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16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作红, 来源:科学启蒙 年份:1997
蕈菌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摄食蕈类,知道蕈菌味道鲜美可口,一千多年前的文献记载了用蘑菇治病,至于吃蘑菇中毒,虽然在七百...
[期刊论文] 作者:陈作红, 来源:科学启蒙 年份:1996
“出于树者为蕈、生于地者为菌”,蕈菌俗称为“蘑菇”,它们是指那些肉眼可见、双手可采的各类真菌。在已被人类认识和描述过的7万种真菌中,约有1万种是我们称之为蕈菌的真菌...
[期刊论文] 作者:陈作红,张志光, 来源:菌物系统 年份:2000
本文对采自湖南莽山的26种鹅膏菌属(Amanita)真菌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较好的6个引物,每个引物能产生1~10条DNA条带,获得的RAPD谱带清晰并呈现多态性OPG15、OPH04两个引物扩增的RAPD谱......
[期刊论文] 作者:陈作红,张志光, 来源:中国食用菌 年份:1997
本文报道了湖南莽山自然保护区鹅膏菌属真菌25种,其中裸柄鹅膏、锥鳞鹅膏、A.hemibapha Subsp similis、小托鹅膏黄色变种4种为国内新纪录种,湖南首次记录9种,有毒鹅膏13种,并讨论了其分类与生态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陈作红,张志光, 来源:菌物系统 年份:1999
利用反相市郊和液相色谱(HPLC)、紫外吸收光谱、擀谱分析了灰花纹鹅膏Amanita uliginea,白毒鹅膏A.verna,鳞柄白毒鹅膏A.virosa,豹斑鹅膏A.pantherina等四种剧毒鹅膏菌的肽类毒素,结果表明:A.fuliginea、A.verna含有九种标样毒素中的七种,A.virosa含有九种标样......
[期刊论文] 作者:陈作红,张志光, 来源:生命科学研究 年份:1998
在进行鹅膏菌属蕈菌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时,对RAPD分析过程中的DNA提取方法、DNA纯度、模板DNA:和dNTP浓度、循环次数、DNA不同来源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索,结果表明:DNA不同提取方法具有相同的扩增......
[期刊论文] 作者:陈作红,张志光,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年份:2000
采用PDM等三种培养基成功分离8种鹅膏菌,分离鹅膏菌的最佳组织为外(内)菌膜尚未破裂的幼嫩菌褶组织,并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对分离菌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所得菌丝体DNA与该种鹅膏菌子实......
[期刊论文] 作者:陈作红, 张志光, 张平,, 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8
采用了十几种用于分离外生菌根的培养基分离鹅膏菌.结果表明,PDM、M-76、MMN3种培养基比较适合于鹅膏菌菌种的分离.尤以PDM最佳.目前已分离成功8种鹅膏菌,它们分别为:Amanita...
[期刊论文] 作者:李名扬,陈作红, 来源:农业科技情报(西南农学院)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陈作红,黄咏贞, 来源:食用菌学报 年份:1997
本文探讨了棉籽壳栽培金针菇不同生育阶段基质组成元素的变化及其转化的情况。结果表明。金针菇对基质中C、N、P、K的转化率较高,分别为7.54%,17.82%,85.93%和21.04%,而对Na、Ca、Mg、Zn、Cu、Fe等微量元素的转化率较低。......
[期刊论文] 作者:贺正兴,陈作红, 来源:湖南林业科技 年份:1997
应用石蜡切片和生理生化测定等方法,对15种松树最易遭受枯梢病菌侵染的嫩梢,进行形态结构解剖学检测和歧层内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测定,探讨其抗病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形态解剖这方......
[期刊论文] 作者:董国日,张志光,陈作红, 来源: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0
鹅膏菌毒是一类真菌的总称 ,误食野生蘑菇的中毒事件中 ,95%以上由鹅膏菌引起 .国外自六十年代起 ,对其毒素毒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而国内则只是在九十年代才开始这方面的工...
[期刊论文] 作者:孟祥贤,张志光,陈作红, 来源:生命科学研究 年份:2001
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成熟度的古尼虫草进行了组织学观察 ,结果表明 :古尼虫草子囊顶部有增厚的帽状结构 ,包裹子囊壳的菌丝致密而纤细 ,子座菌髓管状菌丝粗壮而疏松 ,形成很多的中空结构 ;古尼拟青霉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 ,形成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
[期刊论文] 作者:周素荣,张志光,陈作红, 来源:食用菌 年份:1995
湖南省多丘陵地,是有名的茶乡,每年都有一批老茶树更新,所剪下大量的枝叶,如能用于栽培香菇以替代部分木材,是茶区开展多种经营一条新途径。为此,我们作了有关栽培试验...
[期刊论文] 作者:孟祥贤,张志光,陈作红,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年份:2001
用古尼拟青霉(paecilomyces gunnii)不同生长天数的培养液所培养的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经紫外辐射后,其活菌数有很大差异.说明古虫尼草处于稳定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所...
[期刊论文] 作者:包海鹰,陈作红,等, 来源:菌物系统 年份:2002
采用HPLC法对长白山地区分布的10种鹅膏菌中的α-鹅膏毒肽(α-amanitin)、β鹅膏毒肽(β-amanitin)和鬼笔毒肽(phalloidin)3种毒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白鹅膏(A.verna)和...
[期刊论文] 作者:董国日,张志光,陈作红, 来源:生物学杂志 年份:2000
鹅膏菌是一类真菌的总称 ,误食野生蘑菇的中毒事件中 ,95%以上由鹅膏菌引起。国外自六十年代起 ,对其毒素毒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而国内则只是在九十年代才刚开始这方面的工...
[期刊论文] 作者:陈作红,张志光,张天晓,, 来源:菌物系统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东屏,张志光,陈作红,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年份:1997
报道高脚小伞菌丝体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结果.多种因素影响原生质体的产量及再生率,在最适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可达2.54×106个/ml,再生率达23.6%,还对原生质体的活力及核数进行了测定,本研究为进......
[会议论文] 作者:张志光,周素荣,陈作红, 来源:1999年菌物学教学.科研研讨会 年份:1999
该文报道了在真菌学实验教学中原生质体细胞核染色方法,实验材料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Ahlb)cohn.]、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V.Tiegh)、稻梨孢霉(Pyricularia oryzae Cavara)和高脚小伞(Macrolepiota procera sing)的原生质体,用甘油蛋白胶将原生质体固定于载玻片自然干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