间外固定可导致前臂肌肉萎缩及各种不适,2000年5月至2002年5月,在德国Ludwigshafen创伤外科中心,对17例非移位性舟骨折患者采用Martin螺钉经皮穿针内固定进行治疗,效果优良。......
[期刊论文] 作者:杨家辉,洪光祥,王发斌,陈振兵, 来源:中华手外科杂志 年份:200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FK506对神经端侧吻合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ar大鼠取右侧腓总神经切断后,近端结扎并反转缝于邻近肌肉上,远端与胫神经外膜开窗处行端侧缝合.左侧为正常对照.术后分为5组,每组6只.于术后当天开始,每组于动物右小腿外侧肌肉内分别注射生......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燕花,洪光祥,王发斌,陈振兵,康皓, 来源: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年份:2006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肘管综合征行尺神经松解前置术后患肢不制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43例老年肘管综合征患者,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60~81岁,平均67岁。病......
[期刊论文] 作者:陈燕花,陈振兵,康皓,王发斌,洪光祥, 来源: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年份:2006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ATP)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肌源性干细胞(MDSC)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根据细胞贴壁能力的差异,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MDSC,应用MTT比色测定法和流式细胞仪(FCM)分析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经ATP作用后,A490......
[期刊论文] 作者:陈振兵, 洪光祥, 陈燕花, 郑怀远, 康皓, 黄启顺, 翁, 来源: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2006
目的:探讨失神经过程中的肌源性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其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了解其生长规律并进行体内定位。方法:实验于2004-01/2005-1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
[期刊论文] 作者:陈振兵, 洪光祥, 王发斌, 康皓, 黄启顺, 翁雨雄, 李, 来源:中华手外科杂志 年份:2006
目的评价腕关节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7月—2004年12月,采用腕关节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腕关节炎21例。随访内容包括腕关节疼痛程度、手指关节活动度...
[会议论文] 作者:陈振兵;洪光祥;陈颜花;郑怀远;康皓;黄启顺;翁雨雄;, 来源:第八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国际显微外科研讨会 年份:2006
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染肌源性干细胞效果及IGF-1基因表达情况. 方法:取失神经骨骼肌,分离、接种培养肌源性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用Lipofectamine介导,将重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