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5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年份:2010
阮长耿院士心系振兴我国医学事业的宏伟目标,潜心学术、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发现并从事世界上第一株被国际公认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研究。创建了国内第一个血栓与...
[期刊论文] 作者:阮长耿,, 来源:临床血液学杂志 年份:2010
[期刊论文] 作者:阮长耿,, 来源:医学研究生学报 年份:2010
苏州大学内科血液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也是江苏省临床医学中心;学科实验室于2007年3月被评为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一个学科的建设离不开几代人的努力:第一代学术带......
[会议论文] 作者:阮长耿, 来源:第5届全国检验与临床学术会议暨国际检验与临床高峰论坛 年份:2010
[会议论文] 作者:阮长耿, 来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年份:2010
血栓形成即血液成分在人体局部血管内的异常凝集,可发生在动脉,也可发生在静脉内.动脉血栓形成是造成90%以上的心肌梗死,80%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动脉栓塞性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发达国家首位的死亡原因;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统称静脉血栓栓塞病,是发达国家继心肌梗死和......
[会议论文] 作者:阮长耿, 来源:2010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 年份:2010
癌肿与血栓间的关系由法国医生Armand Trousseau于1865年首次提出,一个多世纪以来广受关注。近年来在临床、实验室以及流行病学上又有很多新的进展。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
[期刊论文] 作者:沈蕾,董宁征,阮长耿, 来源: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年份:2010
ADAMTS13是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其含量与活性的改变与血栓及炎症性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就ADAMTS13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炎症性疾病的关系,及其在白细胞流动和黏附中的机制作一综述。......
[期刊论文] 作者:马珍妮,董宁征,阮长耿, 来源: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年份:2010
目的 该研究旨在得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中重组的CUB区蛋白,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功能.方法 利用脂质体将编码CUB区序列的重组质粒pSecTag-CUB转染Hela细胞.用潮霉素...
[期刊论文] 作者:张婷婷,赵益明,江淼,阮长耿,, 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年份:2010
本研究构建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A1A2A3区(vWF-A1A2A3)编码序列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HO细胞表达,为探讨vWF-A1A2A3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根据已公布的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方法从...
[期刊论文] 作者:赵益明,何杨,徐海燕,阮长耿, 来源:中华核医学杂志 年份:2010
目的 探讨可溶性血小板糖盏蛋白(sGC)和血小板生成素(TPO)测定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建立的sGC免疫放射分析法(IR...
[期刊论文] 作者:张露璐,余自强,张威,阮长耿,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年份:2010
目的 分析血友病A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凝血因子Ⅷ(FⅧ)抑制物产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血友病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用一期法检测FⅧ活性,确定血友病的严重程度;对85例经过FⅧ替代治疗的患者进行FⅧ抑制物检测,并分析FⅧ抑制物产生的相关闪素......
[期刊论文] 作者:薛雷喜,江淼,谢丽倩,阮长耿,, 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年份:2010
本研究探讨硼替佐米对内皮细胞株HMEC-1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录调节活性和膜联蛋白A2(AnnexinA2)表达强度的变化以分析VEGF基因表达变化可能的...
[期刊论文] 作者:沈蕾(综述),董宁征(审校),阮长耿(审校), 来源: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年份:2010
ADAMTS13是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其含量与活性的改变与血栓及炎症性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就ADAMTS13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炎症性疾病的关系,及其在白细胞流动和黏附中...
[会议论文] 作者:李素萍,王志成,赵丽丽,阮长耿,戴克胜,, 来源: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年份:2010
目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与受损伤血管表面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结合是血栓形成的起始步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GPIbα在血小板凋亡及血栓形成负反馈机制中的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李锦霞, 杨炳华, 何杨, 赵益明, 朱明清, 阮长耿,, 来源: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2010
目的建立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方法,并对方法学及临床应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用包被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Ⅱb、Ⅲa、Ⅱb/Ⅲa单克隆抗体的微球捕获与血...
[期刊论文] 作者:戴克胜,刘光磊,王月丹,李素萍,阮长耿,, 来源: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年份:2010
[期刊论文] 作者:张卫林,元艳宏,赵丽丽,阮长耿,戴克胜,, 来源: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年份:2010
[期刊论文] 作者:马珍妮,董宁征,白霞,杨剑峰,谢丽倩,阮长耿,,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2010
目的获得重组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的N端片段(1-289氨基酸),进一步研究其在血栓与止血过程中的生物功能。方法利用质粒pCMV3(编码GPIbαH1-V289)设计引物,构建pQE30-GPIbα...
[期刊论文] 作者:胡坤, 刘金霞, 卢国元, 王兆钺, 苏健, 阮长耿,, 来源:江苏医药 年份:2010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及vWF裂解酶(vWF-CP)活性检测及其在CK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31例狼疮肾炎(LN组)、45例糖尿病肾病(DN组)、25例原发...
[期刊论文] 作者:汪安友,刘芳,马珍妮,董宁征,张敬宇,阮长耿,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年份:2010
目的 初步研究并探讨ADAMTS13蛋白C-末端结构域变化在调节其酶活性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人全长野生型及缺失C-末端TSP8和CUB结构域的截短型重组ADAMTS13基因转染Hela细胞并稳定表达.分别在静态尿素变性条件及蜗旋装置提供的高剪切力条件下观察这两种ADAMTS13蛋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