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681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郭德茂, 来源:丝绸之路 年份:1997
悲壮之旅从李广李陵到李白郭德茂李广是西汉时代的悲剧人物。李广祖籍陇西成纪,即今甘肃庄浪、静宁、通渭之间。他善骑射,宽简治军;有智谋,被公孙昆邪赞为“天下无双”的将领。...
[期刊论文] 作者:郭德茂, 来源:丝绸之路 年份:1994
李白的西域梦郭德茂众所周知,李白生于西域。然而他毕竟在很小的时候就随父亲返归蜀地,所以李白与西域的联系更多的在于精神方面,在于形成他豪放倜傥性格的某种根源上。在李白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郭德茂, 来源:神州学人 年份:1997
读书问学我们与大师的出入●郭德茂随着历史浮躁烟尘的逐渐消散,冰山显露的一角进入我们的视野,并且可以窥见它海涵的端庄和博大。王国维、陈寅恪等国学大师的再度提起,令我辈...
[期刊论文] 作者:郭德茂, 来源:丝绸之路 年份:1996
唱着来 唱着去──哈萨克族的礼仪歌郭德茂哈萨克族的人生礼仪歌,集中在诞生、婚礼、葬礼三个重要的人生阶段。小孩出世,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哈萨克人认为,生小孩不仅是某一家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郭德茂,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博见而贯一剀切而厚重——评寇效信先生遗著《文心雕龙美学范畴研究》并兼及其他郭德茂寇效信先生是陕西师范大学知名教授,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领域的重镇之一,在学术界有着广泛的重要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美术 年份:1994
王天任郭德茂I重兰塑l上、秦统一下、局部(红花岗石陕西临潼) 第二心伞阍城市雕塑艺术展获奖作品王天任郭德茂匪至蔓圃上、下秦统一(局部)、一r上、司徒兆光,郭沫若纪念像 (...
[期刊论文] 作者:郭德茂,,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年份:1999
“雅与俗”是由文化积淀而成的一组价值范畴,在今天的文化建设进程中亦是人们关注的理论热点。本文对“雅与俗”概念的历史演进状况作了梳理,对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了辨析。指......
[期刊论文] 作者:郭德茂,,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离骚》诗题体现了音乐意义和文章内容的统一,体现了屈原复杂而深厚的思想内涵,是屈原人格精神和艺术精神的点晴之笔。《离骚》的艺术品格对中国文人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郭德茂,,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意境”是人们较为熟悉的美学范畴,它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对艺术形象的深刻而独到的认识。王国维的《人间词语》是“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而“意境”的直接理论源...
[期刊论文] 作者:郭德茂, 来源: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本文将《文心雕龙》置于时代哲学思潮发展的动态背景上加以探讨,认为刘勰用以评判“有无之辨”的思想武器是般若学中观方法,佛教是刘勰哲学观的重要根源之一。《文心雕龙》中...
[期刊论文] 作者:郭德茂, 来源:西域研究 年份:1991
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哈萨克族民歌选》辑录了哈萨克族新民歌、情歌、习俗歌和“谎言”歌,其中最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的是那84首“谎言”歌。如果说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决定该民族的性格及其艺术情趣,那么民歌则由于最切近生活而成为民族性格和艺术情趣的集中体......
[期刊论文] 作者:郭德茂,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本文对儒家的“折中”、道家的“守中”、释家的“中观”思想作了梳理辨析.指出,三家理论各具特点,共同建构了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和思维方式.其中儒家侧重于对认识客体的真实性...
[期刊论文] 作者:郭德茂, 来源:珠海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典论·论文》构建了中国文学理论的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同未异”是其中的重要论题,“本同”是关于文学本体论的命题,揭示了文学存在的根据-美;“末异”是关于文体风......
[期刊论文] 作者:郭德茂, 来源:珠海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本文研究刘勰论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问题,本文把研究的视野放在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大背景中,从文学艺术,哲学思想,历史沿革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刘勰《神思》,《养气》的思想渊源,文化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郭德茂,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郭德茂,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9
近几年随笔丛书热,走进书店,最抢人目光的就是这一类书。这类书良莠混杂.好的,差的.好的加差的,拆东墙补西墙的,兑水加色素的,各式各样。胡康华的《上路的日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上路了”。我担心它在众声喧哗中被淹没,担心浮躁的读者过于心急,过于慕名,而将它忽略。这是一......
[期刊论文] 作者:郭德茂,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9
魏晋名教自然之辨由儒道思想的冲突发展为“内圣(道)外王(儒)”、“庙堂”与“山林”的融合.根据这种模式,刘勰在齐梁儒道释三教合流的思潮中形成了“内佛教外儒道”的人格理想。特殊的遭际使刘勰的理想人格范式和行为方式都具有深隐而实际的特征.刘勰的审美理......
[期刊论文] 作者:郭德茂,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中国古典诗文虽然也讲“形象性”,但更以追求情意美和形式美为主要特征。曹丕的“本同末异”说表达了各体文章的共同审美属性与具体风格的内在关系,是对文学审美价值的根本肯定。陆机、葛洪、沈约、刘勰、萧统等对文学的形式美理论多有发展,其中刘勰标举的“形美,声......
[期刊论文] 作者:郭德茂,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要发展中国文学理论,研究者在“无我”与“有我”两种方法中更应当发扬中国文化传统中研究方法与研究者生命形态同一的精神。中国文学理论只有在接着讲即寻求理论形态的发展自新和创造中才可更好地继承其传统,发挥其理论活力......
[期刊论文] 作者:郭德茂,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4
在我们心底,“中”这个词汇有着深厚而复杂的文化内涵。先民在早期开创历史的进程中,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简陋的生产水平,选择了最有利于生存的黄河流域中原地带作为民族的依托......
相关搜索: