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87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闫坤如,, 来源:创新 年份:2016
科学解释与解释项和被解释项之间的概率关系密切相关,但是对概率的理解影响科学解释的发展,到底科学解释中概率是客观概率、倾向概率还是主观概率?这涉及对科学解释内在机制的......
[期刊论文] 作者:闫坤如,, 来源:理论探索 年份:2018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其所引发的风险与责任问题倍受学界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与人工智能设计有较大关联。从理论上来讲,人工智能设计应思考人工智能是否具有道德行动者地...
[期刊论文] 作者:闫坤如,,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人工智能设计是为了满足设计主体的目的而设计出智能机器。人工智能设计体现设计者的意愿,关注设计的目的、行为以及人工物的功能。与其他技术人工物不同,智能机器具有智能属...
[期刊论文] 作者:闫坤如,,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5
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后果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的不确定性来源于世界图景的非决定性、技术理性的局限性、主体认知的有限性以及研究程序的逻辑倒置等。贝叶斯网络模型作为因果性...
[期刊论文] 作者:闫坤如,, 来源: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机器人伦理研究缘起1.机器人技术潜藏着难以预估的风险从简单的图灵测试到世界上第一位具有国籍的机器人公民索菲亚的出现,机器人的发展有失控的风险,难以预测机器人技术的走...
[期刊论文] 作者:闫坤如,, 来源: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年份:2004
技术设计导致技术主体性元素缺失、造成人与技术的对立,技术设计的异化导致技术悖论的出现。技术设计应该在符合自然界规律、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追求设计的友善性,以及追...
[期刊论文] 作者:闫坤如,,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7
技术风险是技术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不利于主体的后果和发生概率的函数,技术风险源于技术的不确定性。技术风险的研究基于技术的不确定性呈现出几个独特的研究特色。通过对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闫坤如,,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排中律是思维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构成古典逻辑中所有证明的基础。随着多值逻辑和分析哲学的发展,经典的排中律面临着一些难题,我们应该对排中律有新的理解。...
[期刊论文] 作者:闫坤如,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大数据正在引起人类社会结构变化,改变人类思维模式。数据共享有利于避免数据孤岛,但数据共享过程中引发了大数据的共享-隐私悖论,表现在社会数据共享与个人隐私保护的悖论、...
[期刊论文] 作者:闫坤如,,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人工智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工智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人工智能作为新兴技术也存在着潜在的道德风险。人工智能可能引发信息安...
[期刊论文] 作者:闫坤如,, 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2019
人工智能与哲学紧密联系,人工智能中的算法与逻辑学密切相关,智能机器的意向性问题与心灵哲学相关等等。但人工智能发展之初学者关心的是技术问题,对哲学思考略显薄弱,随着人...
[学位论文] 作者:闫坤如,,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3
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对存在问题产生了兴趣,但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却是在现代逻辑产生之后。本文将客观、详实地阐述国内外各种不同的观点,并对之进行评价,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期刊论文] 作者:闫坤如,, 来源:伦理学研究 年份:2017
核电风险源于核技术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核技术风险因其认知主体的知识状态、认知模式、认知策略等导致核技术风险具有主观建构性,我们通过对公众和核技术专家等不同认知...
[期刊论文] 作者:闫坤如,,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2004
史丹教授生于1902年,原名史振恒,是中国老一辈革命家,历任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兼广东行政学院院长、广东师范学院副院长、暨南大学副校长、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
[期刊论文] 作者:闫坤如,, 来源: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年份:2016
技术风险具有客观实在性和主观建构性。技术知识不确定性以及技术实践的逻辑错位导致技术风险的客观实在性。技术主体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生活背景、利害关系、风险距离、风...
[期刊论文] 作者:闫坤如,, 来源: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工程风险具有客观实在性和主观建构性。不同工程主体对同一工程风险的感知具有差异性,且工程主体的风险感知具有变动性。工程主体因风险性质、风险熟悉程度和风险灾难性程度...
[期刊论文] 作者:闫坤如,,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自第一个科学说明模型提出,科学说明就和定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定律是一个科学说明成立的必要条件,科学说明就是运用科学定律通过对现象进行论证与理解来回答科学家提出的“为......
[期刊论文] 作者:闫坤如,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20
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人类认知的第四次革命,但人工智能中存在着算法偏差,算法偏差可能引起算法歧视,导致不公平竞争以及算法滥用等现象。算法并非价值中立的,它负载着设计者的...
[期刊论文] 作者:闫坤如, 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2020
人工智能想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类认知过程,但因为机器不具有意向性,机器只能识别语法、不能识别语义以及理解形式化难题导致机器并不能真正具有人类的理解能力。理解必须基于对...
[期刊论文] 作者:闫坤如, 来源: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2020
马克思从人的异化和物的异化来阐释劳动异化,人工智能技术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异化的当代表现形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加深了人的自我异化危机,导致人类的主体性危机以及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