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4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熊礼明, 李映辉,, 来源:长沙大学学报 年份:2011
随着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视,我国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得到积极的发展,但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还欠妥,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还存有不同的认识。我们认为,农业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闵庆文,, 来源:世界环境 年份:2011
世界上有许多传统农业系统都符合农业文化遗产的标准。截止目前,除中国的三个保护试点之外,还有8个国家的5个传统农业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秘鲁的高...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科技与生活 年份:2011
近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有关负责人玛丽简带领的专家考察团,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的陪同下,到丽水青田縣方山乡龙现村参观考察“稻鱼共生系统”项目基地,现场“把脉”稻鱼共生系统的科学性,学习交流传统农业文化的保护经验...
[期刊论文] 作者:闵庆文, 史媛媛,, 来源:百科知识 年份:2011
我们对垂直农场所倾注的精力和关注,并不亚于其他科学家所致力于登月的计划。毕竟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很现实的,这将使全球人类不必再担心下一顿饭从何而来。——迪克森...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丹, 闵庆文,, 来源:世界环境 年份:2011
在黔东南层峦叠嶂的大山里,在清澈的都柳江畔,有一片侗族人的集中聚居区,称之为"侗乡"。每年谷雨前后,侗乡人劳作的身影就出现在层层的梯田里。当温室里培育的秧苗高约3...
[期刊论文] 作者:闵庆文 史媛媛, 来源:百科知识 年份:2011
我们对垂直农场所倾注的精力和关注,并不亚于其他科学家所致力于登月的计划。毕竟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很现实的,这将使全球人类不必再担心下一顿饭从何而来。   —迪克森·德斯坡米尔    提到农场,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大片大片的土地,未来的农场或许会颠覆人们......
[期刊论文] 作者:孙业红,闵庆文,, 来源:世界环境 年份:2011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中南部,瓯江流域的中下游,县域总面积为2493平方公里。全县共辖31个乡镇,总人口48.7万。青田县是中国有名的侨乡,有遍布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23...
[期刊论文] 作者:闵庆文,焦雯珺,, 来源:世界环境 年份:2011
现状rn流域水环境管理是目前中国环境管理面临的难题之一,也是制约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随着水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国环境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
[期刊论文] 作者:何露,闵庆文,袁正,, 来源:资源科学 年份:2011
澜沧江中下游具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古茶树资源丰富,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树龄最长的千年古茶园,保存大量古茶树和野生茶树。古茶树资源不仅具有生态价值,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
[期刊论文] 作者:闵庆文,何露,张丹,, 来源: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年份:2011
中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一直在探索适应不同自然条件的农业生产方式,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当今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面临生态系统...
[期刊论文] 作者:闵庆文,何露,张丹,, 来源: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年份:2011
中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一直在探索适应不同自然条件的农业生产方式,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当今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面临生态系统...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凯,闵庆文,许新亚,, 来源:资源科学 年份:2011
分布于湘、黔、桂三省交界地区的传统侗族村落,蕴含着独特的生存理念、文化传统、科学技术,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其中黔东南侗族村寨(六洞、九洞侗族村寨——贵州省黎平县、从...
[期刊论文] 作者:戴忱, 闵庆文, 杨素娟,, 来源:资源科学 年份:2011
排污权交易是目前环境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太湖流域已经开始了排污权交易的试点,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排污权交易实践领域,与现有制度和法律的...
[期刊论文] 作者:闵庆文,焦雯珺,成升魁,, 来源:资源科学 年份:2011
传统生态足迹理论虽然在可持续发展评价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其无法全面评估人类活动的根源在于土地功能排他性假设限制了其对利用生态系统...
[期刊论文] 作者:赵文娟,闵庆文,崔明昆,, 来源:资源科学 年份:2011
野生稻是栽培稻的野生近缘种和原始祖先,是栽培稻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自然遗产与民族生态文化多样性考察”是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澜沧江中下游...
[期刊论文] 作者:闵庆文,张丹,何露,孙业红,, 来源:资源科学 年份:2011
中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农民们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一直在寻求适应不同自然条件的生产方式,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发端于20世纪初,以农业考古、农业历史、传统农业哲学...
[期刊论文] 作者:孙业红,闵庆文,成升魁,钟林生,, 来源:地理研究 年份:2011
社区是农业文化遗产传承的载体,也是其保护的重要主体,社区参与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农业文化遗产地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的主要方式——旅...
[期刊论文] 作者:焦雯珺, 闵庆文, 成升魁, 袁正, 李静, 戴忱,,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1
传统生态足迹理论虽然在可持续发展评价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却仍然无法全面衡量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各种影响。其无法全面评估人类活动的根源在于,土地功能排他性...
[期刊论文] 作者:迪克森·德斯坡米尔,闵庆文(译),史媛媛(译),, 来源:南方企业家 年份:2011
高楼作物rn一个30层楼高的垂直农场可以在不同的楼层上采用不同的种植技术,太阳能电池和来自每一层的植物废弃物的燃烧可以产生能源。净化了的城市废水可以用于灌溉植物,而不是......
[期刊论文] 作者:焦雯珺,闵庆文,成升魁,张丹,孙业红,, 来源: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年份:2011
传统农业生态系统正面临着来自现代化发展及其带来的技术经济变革的严重威胁,在一些传统农业地区现代农业替代传统农业已经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足迹,作为可持续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