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08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月姣, 来源:农产品市场 年份:2021
全国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  记...
[期刊论文] 作者:刘月姣,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年份:2021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种...
[期刊论文] 作者:闵庆文, 来源:农家致富顾问 年份:2021
自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经过几年的努力,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研究与实践均表明,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居于特殊...
[期刊论文] 作者:闵庆文, 来源: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年份:2021
尽管一般意义的农业遗产研究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但以活态性、系统性和动态性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利用、传承起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年发起的全球重...
[期刊论文] 作者:闵庆文, 来源: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年份:2021
尽管一般意义的农业遗产研究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但以活态性、系统性和动态性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利用、传承起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年发起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倡议。自那以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进入了这一新的领域,并开展了......
[期刊论文] 作者:曾诗淇,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年份:2021
原农业部党组成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李伟国,中国农村杂志社党委书记、社长雷刘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主任闵庆文等出席活动...
[期刊论文] 作者:胡最,闵庆文,, 来源: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年份:2021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过相应的数字化保护探索还相对缺乏。本文就农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意义、内涵、主要内容与关键技术等开展探讨:(1)数字化可以丰富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途径,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有助于促进公众......
[期刊论文] 作者:闵庆文,王博杰, 来源:世界建筑 年份:2021
旅游发展是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乡舍民宿作为遗产资源和传统民宿相结合的产物,是促进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新型尝试和连接游客需求的中介桥梁。结合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实践,论文在阐释此类乡舍民宿概念和内涵......
[期刊论文] 作者:朱冠楠;闵庆文,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2021
我国类型众多的农业文化遗产,是构成中华民俗文化的基石,也是社群文化资本与身份认同的标志符号.据"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考察显示,文化资本形成初期,传统技艺经历了长子继承式、多子继承式、宗族共享式、社区共有式等多种方式,适应了传统技术保密和文化资本......
[期刊论文] 作者:何思源,丁陆彬,闵庆文, 来源: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年份:2021
我国自然保护地内及其周边社区的保护兼容性发展是自然保护目标的组成部分。当前自然保护推崇形成空间保护网络,因此建立封闭式自然保护地不符合我国乡村社区现状与有限的空间情况。在此背景下明晰中国自然保护地内及其周边乡村中农业的角色具有重要意义。重要......
[期刊论文] 作者:谭凯炎,闵庆文,邬定荣,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21
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宽城板栗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为从土壤气候角度解析宽城板栗栽培系统的自然禀赋和不足,利用宽城县基本气象站和自动气象站...
[期刊论文] 作者:何思源,魏钰,苏杨,闵庆文,,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21
大量研究表明自然保护地周边社区居民对保护地的态度是影响社区参与保护,实现保护地管理目标的主要因素,由此建立了"认知-态度-参与"的行为逻辑。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希望进一步推进社区与保护地的关系,全面提升自然保护管理效率,也建立在对这一行为逻辑的认同......
[期刊论文] 作者:马婷,闵庆文,徐坤,桑卫国, 来源: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年份:2021
为了研究居民对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本文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使用条件价值法(CVM)研究了居民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支付意愿。本研究采用实地调研方式,使用双边界问题启发技术对被调查者进行支付意愿的调查,共回收有效问......
[期刊论文] 作者:马楠,杨伦,闵庆文,白可喻,李文华, 来源: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年份:2021
农业生物多样性不仅在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等方面体现出高度重要性,同时有助于适应和抵御气候变化。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保护有助于促进所在区域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和传统农业文化的保护。本研究以三处典型的GIAHS为例: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云南红......
[期刊论文] 作者:武文杰, 孙业红, 王英, 焦雯珺, 闵庆文,, 来源:地域研究与开发 年份:2021
探究居民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传承者的角色认同是否影响其参与旅游,是农业文化遗产地可持续旅游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角色认同理论,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项目浙江青田...
[期刊论文] 作者:焦雯珺,崔文超,闵庆文,张永勋, 来源:资源科学 年份:2021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2002年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自此,在持续不断的研究工作及其成果的支撑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取得进步.截至2020...
[期刊论文] 作者:姚灿灿,王英,孙业红,闵庆文,武文杰, 来源:古今农业 年份:2021
农业文化遗产地面临传承的危机,遗产地“空心化”现象严重.社区是农业文化遗产形成、保护与发展的主体所在,研究与纠正其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正确认知对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欣赏式探询基于积极心理学,主张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事物,倡导建立更平等、公......
[期刊论文] 作者:李禾尧,何思源,丁陆彬,马楠,闵庆文, 来源: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年份:2021
随着全球性发展问题的不断涌现,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结构复杂、组分多元、动态开放等特征,在保护实践中存在遗产构成要素不清楚、保护红线不明确的现实问题。本研究界定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关......
[期刊论文] 作者:李禾尧, 何思源, 丁陆彬, 马楠, 闵庆文, 来源: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年份:2021
随着全球性发展问题的不断涌现,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结构复杂、组分多元、动态开放等特征,在保护实践中存在遗产构成要素不清楚、保护红线不明确的现实问题。本研究界定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关......
[期刊论文] 作者:丁陆彬,何思源,闵庆文,李禾尧,马楠,李文华, 来源: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年份:2021
野生可食用植物能提供多种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但同时又消费不足.了解农户对野生食用植物资源采集和消费的感知,对于促进当地的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和当地的野生植物资源利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