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5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魁,, 来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正】 板书设计得好,可以成为“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成为“教师教学时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它还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魁,,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2
柳永的《雨霖铃》词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为历来人们所喜爱与欣赏的写离情别绪的典范之作。而词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又是千古为人广为传诵...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魁, 来源:当代修辞学 年份:1986
【正】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篇文彩丰富而又文笔清新的骈体书信小品。作家生活在骈体文畸形兴盛时期,当时作品多华丽纤巧,而内容却空虚贫乏。可吴均的这篇文章既能遵循骈...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魁,, 来源:当代修辞学 年份:1993
中学修辞教学的现状是,仅教十几个常见的辞格,连权威性高校招生考试的命题也落脚到这些“辞格”的应用考查上,修辞教学已走进僵化、简单化的胡同。针对上述情况,我对中学修辞教学......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魁,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年份:1995
《孔雀东南飞》一诗叙述兰芝被遣经过一段中,写到兰芝、仲卿迫于焦母封建家长制的淫威不得不盟誓分别时,用“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表达他们的依恋情深。但“依依”当作何...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魁,,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1
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杰作,这封骈体书信写得文辞优美,委曲婉转。该文成为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是因为作者不仅就陈伯之叛梁投敌的错误能恺切说理,而且...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魁,, 来源:读书月报 年份:1956
有一所高等学校的图书馆,在看到报刊上批评华岗著作的文章以后,就把华岗的一切著作挑出来,停止出借。山东大学出版的“文史哲”杂志,也因刊有华岗的文章不借出了。又因为“...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魁,,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0
高语课本《戊基商人》一文中在写到培拉里奥不能到庭审判夏洛克和安东尼奥同的债务纠纷时有信致公爵说明原因,在这封信中他提到因“抱疾方”不能出庭,特请人代理,内有一句话...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魁,,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1
文言文教学如何达到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我认为在词语教学中抓好比较归类和相机启发诱导,渗透有关知识的讲授是培养学生获得这种能力的正确做法。因为要有...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魁,,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5
戍、戎、戊、戌这四个字的形体区别甚微,而在中学教材中出现甚多。“戍”字读shù,甲骨文作“(?)”,象人持戈之意。到了小篆则化成“(?)”。许慎《说文》:“守边也,从人持戈...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魁,,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8
文章总是为时、为事、为人而写的,因此构思文章时总要考虑背景因素。根据这一认识,读者学文时也不应放过对背景的考虑和分析,只有透过背景才能认识作者为文的意图。因此,我...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魁,,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7
一、食、飨、餐。《诗经二首》中有“不素餐兮”、“不素飧兮”,“不素食兮”三句,课本注“素餐”为“白吃,指不劳而食。下文‘素食、‘素飧,(sun)意思相同。”这条注释欠精...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魁, 来源:安徽教育 年份:1984
课外阅读对青少年思想发展的特殊意义,就在于它起着潜移默化、移情怡性的作用。但是有一些学校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人认为课外阅读会影响学生的正课...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魁,,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4
《智取生辰纲》中有这样一句:“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热便行,日中热时便歇。”课文注为[端的]真的,确实.这也有点牵强。按“端的”有二义,一为“果然”;一...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魁,,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4
人们常常用意境开阔、意境深邃来称赞一些优秀的创作,而用没有意境或意境不高来贬斥一些不好的作品,意境成了人们评价文艺创作的一个标准。那究竟什么是意境呢?简言之,意境...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魁,王澈,,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91
《屈原列传》:“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这“自为”课本注为“为自己”,是把“为”解作“做”的,课本旧注为:“自为,自己做好国君。为,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