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0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冯肖华,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阎纲:评论诗与诗的评论阎纲是我国新时期著名的中年评论家,是一切真正作家的知音。他的文学评论热情活泼,文采洋溢,耐读耐思,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1932年8月14日,阎纲出...
[期刊论文] 作者:胡德培,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5
【正】 不久前,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阎纲的《文坛徜徉录》,引起了文坛的瞩目和兴奋。 我觉得,对于阎纲的文学论评,我们应当放在一定的时代和文学的发展中,特别是放在中国新...
[期刊论文] 作者:阎纲, 来源:今传媒 年份:1995
电脑换笔答友问阎纲著名作家阎纲致本刊主编的信王鹏老兄:久疏问候,可好?您多次向我约稿.非常感谢。作家换笔,时代潮流,奉上小文,力求生动活泼,不知合君意否?心到简复(怕邮失),不用请退。...
[期刊论文] 作者:阎纲, 来源:榆林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榆林聚会我告假了,感谢诸位的厚意.《群山——马文瑞与西北革命》读后甚喜,比我预想的还要厚重.那天在人民大会堂的会上,老同志们那样称赞这部作品,足以见得您对于马文瑞同志...
[期刊论文] 作者:阎纲, 来源:电影文学 年份:1985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二日,《电影文学》编辑部朱晶与阎纲就电影问题自由交谈。问:近年你对电影挺关心,不但“触电”,而且“带电作业”,写了一些电影评论……答:我写电影评论始于一九...
[期刊论文] 作者:阎纲,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96
殷忧启圣梦即真阎纲冰心说她最喜欢散文,很爱读散文也很爱写散文。冰心早期的散文温、良、恭、俭、让,爱心可鉴;冰心晚年的散文酸、甜、苦、辣、咸,怨而不怒。我尤其爱读冰心老辣...
[期刊论文] 作者:李咏吟,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96
智者的背影:冯牧、阎纲、雷达的批评论李咏吟回顾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我们的理论视野不得不在历史的长河中起起落落,总不免有一种苍茫感。尽管文学批评总是鲜明地体现出...
[期刊论文] 作者:阎纲,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6
知识分子的悲剧──读韦君宜《露莎的路》记阎纲对于韦君宜说来,想写《露莎的路》这样一部小说并非近事。她说她早就想写,也早就可以写的,但是一直拖到病倒之后。她已经半身不遂...
[期刊论文] 作者:阎纲, 来源: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5
阎纲是我国当代知名的文学评论家。他写的《我吃下一只...
[期刊论文] 作者:阎纲, 来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年份:1995
新的思路新的轰动阎纲有一道彩虹/不出现在雨后/不出现在天空/它常出现在我心头/当我思念你的时候/总是用它的这端来系我/用它的那端来系你……──听众寄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说...
[期刊论文] 作者:傅愈,,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84
【正】 今年四月,我出差到北京,寓作协院内,日夕与阎纲同志相处。这期间,正值他的《文坛倘佯录》出版,工余饭后,我们打开这两本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新书,指指划划,评评点点,挑错...
[期刊论文] 作者:阎纲, 来源:中国电视 年份:1998
──看电视连续剧《司马迁》阎纲屈原是最早的诗人,司马迁是最早的作家,都是中国文学的祖师爷。两千年来真正称得上作家的包括当令不愿玷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称号的人,没...
[期刊论文] 作者:高志茹, 来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阎纲是当代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从五十年代起,他就辛勤地耕耘在文艺批评的园地里。近三十年的时间,他一直为当代文学的发展、繁荣而“呐喊”、奔波。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十...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志伟, 来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朱寨同志在题为《历史转折中的文艺批评》的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理论二集导言中,对阎纲同志近几年来的文艺批评实践,作了这样的评价;“标志着今天文学批评水平的中年评论...
[期刊论文] 作者:朱寨, 阎纲, 顾骧, 何西来, 王愚, 白烨,,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1986
【正】 阎纲:创作的风格与个性的形成,受许多复杂因素的制约,而对于小说本体观念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创作风格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就从这里入于,谈谈小说观念和创作方法吧...
[期刊论文] 作者:李贵仁,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1989
【正】 阎纲要我为他的短评集作序,我爽快地答应了。这是大半年前的事。但在一年多前,当陈泽顺组来这部书稿并列入选题计划时,我却毫不犹豫地行使了自己的否决权。那时,我和...
[期刊论文] 作者:彭其韵,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正】 艺术是人们审美感受的高级的、稳定的形式,这是为人们所公认的。但是,艺术并不是人们获得审美感受的唯一领域。人们在各种创造性劳动中,都是可以获得审美感受的。文学...
[期刊论文] 作者:阎纲,, 来源:民族文学 年份:1983
《七岔犄角的公鹿》被评为一九八二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这篇小说获奖的信息,向人们报了三喜:各民族文学都在发展,进度不慢;较之去年得奖的《一个猎人的恳求》,鄂温克...
[期刊论文] 作者:阎纲,, 来源:民族文学 年份:1986
真不愿意回到那个年代。一九六○年已经过去,但灾难中民族的美德不仅仅为一个民族所独有,也不仅仅属于那个年代。玛拉沁夫要唱一支民族大团结的歌,的确唱得很动听。在全...
[期刊论文] 作者:阎纲,,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1993
【正】 当一个陕西人、关中乡党冒着高温,汗流浃背,每天中午从广播里收听白鹿原上的故事,又在《当代》上体味这个故事时,他震惊了,被折服了,是乡情,是偏爱,还是审美体验、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