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75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必善,刘旭,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1998
用“8112”自交系作母本,本所自配“P111”作父本杂交选育出9号玉米新品种。多年试验示范表明9号具有多抗、丰产性和适应性兼备、品质优良、适宜密值等特点。适合恩施山区二高山...
[期刊论文] 作者:郭元平,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2
10玉米新品种进行了追施氮肥时期、追施氮肥配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适宜6叶期重追苗肥,12叶期稳追穗肥;苗肥:穗肥配比适宜为2∶1....
[期刊论文] 作者:刘必善,刘旭,向发洪,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1998
用“8112”自交系作母本,本所自配“P111”作父本杂交选育出9号玉米新品种。多年试验示范表明9号具有多抗、丰产性和适应性兼备、品质优良、适宜密植等特点。适合恩施...
[期刊论文] 作者:刘永忠,高晗,肖文军,丁心涛,, 来源:种子世界 年份:2002
16系湖北省十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玉米杂交新品种,由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独家经销和推广。表现有以下特点: 品种特征特性植株性状:16...
[期刊论文] 作者:李红娟,蒋淑萍,卢乐珍, 来源:早期教育:教师版 年份:1999
的爸爸妈妈都是文化修养很高的教师。在家庭文化的熏陶下,已学会朗诵几十首唐诗宋词,就连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他也能背得滚瓜烂熟。的文学理解能力很强,...
[期刊论文] 作者:李红娟,卢乐珍, 来源:早期教育 年份:1999
的爸爸妈妈都是文化修养很高的教师。在家庭文化的熏陶下,已学会朗诵几十首唐诗宋词,就连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他也能背得滚瓜烂熟。的文学理解能力很强,口语...
[期刊论文] 作者:吴承国,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01
系统研究了10号根、茎、叶、幼穗等器官的生长发育及其相互关系;初步测定了10号子粒的灌浆速度;明确提出了苗肥、拔节肥、穗肥、粒肥等追县时期植株的性状指标。...
[期刊论文] 作者:吴承国,,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01
系统研究了10号根、茎、叶、幼穗等器官的生长发育及其相互关系;初步测定了10号子粒的灌浆速度;明确提出了苗肥、拔节肥、穗肥、粒肥等追肥时期植株的性状指标。...
[期刊论文] 作者:黄声东,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00
11是用“8112”与S73配组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适宜在我省低山和二高山区春播栽培。介绍该品种在播种1、防病治虫、收获等环节的具体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秦慧豹,黄荣华,黄金鹏,杨茂材,李宝珍,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1999
2号是超甜类型鲜食玉米,1992年育成,组合为sh901×sh903,1996年3月由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命名。在湖北省一年可种春、秋两季。...种...
[期刊论文] 作者:许贵明,黄声东,孙劲松,田甫焕,刘敏, 来源:中国种业 年份:2000
湖北省宜昌市农科所用外引系 8112为母本 ,与自选系 S73组配育成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玉米单交种 11。 1999年 3月经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  1994...
[期刊论文] 作者:黄声东,田甫焕,许贵明,孙劲松,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00
1 1是用“81 1 2”与S73配组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 ,适宜在我省低山和二高山区春播栽培。介绍该品种在播种、施肥、防病治虫、收获等环节的具体技术Eyu 1 1 is a new...
[期刊论文] 作者:余国团,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1986
1号系我州天池山农科所用M77S为母本,双太5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雄性不育恢复型杂交种。1982—1988两年参加全省玉米二高山组区试,平均亩产390.25公斤,居第一位,比郧单1...
[期刊论文] 作者:黄声东,许贵明,孙劲松,田甫焕,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1999
11是湖北省宜昌市农科所用外引系8112作母本,自育系S73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于199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期刊论文] 作者:秦慧豹,黄金鹏,黄荣华,李宝珍,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0
笋 1号 (原代号“笋 0 1”)是湖北省农科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1 992年育成的玉米笋专用品种 ,组合为B880 1×P881 0 ,1 996年由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定名。该品种...
[期刊论文] 作者:邓承静,王致云,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2001
玉米新品种10号(原代号6913)是湖北省十堰市农科所于1994年组配而成.于1999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11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
[期刊论文] 作者:郭元平,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01
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4号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公顷5.25万株左右;追施纯氮量为每公顷207.0~276.0 kg;适宜追肥方法为5~6叶期追苗肥(占总追肥量40%)、11~12叶期追穗肥(占总追...
[期刊论文] 作者:秦慧豹,黄金鹏,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0
笋1号(原代号“笋01”)是湖北省农科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1992年育成的玉米笋专用品种,组合为B8801×P8810,1996年由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定名。...
[期刊论文] 作者:黄声东,孙劲松,田甫焕,许贵明, 来源:中国种业 年份:2002
1 5是湖北省宜昌市农科所用自育系黄5 82作母本 ,外引系 HZ85作父本 ,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 (原代号 S5 885 )。 2 0 0 1年 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期刊论文] 作者:邢丹英,李求文,阎忠武,刘必善, 来源:农牧产品开发 年份:1997
4号(原名“八七”单交)是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天地山农科所用自交系“8112”作母本,7913一工作父本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的单交种。1995年,经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